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新闻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风格切换
蕲州在线
搜索
[切换区域]
开启左侧

弥天大谎红楼梦之楚地名胜(51)

[复制链接]
王巧林 发表于 2015-1-14 1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巧林
2015-1-14 15:38 1407 0 看全部
铁证之七 :《红楼梦》中所表现出的“楚山楚水”和“江南山水”
第一节  《红楼梦》中的楚地名胜
    观《红楼梦》一书,诸多地方均体现出对楚山吴水的刻意描写,尤其是楚山楚水,如“武陵源”、“武陵别景”、“湘江水逝楚云飞”、“江南江北一般同”、“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赤壁怀古”等。再看《白茅堂集》中相关诗作,如《和卢澹岩哭王子云韵》:“长啸苏门老更狂,养鸡晚复学诗乡。哭从秦殿思存楚,赋就怀沙忍吊湘。空有故人怜寂寞,讵知天意落冥茫(子云亡后龚大司马寄书币至)。书传定史桓谭见,莫痛门庭蔓草荒。”(卷十四)此诗表达作者疏狂如苏轼,“哭从秦殿思存楚,赋就怀沙忍吊湘”句,为作者借屈原寄托自己热爱故国的悲凉之感。又如《怀施愚山解任家居》诗句:“楚山吴水足相思。”(卷十七)可见,诗人对楚山吴水多有眷恋。
    《红楼梦》一书所涉及的胜景,无非是作者避难游历之地,或暗示避难江南、或眷恋故乡、或暗示隐居楚地、或借怀古感叹国家灭亡等内容,不是楚人,不是与江南有联系之人,何以有如此多的楚、吴两地名胜?如顾景星所撰《李夫人哀词(徐子惺岳母)》,作者在文末中唱道:“下风雅洞庭兮潇湘,英皇兮宵光,楚山迢迢兮,吴水汤汤兮,怆予怀兮,以东望夫人兮,有美子永誉处兮,无疆!”(卷四十)作者在友人母亲的哀词中,居然也写到楚山吴水,可见其对楚山吴水是何其深厚!情浓于血。
    书中之所以有大量与楚地相关的人名、地名及江南名胜,是因为作者为楚人,目睹过许多死亡,以及有避难江南经历的缘故。尤其是《白茅堂集》中众多诗作,不但较多的楚山、楚水、楚人、楚云的描写,乃至楚猿、楚鸟,而且对江南山水描写的诗作,也同样有较大的比例。
一、武陵源
武陵源,在湖广(今属湖南)常德。因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并序》而名扬天下。作者为何要写到武陵源?这与作者的郡望及避难莫大关系。如第六十三回,袭人便伸手取了一支出来,却是一枝桃花,题着“武陵别景”四字,那一面旧诗写着道是:“桃红又是一年春。”书中咏《武陵别景》是有原因的。顾家与武陵颇有渊源,据《宋代百家姓及郡望》中说,顾姓郡望是武陵郡。从《武陵蕲阳顾氏宗谱》来看,顾家本来就将武陵作为其郡望。史上的武陵郡置郡,始于汉高帝。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相当于今湖北长阳、五峰、鹤峰、来凤等县,湖南沅江流域以西,贵州东部及广西三江、龙胜等地。而顾姓武陵郡望,实际上与武陵郡没有直接关系。古代各姓的郡望,“郡”是行政区划名,“望”则指的是家世显赫、在当地有名望的姓氏大族。“郡望”一词,到魏晋时,指的是每郡的显贵世族,如东晋名士王羲之家族的郡望为瑯玡郡。
