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新闻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风格切换

蕲州在线

搜索

蕲州在线
[切换区域]

开启左侧

弥天大谎红楼梦之相关体裁与顾景星比较(续)(60)

[复制链接]
王巧林 发表于 2015-1-14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深圳
王巧林
2015-1-14 16:19 830 0 看全部
四、 咏怀诗、咏史诗
    所谓咏怀诗,就是抒发诗人怀抱情志的诗,简而言之,它所表现的就是即事抒怀。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而发成诗。这类诗作,首先要了解作者写的是什么事,然后体味作者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怀。如阮籍的《咏怀诗》八十二首是有感司马氏当政,统治阶级内部相互倾扎,作者深有感触,敢怒而不敢直言,忧愤成诗,故用隐晦曲折、委婉含蓄的笔法来表达深深的忧郁之情。《红楼梦》的作者同样如此。如第一回贾雨村的《对月寓怀口号一绝》:“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便是抒发他的“青云之志”情怀,作者将一个政治野心家的嘴脸暴露无遗。就拿咏月为例,如《白茅堂集》中有多首“咏月”诗,从中也可看出作者善于咏月。请看其《上弦月》:“水底半规月,云中月半规。何如乐昌镜?两地未逢时。早逐中星落,圆因合朔迟。刀环思妇梦,烛灭数佳期。”(卷二十四)感叹战争带来的别离。又如《湖月二首》:“十里荷花褥锦开,月明轻浆掠花隈。花开翡翠分明见,更有神龟上叶来。”“一叶山翁白板舟,乘槎何必问牵牛?清光直下三千丈,荡却银河令倒流。”又如《八月一日夜对月》:“半玦分明出彩云,魄中桂影尚氤氲。金波浸到仙人足,已把清光贳十分。”(卷十三)又如《对月浩歌》:“临风坐凉夕,把酒看荷花。是时白玉盘,飞上青天涯。清光若水府,万动同鱼虾。忽然南山云,吹作波底沙。青天何冥冥,云背无阴晴。阳鸟在地底,我欲援之升。一杯歌一曲,月下西岭速。举觞属飞光,明夕来相续。”(卷十六)顾家门前附近有莲花池,作者水边宴饮,与书中相关情节多有类似之处。又如《七夕前夜对月》:“参旗西历斗杓斜,银箭催更露转奢。忍向山阿窥薜荔,不来明月采荷花。灵风环佩听青琐,昼夜香缨委绛纱。试问河边机上妾,清宵肯降五云车。”(卷十七)又如《月》:“谁辗冰轮动,长空驾碧烟。清光欲坠地,皓魄不依天。倚望三更正,扶疏半影偏。人言有灵药,何日降神仙?”(卷二十二)又如《月同梅磊赋》:“今夕冰轮满,星河入望微。光中云薄度,江外鸟犹飞。冷浸菰蒲白,明翻竹树辉。只应天上住,夜夜伴清辉。”“皎白起东瀛,迢迢历太清。出云如暂息,在水亦孤征。玉宇联红彩,银河入雁声。朱门盛灯烛,不见露华明。”(卷十)如此咏月举不胜举,这与书中第四十八回香菱的《咏月》有异曲同工之美。如香菱诗云:“月挂中天夜色寒,清光皎皎影团团。诗人助兴常思玩,野客添愁不忍观。翡翠楼边悬玉镜,珍珠帘外挂冰盘。良宵何用烧银烛,晴彩辉煌映画栏。”“非银非水映窗寒,试看晴空护玉盘。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只疑残粉涂金砌,恍若轻霜抹玉栏。梦醒西楼人迹绝,余容犹可隔帘看。”顾景星素来最喜欢用“野客”二字,非明末遗老不可能写出此诗。
