蕲春“太不寻常老爹”张名山46年前舍已救人致残 如今家属盼望申请“见义勇为”称号 严克林 报道
家住在蕲春县蕲州镇太常村5组69岁 “太不寻常老爹”张名山46年前在阳新县舍已救人致残,如今家属盼望为其申报“见义勇为称号”。
6月8日上午10时许,笔者驱车来到蕲春县蕲州镇太常村5组“太不寻常老爹”张名山家进行了采访。
张名山的69岁妻子陶玉梅告诉笔者称,她是1964年10月与张名山结为夫妻的。
忍着病痛的陶玉梅向笔者介绍称,她的丈夫叫张名山,他是1944年2月24日出生的,今年69岁了。1962年,其的丈夫张名山随蕲春县民工团到位于阳新县的湖北省富水水库工程指挥部参加水利工程建设。当时,丈夫张名山被工程指挥部留用担任周发田指挥长的通讯员。
69岁的陶玉梅含着眼泪告诉笔者:1966年4月18日,富水水库溢洪道放大炮时,被采石队安排负责行人安全的丈夫张名山,在炮响石飞时,为了保护放学回家的3名小学生安全,奋身扑救,不幸左腿被飞石砸成了粉碎性骨折(当时鉴定为二等乙级伤残)。
据笔者采访了解到,富水水库工程是始建于1958年8月,1966年基本建成。原工程指挥部撤并设立为湖北省富水水库管理局,直属于湖北省水利厅。当时,参加工程建设的有新洲、红安、麻城、浠水、罗田、英山、黄州、鄂城、蕲春、广济、黄梅、大冶、阳新13个县的农民工。
张名山告诉笔者,1967年3月,受伤的他返回家乡蕲春县,一直靠种田维持基本生活。2012年4月9日,湖北省富水水库管理局出具了关于张名山同志伤残情况的证明。
笔者了解到, 回乡后的张名山,现在时刻饱受着复发的残腿的伤痛折磨,劳动能力也缺失了。张名山家的生活困难,目前无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多年来,张名山一直为了获取应得的工伤待遇,数次奔波无果。
当日上午12时许 ,蕲春县蕲州镇太常村一组60岁的村党支部书记张焱春面对笔者的采访时称,张名山46年前在阳新县舍已救人致残,值得同情。村里会想办法照顾张名山这对困难老夫妻的,村里争取为张名山办理农村低保,解决一下张家的困境。
当笔者问张名山,你有这么多的烦恼和伤心以及困难,以后你还会救人吗?一阵沉默后,他笑了,“见死不救枉为人嘛!”
据笔者通过采访了解到,张名山回乡后,虽然妻子常年身体不好,但他坚持一直做好事。村民张正东告诉笔者,张名山老爹这几年来,已经救了村里5名落水儿童,但他从不张扬。
张名山的妻子陶玉梅说,“我之所以希望丈夫张名山被授予见义勇为称号,只是想得到应有的肯定和证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