那么,顾氏武陵郡望从何而来?据《芦墟志·分湖小识》载:“ 梁太学博士顾野王子安饶、安文卜居于此,遂有北顾里名,里前为武陵溪。”指明了武陵郡望的来历,就是源于苏州的武陵溪。又据顾颉刚在《苏州史志•笔记》中说:“兹读任昉《述异记》云‘武陵原在吴中,山无他木……’,是则武陵云者即吴中之代耳。……湘、中有武陵而吴中亦有武陵,是可异也。”由此可知,任昉之前苏州就有“武陵”之地名,甚至为“吴中之代耳”。由此可见,武陵郡望与湖南古武陵郡无涉。
元至正年间(公元1341年一1367年)进士,顾氏第四世孙、先后担任松江府(今上海)府丞和张士诚政权下嘉兴路转运使副使的顾逖,在赠给友人施耐庵的诗句中:“君自江南来问津,相逢一笑旧同寅。此处不是桃源境,何处桃源好避秦?”请看顾景星《怀刘菊水任常德》:“水回嶂合鹧鸪啼,秀句闻君处处题。我对青山但西望,一生梦寐武陵溪。”(卷二十三)又如《烛下留镇江钟惠中》诗句:“今宵投辖亦何意,醉倒绳床即避秦。”(卷十一)又如《桃花源图》诗句:“国家承平日,何处无桃源?”“区区武陵上,秦客今安存?虚闻渊明记,难信瞿童言。”“达人善避世,随地安田园。”(卷二十六)又如《和龚公忆方密之诗·有序》诗句:“武陵花好还须住,忍听西川杜宇愁。”(卷十三)如此诗作,这在《白茅堂集》中,可以说是俯拾皆是,但是无一不是说出避难之事,当然也从中暗示作者隐居,即如陶渊明一样的隐士。
    从《红楼梦》书中和以上诗作均可以看出,无论是作者在书中多次直接提到的武陵源、武陵别景和秦人旧舍,还是他在平常诗作中涉及避难典故,均与他家当年避难祖籍昆山的事情相合,可见是顾景星刻意将家事写于书中。
二、高唐
    所谓高唐,指的是战国时楚台馆名,地址在楚地云梦泽中,事见宋玉《高唐赋》,说的是楚襄王曾游高唐,梦中有仙女与他相会,仙女临走时对说:“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阴,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后来文人遂以高唐云雨、巫山云雨等词比喻男女夫妻之情。如第五回《红楼梦十二支曲》之“乐中悲”有“终久是云散高唐”之句。在大观园女儿国中,就人物形象而言,颇具须眉气慨并以红粉佳人兼俱的自然要数史湘云了。她从小父母双亡,其身世和林黛玉有相似之处,这就是暗示故国的灭亡。她性格开朗豪爽,心直口快,爱淘气,又不大瞻前顾后,甚至敢于喝醉酒后躺在青石板凳上睡大觉,醉中还可吟诗,非闺阁女子之态,俨然一个顾景星。
    我们在史湘云身上,除看到她特有的个性外,还可以看到在封建时代被歌颂的某些文人那种豪迈、狂放不羁的特点。作者将“终久是云散高唐”来隐喻史湘云的平生遭际和最终结局,其实,这便是作者的最终结局。作者在其平生诗作中,多次引用“云散高唐”之典,如《月湖答李渔五首》之四:“抛下琼箫绣毯红,窥人掩映隔帘栊。亦知宋玉多情甚,难共襄王入梦中。”又如《梦中赠神女》:“画楼杨柳小河堤,客艑渔舟酒市旗。一曲后庭听未了,带云挟雨过风西。”(卷十一)作者在其平生诗作中多有运用此典故。
    可见,作者无论是塑造史湘云这一形象,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将其比作多情的宋玉,以及暗喻国家的灭亡。
三、潇湘(湘江、湘川)