    又如咏史诗。咏史诗也称怀古诗,就是说诗中有历史,或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或历史遗迹。并非专咏古人古诗,而是托古抒怀。因为是诗歌,是文学作品,所以诗中的“历史”不必如史书中的“历史”那么确切。如第五十一回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以及林黛玉的《五美吟》便是。薛宝琴的十首怀古诗分别是《赤壁怀古》、《交趾怀古》、《钟山怀古》、《淮阴怀古》、《广陵怀古》、《桃叶渡怀古》、《青冢怀古》、《马嵬怀古》、《蒲东寺怀古》和《梅花观怀古》。作者为何要写这些怀古诗?首先是这些怀古名胜,多为作者昔日游历之地,其次是他所经历过的丧乱与所怀历史人物或事件之间有些类同,所以有感而发。譬如第一首的《赤壁怀古》,说的是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二零八年)孙权与刘备联军用火攻大破曹操军于赤壁江段。因为赤壁是位于作者家乡蕲黄的黄州,作者的思想与当年贬官与此的东坡先生的佛道思想相合,更因作者亲睹过张献忠屠蕲、黄之事,由此想到来首《赤壁怀古》,藉此怀念。这也是为何有“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之诗句。观顾景星平生诗作,关于怀古的作颇多,如《黄鹤楼吊古》:“城上楼台接渺漫,半空笑语俯阑干。烟光鼎足三分立,帆影波心一羽看。阅世岂须乘鹤老,生涯拟(雀戈)钓鱼竿。秋边江水无情极,独自朝宗急下滩。”(卷十一)所谓吊古,就是怀古,凭吊历史遗迹。作者借凭吊历史遗迹而说事。又如《咏史》:“江左清谈祸永嘉,华林学士拥声华。就中亦有王夷甫,忍把兴亡说晋家。”(卷十五)
    又如《五美吟》中的五个历史人物西施、虞姬、明妃、绿珠和红拂,顾景星平生多有题咏。如《白茅堂集》中的《太真》诗:“可怜宋玉抽毫日,已是襄王梦见时。不见马嵬佛堂下,凤翔从事郑攸诗。”(卷十一)又如《列女偶咏八首》便是一组“八美吟”,请看其中的《文君》:“文君未赋白头吟,司马居然一赏音。赚得临邛诸寡妇,春来长抱听琴音。”再如《明妃》:“陈平奇计詒阏支,故画娥眉急解围。道是阴谋终报却,真成薄命有明妃。”(卷十一)作者十六岁时,还作有《王明妃》、《明君词》等诗。其“八美吟”,这与书中的《五美吟》如同一辙,就连部分命题也丝毫不隔。其中《五美吟》之《绿珠》有诗句“瓦砾明珠一例拋,何曾石尉重娇娆”,蔡义江先生在《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中,只是解释为“把明珠(喻绿珠)当作瓦砾一样地拋弃”,而不知明珠其典来源。请看顾景星《雪夜粒如豆荆妻戏限十韵》诗句“百(王非)轮佳丽,双珠辱令名。”作者自注:“百(王非),石崇事,《妆楼记》:洛阳乐姓者,撒珠厚数寸,令姬以文螺酌之得双者与宴,名双珠宴。”
    由此可见,无论是《红楼梦》中的“五美吟”,还是《白茅堂集》中的“八美吟”,均可看出作者通过臧否历史人物来抒发自己个人身世以及对明亡的感叹。
五、咏物诗
