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广播电视台全媒体记者周波报道)6月9日,2018年首届中国黄冈“顾景星与《红楼梦》”学术研讨会在蕲春举行。
2018中国黄冈顾景星与《红楼梦》学术研讨会由蕲春县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活动组委会、黄冈师范学院联合主办。《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早年,蕲春籍草根学者、黄冈鄂东文化研究会会长王巧林在挖掘荆楚历史文化和文化名人时,考证发现《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真名为顾景星,明末清初的蕲州人,曹雪芹是其为了避免“文字狱”而用的化名。2016年10月,王巧林撰写的75万字著述《红楼梦作者顾景星》由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发行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研讨会上,王巧林分享了自己的研究成果,前《明清小说研究》主编、福建师范大学教授欧阳健、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研究员、中国红楼梦学会常务理事张书才等35位专家学者就《红楼梦》研究进行了交流发言。
黄冈师范学院文学院院长胡立新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召开顾景星与《红楼梦》学术研讨会旨在扩大黄冈蕲春在国际社会上的影响力,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推动黄冈蕲春人文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志文,县委常委、蕲州镇党委书记何朝阳参加研讨活动。
知识了解与前情:
《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在世界文学史上享有一席之地。其作者究竟是谁的争鸣探究百年不息,举世瞩目。早年创业于深圳的蕲春籍草根学者王巧林,费十余年之殚精,在浩如烟海的文献故纸堆里掇要钩沉、博览约取,终于一鸣惊人地发现《红楼梦》作者,乃明末清初的蕲州人顾景星。前不久,光明日报出版社隆重推出了王巧林的《红楼梦作者顾景星》一书。
顾景星(1621-1687),字赤方,亦字黄公,蕲州人,明清之际文学家。八九岁读经史,博闻强记。明崇祯十二年(1639),18岁的他中副榜。崇祯十六年(1643)随父避难于昆山,居之淀湖。南明王朝福王时,七省流寓贡生在南京会试,他名列前茅,任福建推官。当时马士英擅国政,令人秘密招他附己,被他一口拒绝。清兵至昆山,令他以原职随征,他不从。归蕲州后,闭门不出,结茅而居,名其堂为“白茅”。著《白茅堂集》46卷,《读史集论》9卷,《镡池录》18卷,《顾氏列传》15卷,《南渡耕集》73卷,《阮籍咏怀诗注》72卷,《李贺诗注》4卷。亦能曲,著有《虎媒记传奇》并传于世。另有《黄公说字》未刊行。《湖北历史人物辞典》依据《四库全书提要》上的记载,对顾景星作了上述介绍。
《红楼梦作者顾景星》一书,用翔实的史料、科学的思辨,揭开了《红楼梦》作者百年争端,千古悬疑中的案中之案、谜中之谜。
其一,颠覆了主流红学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乃满族旗人曹寅后裔之说。揭示了“曹雪芹”子虚乌有,实为顾景星为避免“文字狱”而用的化名,也隐含着顾景星作为明朝遗老,不仕清廷的决心。
其二,颠覆了主流红学关于以大观园为主体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乃北方满旗仕宦之园,书中人物皆为北方满族贵胄的定论。揭示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乃明朝蕲州荆王府花园所复制,书中人物乃顾景星自己乃其家人家事的缩影。大观园所描写的建筑群如宫殿、牌坊、亭台、楼阁、寺庙道观、河港桥闸、水井泉流、雪洞暗榭等结构布局,皆与文献所记载的蕲州荆王府如出一辙。顾景星的著作《白茅堂集》中皆有详尽记载。
其三,颠覆了主流红学一贯认定《红楼梦》乃“旗人曹寅家族兴亡史”之结论。揭示了《红楼梦》乃“吊明之亡”“揭清之失”的民族血泪史的写照。至于书中的楚风蕲俗、蕲楚方言更是不胜枚举。
福建师范大学博导、著名红学家、《明清小说研究》原主编欧阳健给《红楼梦作者顾景星》所作的序中,称此书为“异质思维的硕果”,对王巧林书中的观点,深表赞许。
《红楼梦作者顾景星》出版后,引起了红学界及文学界的高度关注。中国红学学会会长、《红楼梦学刊》主编张庆善,中国红学学会秘书长、著名红学家孙伟科,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版本学家姚伯岳,中央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红学学会常务理事曹立波,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首都师大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段启明,天津外国语大学汉学院教授、北京曹雪芹学会副会长郑铁生等资深专家学者郑重建议,在《红楼梦作者顾景星》的诞生地,举办一次大型学术研讨会,让中外红学界、文学界的专家学者对《红楼梦》作者的千古悬疑,各抒己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