    “潇湘”一词始于汉代。《山海经·中山径》言湘水“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澧沅之风,交潇湘之渊”。到唐代中叶,“潇湘”不单意指湘水,而是被历代诗人们衍化为地域名称。一说湘水发源与漓水合流后称漓湘,中游与潇水合流后称潇湘。后来有人将下游与蒸水合流后称蒸湘,合称“三湘”。潇湘、湘江原为古代楚地,此或指湖北,乃作者顾景星惯用之曲笔。因明末张献忠屠蕲城、武昌城后,荆、楚二王府遭焚,众多遗迹被毁,当其从江南昆山返楚时,昔日雄伟壮观的遗迹已是面目全非,故诗人有“湘江旧迹已模糊”诗句而言其事。请看作者相关楚地诗句,如“扁舟栽邛杖,一宿楚云中。”(卷十一·《约长益游漪玕洞既闻先往》)再看“湘浦灵均怨,蚕丛蜀帝魂。”(卷八·《滇南》) “栖迟越禽恨,梦寐楚猿吟。”(卷七·《萧山闻鹧鸪》)“草深麑子卧,云暗楚鸟飞。”(卷七·《送季深宝应扫墓》)“楚天何事可肠断,斑竹丛深闻子规。”(《对雨呈大人》·卷九)再如“楚水潇湘云物幻,越山风雨海潮多。”(《轮公游大理后归寒溪用梁玉立韵送之》·卷二十六)这里“楚水潇湘云物幻”与上句“湘江旧迹已模糊”意思略同。“洞庭红叶落,飞舞共冰花。念尔扁舟过,湘川水尚奢。”(《刘倩广成自武陵省父归》·卷七)“楚江春正韶,软浪动兰桡。身与舟无累,名非命所操。”(《怀全五》·卷九)“湘川流急绿,帝子有遗音。万古别离地,一双哀慕心。巫云无处所,楚雨费招寻。天外宫商散,猿啼斑竹深。”(《湘灵鼓瑟》·卷二十五)又如《答蒋雪堂原韵》诗句:“蒋卿三径惟种竹,竹里茅斋书万轴。清心但听潇湘声,敛手不击长安筑。”(卷十四)“思客高楼望,波涛何处寻?夕阳黄鸟背,落岫楚江心。急雨因云去,林塘欲暮阴。此时君负妾,凭立一沾襟。”(《赋得盈盈楼上女》·卷五)如此举不胜举。
    诗人为何吟出诸如楚云、湘云、楚天、楚水、楚猿、楚鸟之类带楚地色彩的诗句?不难看出,作者借吟诗说出国亡家失的悲哀。这就是书中为何用“湘云”作人名,还有湘江、湘裙、湘帘、湘妃竹,以及诗句“湘江水逝楚云飞”的缘故。历史上除唐朝诗人皎然外,极少有诗人运用“楚云”作为诗句,如皎然《送僧之京师》诗句:“绵绵渺渺楚云繁,万里西归望国门。禅子初心易凄断,秋风莫上少陵原。”(《全唐诗》卷八一五·三五 ) 皎然之后,较为少见,如第三十四回,林黛玉在题帕诗句“湘江旧迹已模糊”,说的是楚地历经过劫难。只有象顾景星,既是楚人,又是经历过国破家亡的人,方能吟出此等诗句。
   
四、江北
    《红楼梦》一书中,曾两次提到江北江南,何以如此?因为作者顾景星生活的时代,均与江北江南有关。江北指的就是故乡蕲州,而江南则是其祖籍昆山所在的吴地,也是避难之地,是他的第二故乡。清初设有江南省,即今江苏全部和安徽部分地区。请看顾景星《王言如(丝)筵上作》诗句:“琅玡才子人皆识,人在江南家江北。短辕春日紫纶巾,长安少年黄金勒。”又如《重九后十日奉和大人登高怅望吴下戏用稚孙昌所书韵》:“大江南北今如故,草莽高低试一临。醉里乾坤醒后眼,花边尊酒杖前身。吟堪碧盏全倾玉,笑赠黄花满把全。尺素鲤鱼那得上,坐看飞雁一行青。”此二首诗作,这与书中的不少诗句的风格是何其相似!又如《送果亭归昆山》:“江城霜净拂征鞍,楚水吴山一路看。欲寄乡书苦难遍,但逢义故道平安。”(卷二十五)可见作者对江南江北多有眷恋。
    如第五十回,李纹的《咏红梅花》得“梅”字,有诗句:“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又如第七十回,宝琴的《西江月》词有“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不难看出,作者有意说出其家乡蕲、黄及避难之地的江南,因为这两个地方,有关他的离乱经历,所以直接说出“偏是离人恨重”的诗句。
    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对江北江南多有眷恋,乃作者有感而发,故书中有“江北江南春灿烂,寄言蜂蝶漫疑猜”和“江南江北一般同”的诗句,非曹雪芹所能写出此等诗句来。