    咏物诗的特点在于托物言志。古人很喜欢咏物,大自然的万物,都可以作为诗人描摹吟咏的对象,大至山川河流,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寄托诗人的情感。如第三十回的“螃蟹咏”,宝玉、黛玉、宝钗诸人咏菊花后,兴欲未尽,作者给他们来个“螃蟹咏”。其一(贾宝玉):“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竟无肠。脐间积冷谗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其二(林黛玉):“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对兹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其三(薛宝钗):“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涤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古时侯蕲州的文人,不但好食螃蟹,也喜欢咏螃蟹、赋螃蟹,甚至将其编成谜语。且对螃蟹称谓尤多,如雅称之为彭越、内黄侯,又戏称为横行介士、无肠公子。因蕲州城岛边上的雨湖古时以盛产螃蟹著名,旧时有蟹舍渔庄,顾景星曾有题咏。如《蕲近郭四景题绝句》之一《镜湖口》(雨湖有渔屿,近日俗子作堤桥):“短芦高柳酒旗幡,蟹舍渔庄水到门。撤却石桥船子渡,望中烟树即桃源。”(卷十七)可见蕲州雨湖旧时多有螃蟹。再如景星父亲顾天锡撰《兄太初传》载:“长兄太初……颖敏如府君。年十五,吴公明卿,令赋蟹云:八足在鲎,双眼如鹘,肝肠绝无,膏油满腹。夜上稻田,窃人遗稻,名为输王,实则自饱。吴公笑曰:是儿真有父风。”此处所说的“吴公明卿”便是景星祖父曾祖父之友人,同是顾家的世交——兴国人吴国伦,吴作为明“后七子”领衔人物,晚年声名益盛。嘉、万时文人学士流传着“东不走太仓,则西走兴国”(《明史》),太仓指的是王世贞,兴国则指的是吴国伦。景星大父的螃蟹赋,能得到当时的大文豪的称赞,那可是一件了不起的荣耀。论者以为作者在《红楼梦》书中的“螃蟹咏”,基于两点:一是对清初官场上横行霸道之风不满,二是对大父的敬爱。顾昌撰《皇清征君前授参军顾公黄翁府君行略》云:“(府君)五岁,值葬大父,哭踊如成人。”可见作者对其大父敬爱如此,自然借此怀念。再如景星于康熙七年戊申在华亭,与友人一起品尝螃蟹、鲈鱼时所作的《华亭同周釜山(茂源)卢文子(元昌)董阆石(含)苍水(俞)饮沈友圣(麟)洞泾草堂作》诗句:“泖湖鲈蟹我所嗜,持钱朝鬻归中厨。盘中新句更叫绝,坐有周子董与卢。”(卷十四)因当时作者正在撰写《石头记》一书之时,于是在书中来个《螃蟹咏》。或许这几首诗作便是当时顾景星与几位友人吃螃蟹时所吟之诗,亦未可知。尤其是薛宝钗的诗,正如小说中借众人的评论:“这方是食蟹的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思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这里分明在告诉我们,作者旨在骂世,而且骂得痛快淋漓!这样一来,作者及其子孙们当然不敢将其编入《白茅堂集》中去了。而不少研究者以为这首诗,是薛宝钗的自我嘲讽,为什么老是觉得薛宝钗是个坏女人呢?真是岂有此理!
    作者平生咏物诗作不少,尤其是喜欢系列咏物,如《咏罗裙四首》(百折月华,吴侬近制):其一:““雪色叠春罗,长条抹锦窠。细腰才一尺,百折可嫌多。”其二:“金蕖着地上,玉藕到裙边。手持双罗带,故系春风前。”其三:“小开花气入,暖处最闻香。欲引双蝴蝶,阶前试晓妆。”其四:“五彩作霓裳,争夸时世妆。马嵬遗恨在,不忍■■■。” (卷十四)可见,咏物诗为作者惯常喜爱吟咏的诗体之一,可以托物言志,借物咏怀。
六、即事诗、即景诗
    所谓即事诗,即咏眼前景物。如第二十三回,贾宝玉作有“四时即事”诗,即《春夜即事》、《夏夜即事》、《秋夜即事》和《冬夜即事》。如《春夜即事》诗云:“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其中“隔巷蟆更听未真”句,说的是南京巷蟆事,而有的抄本则改成“隔巷蟆包听未真”,以契合《事物纪原》中“夜行击柝代更筹,曰虾蟆包”之典。顾景星特地说到这个故事。“四季即事”诗,实际上是四首七律。
    顾景星平生所作即事诗很多,如《即事》:“棋本是机心,郎今莫狡猾。胜败随手成,侬意在棋外。琵琶非汉乐,嘈杂起边音。弹作闺中听,生君马上心。丝桐乐中尊,静夜为君理。繇来白雪歌,不入尘中耳。竹肉虽小技,要于心至诚。安唇未发调,先作两三声。歌咏本非难,画图亦不易。貌取画中诗,还用诗中意。”(卷七)且又是书中所说的“春秋笔法”。
    再者,顾景星平生不但喜欢吟咏即事诗作,而且多冠有“四时”的,如《闺人四时歌》、《宫怨四时歌》和《四时行乐歌》、《塞上四时曲》,还有《月节歌》等。如《白茅堂集》的乐府诗《宫怨四时歌》,其一:“夹城花发暖云昏,复道全消玉辇痕。三十六宫春草■ ,最怜葱蒨是长门。”其二:“别院宫深隐凤笳,风前却扇独看花。入宫早织蛾眉苦,不受君王系背纱。”其三:“金铺深锁月黄昏,望断宫车掩泪痕。惟有年年寒帛例,昭阳恩似让长门(七月赐宫人寒衣)。”其四:“珠络栏边碎玉鸣,辟寒帘外晚风生。凤花锦冷君恩断,自拨香炉坐二更。”(卷四)再看其《四时行乐歌》,其一:“辇草相生昼漏长,灵和前殿种垂杨。柔情亦有君王惜,帘外飞花到御床。”其二:“千门万户作离宫,蔆渚荷桥婉转通。水殿齐开十六院,笙歌都在月明中。”其三:“天孙计日渡河梁,乞巧楼成乞御香。(虫善)紫暗藏金钿合,争先含笑进君王。”其四:“外家进献有雕冰,金锁狮儿镂玉绳。帐底烘笙九微火,六宫隔岁备烧灯。”(卷四)可见,书中《四时即事》为顾景星惯常写作习惯。
    即景诗。《月》:“盈盈三五月,皎皎照房陇。露湿蛛丝白,花沉地影红。羁客起更尽,闺人知夜中。与君隔千里,明月几时同?”编者注明为壬申至戊寅,说的是其父十一至十七岁作的。又如《报恩寺灯塔》之一:“凌空一塔浮,月上晚烟收。灏气通江海,春灯乱斗牛。诸天长不夜,万井似隔秋。扶杖明朝约,还须到上头。”(卷四)又如《真娘墓》:“吴门三月天气晴,美人墓上飞黄尘。谁家女儿最年少,娉婷缓步来相吊。熏涂百和香氤氲,双双蛱蝶随罗裙。城头亦有壮士墓,土高数尺埋烟雾(要:离墓在阊门城上)。当时杀却屋中妻,妇女只今多讳恶。青史功名安在哉?虬髯虿髯(冉改丐)尽成灰。不见年年寒食客,早晚姑苏草一堆。” (卷五)活活脱脱一幅江南仕女在莺歌蝶舞的清明时节为古代列女扫墓的风俗画。
七、春灯谜
    春灯谜,也叫谜语诗,猜春灯谜为古代元宵节的主要活动之一,明清时的蕲州地区此风更盛。作谜语,猜谜语,为旧时蕲州人的一大癖好,现试举几例蕲地原汁原味的春灯谜。如《筷子谜》:“大哥二哥一般长,出出进进总成双。管他皇亲与国戚,鱼肉酒菜他先尝。”又如《算盘谜》:“兄弟多多分两家,哥哥楼上弟楼下。要是账目不清楚,兄弟打架哗啦啦。”又如《唱戏迷》:“皇宫衙门不砌墙,新接媳妇不同房。孝顺儿孙不同姓,恩爱夫妻不同床。”诙谐风趣,充分体现了蕲人幽默的个性。如第二十二回,共有十则灯谜。贾环为元春而作的春灯谜诗:“大哥有角只八个,二哥有角只两根。大哥只在床上坐,二哥爱在房上蹲。”迷底:一个是枕头,一个是兽头,暗喻清朝初年,不少人稳坐钓鱼台,又有不少人作观望之态。而这两则谜语是蕲州自古以来比较通俗的谜语,蕲州人善于用“大哥”、“二哥”作谜语的起头,兽头,蕲人也称兽吻,指龙生九子之一的“螭”,因其好望,故古建筑将其置入屋顶脊之两端。又如贾母给儿子贾政的春灯谜是:“猴子身轻站树梢。”谜底是荔枝,暗喻请朝廷戏耍老百姓如耍猴子一般,这与顾景星《读陶季深福州食荔枝诗》“侧生三日离本枝”意思是何其相似。再如贾政打给贾母的春灯谜是:“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有言必应。”谜底是砚台,暗喻作者自己品行端正,不愿与清朝廷合作的傲岸性格。如顾景星的《端砚铭》:“墨如膏沫,砚如静女。虽不可藉,亦不可去。”两者虽然一是谜,一是铭,但是同是吟咏砚台的,且同为四字句。