五、赤壁
    赤壁,位于作者的家乡蕲黄之地的黄州赤鼻矶下,作为三国时的古战场,历代骚人墨客多有题咏。由于三国时吴国都督周瑜于黄州赤鼻(后来不少史书讹为壁)矶江段火烧曹操水军船只故事,及至北宋著名文学大家苏东坡的一诗二赋而风流千古。文以事景,景以文传。如第五十一回,薛宝琴《赤壁怀古》,诗云:“赤壁沉埋水不流,徒留名姓载空舟。喧阗一炬悲风冷,无限英魂在内游。” 作者为何要在书中借薛宝琴咏《赤壁怀古》?主要原因是蕲黄之地曾遭张献忠屠杀,如《赠徐亦史步邓子威韵》诗句:“赤壁何辜招劫火,青山不动闻江涛。”(卷十一)这也是作者为何在《红楼梦》书中说“无限英魂在内游”之故。又由于赤壁为作者家乡名胜,是其青少年常游之地,及至壮年乃至老来也数度来黄州与故交雅集,如大约写于康熙年年间的代徐参议撰写有《重修赤壁记》、《黄州安国寺放生池碑》等文。此外,作者有关赤壁的诗文不少,如《重九后一日王宝臣招同洪半石袁倩修何叔鉴登赤壁即席得玄字》:“九日王郎绝可怜,呼僮担酒破江烟。青山半倚荒城出,白发都明返照前。短草几人寻谢晦,芳洲交指说桓玄。如何鼎立当时业,自过元兴少后贤。” (卷十一)又如《答许荆山》:“坡老当年赤壁游,茫然一苇在中流。残杯清话三分后,七月秋风古渡头。兵火几番喧战旅,江湖依旧冷鱼钩。凭高吊古幽人事,爱尔诗成独倚楼。”顾景星善用“坡老”、“坡仙”。又如《黄郡太守苏公五十寿序》(代)云:“昔子瞻乐黄之东坡,山水清淑,取白乐天以自署。按乐天起家■庢,亦尝三典名郡。入为尚书,封晋阳县男。子瞻与郡者七,再入翰林,两除尚书,三班侍读,至今人称坡公,亦曰坡仙。元眉名既著时,亦称眉公、眉仙。岂非先后辉映,五百年名世之昌期哉!”这也是书中为何有“坡仙一生忙”
    当时,黄州赤壁内,为纪念东坡居士当年被贬谪到黄州的这段历史,还建有“坡仙坊”等景观,这也是书中第三十回贾宝玉“螃蟹咏”中为何有“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的诗句。其中“坡仙”为作者自喻,因为作者素来对苏轼的文风和风流豪迈之性等多有效仿,以及或多或少地受其佛道思想的影响。在古代诗人诗文中,称苏东坡为“坡仙”的不多见,这是因为作为玉山居士的顾景星不但在才气、崇尚佛道、豪迈性格上与苏轼多有类似之处,更是因为赤壁为自己的家乡名胜,所以,作者在书中有《赤壁怀古》诗作。再者,从《赤壁怀古》一诗中,可以看出作者看见许多死亡,尤其是张献忠屠蕲城时,杀人如麻,光蕲黄之地便有数万人被杀,尤其是蕲州城被屠,为作者所目睹,非曹雪芹所能经历。
   
六、汉南、东山和黄鹤楼
    汉南,指的是汉水以南,并非用典,而是指长江以南的武昌。武昌为作者昔日多次游历之地,晚年甚至十年中六上武昌,曾作有《黄鹤楼怀古》等诗,如第五十二回,宝琴托名真真女儿有诗句云:“汉南春历历,焉得不关心。”作者为何写下此诗句?因为武昌是湖北的省会,作为一个历经丧乱的湖北人,能不关心吗?可以说,不是湖北人则写不出此诗句来。语出北朝庾信《枯树赋》:“昔年移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此汉南非彼汉南,作者以此诗句暗寓其所关心故乡之事。又,书中说到这位十五岁做诗的“外国美人”也就是宝琴自己,其实,也就是作者暗示自己。你看,宝琴说那个美人如同“画上的美人一样”,还说“实在画儿上也没他那么好看。”贾府里的人也曾称赞宝琴这个外来的美人如“仇十洲画的《艳雪图》”。贾母说 “那画的哪里有这件衣裳?人也不能这样好!”这是作者在写法上偶然雷同吗?当然不是,这与作者少时“争夸眉目好”是何其相似!