    还有如元春的《爆竹》、迎春的《算盘》、探春的《风筝》、惜春的《佛前海灯》、宝钗的《更香》、宝玉的《镜子》等。书中的春灯谜,字里行间,颇多悲哀,贾政听罢众人谜语,心内沉思:娘娘所作爆竹,此乃一响而散之物。迎春所作算盘,是打动乱如麻。探春所作风筝,乃飘飘浮荡之物。惜春所作海灯,一发清净孤独。今乃上元佳节,如何皆作此不祥之物为戏耶?当最后听到宝钗的谜语,心里更有悲凄之感,此皆凶谶,如何高兴得起来?这正是顾景星当年心境写照,可以说,非明末遗老不可写出此等谜语。请看顾景星《书斋杂咏三首》,其一《端书》:“一室列牙签,外不须长物。何以护持之,芸香及尘拂。”其二《洗砚》:“雨气涩云根,寒蟾漾清冷。须臾烟雾开,摇动星河影。”其三《焚香》:“焚香莫近香,试看风定后。一缕亭亭时,微机可相叩。” (卷十一)这与上面提到的春灯谜,在风格上多有近似之处。
    那么,顾景星诗集中是否也有春灯谜呢?当然有。请看《白茅堂集》中《酒间戏作谜体十二首》:“长信前身恨未忘,平明奉帚望昭阳。几时费尽腰肢力,得近天边月月光。”“雨声鼓子响栏牙(宫中谓櫞头圆瓦为鼓子花),铁马咚叮怨落花。欲舞春阳身未惯,胡旋眼底不胜斜。” “箕帚微躯不自持,翩跹镇日旁帘帏。独愁细雨潇潇夜,辜负微风倚少儿。”“谴侬高住不胜愁,立近邻家燕子楼。只恐来朝风日好,护花油幕一齐收。”(蜜蜂)“汉武离宫夜不眠,通灵台上望飞仙。日华初丽迎风馆,便送名香上九天。(扫晴娘)”“一声高去一声低,露冷花阴月转西。蟋蟀寒蝉听得惯,学侬咿轧到晨鸡。”(鹧鸪?) “常贪风露翳梧桐,红女相邀月明中。一自提携归院落,傍人门户受樊笼。(纺丝娘,蜘蛛)”“广颡长身黑喙■,自缠丝络■银牙。都传化作仙嫔去,欧出天衣五色霞。”(春蚕)“三眠困顿可怜娇,长日横陈腻粉腰。生小房栊曾未出,桑间忽闯玉骢骄。”(蚕茧)“懒整腰身倚筥筐,浑将愁绪作心肠。洞房未写双眉样,早被人呼騕里娘。”(不知何物)“裸体盈盈白玉肤,浴时密室伴罗敷。多情莫认骊驹媚,身段分明问小姑。(作者自注:骊驹媚见《霍小玉传》。药中海马,别名,似虾而马头)(马头娘)”(卷二十五)观古代文人诗文集中,鲜有谜语诗传世,一般多见于杂记或野史。所谓酒间戏作,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即席赋诗”,或者说是口占。又如类似谜语的《诗句草虫四首》之一的《一鼓虫尸忙万蚁》:“横草曾经战几回,策功群小乱成堆。汉王若论千金赏,夺得乌江一体来。”(卷二十)幽默风趣,亦庄亦谐。
    可见,顾景星善于创作春灯之类的谜语诗。这也是为何其子孙将此类被正统文人视为不能登大雅之堂的诗作收录于《白茅堂集》中的缘故。以致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说到“稍嫌于杂,阅者寥寥”。这也是今人少有知道顾景星大名的原因。但是,他们哪里知道这是顾景星的子孙们,特地给我们今天为研究《红楼梦》的人而留下的一个伏笔呢!(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热点排行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