    再如东山。如第三十七回,探春招宝玉结社帖中有“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等语,作者貌似指王右军等于会稽兰陵雅集之东山,不少红学研究者均便是这样认为,也难怪他们,因他们不知《红楼梦》作者为顾景星,大多更不熟悉武昌的山水环境,殊不知作者实指当年与时任湖北布政使的好友徐子星所居武昌之东山雅集之地。所谓东山,便是指的是今天的蛇山,或称黄鹄山,也就是黄鹤楼的所在地。康熙二十四年乙丑孟秋,顾景星撰有《东山小隐记》一文,以记当时盛况。作者在该文中写道;“江夏黄鹄山,在会城中,东西亘数里,起伏蟺婉,俗称蛇山,其中峰〔上山下乍〕〔上山下亏〕曰高观,高观在黄鹄矶东,故又名东山。”据清同治《黄鹄山志》记载:“东山小隐者,石城徐公之所筑也……高观山之阳构小园,肩舆独往,时时招诸名流觞泳。康熙壬戌秋,稍加展扩,增置亭台竹树,遂移家焉,颜其堂曰东山小隐。”相传“东山小隐”四字为顾景星所题,取自唐代诗人皎然的《酬崔侍御见赠》诗句:“买得东山后,逢君小隐时”。其实,所谓“东山小隐”,乃是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湖北布政使徐惺作为隐居之用构筑的一座私人花园别墅。最初搭盖的房屋均为竹结构,名曰“竹园”,因依山势呈阶梯状,高低错落,隐现于山林之中,后来扩建成花园别墅,故称为“东山小隐”。康熙二十一年以后,陆续修建诸多房屋,其中有“此山”“桂实”“梅雪”“翠微””四堂;石砌高台上建有“即山”“半峰”“鹊巢” 三楼,“止山”“皆江”“空香”“吸江”四阁,“舫”“秋”“湮”三亭,“洗梅”“语石”“花影”三轩。还因树为屋,曰“树屋”。诸建筑皆南向。园主独具匠心,在“隐”字上作文章,追求“平步而登,不知其下有堂;花树茜茂,不知屋内有园”的隐景效果。园内铺廊设亭,十分精美,遍植花木,景色宜人,成为当时文人雅士流连唱和的胜地。至清末,该园逐渐荒芜。作者如此写到东山,谁都会以为是写会稽之东山,而不知是指武昌的黄鹄山,作者这样写不露丝毫痕迹,为的是以惑人眼目。如顾景星《次石城扇面赠别韵》诗句:“十载我与公,岁必一相见。兹来四阅月,甘苦共簌馔。”“我读子长书,最爱滑稽传。”“回首东山庄,松菊殊可恋。丈夫贵千秋,小别胡缱绻。”“性同彭蠡归,事异青门饯。潇湘白萍满,孤浆秋浪溅。时无素心侣,独与承祯善。”(卷二十五)又如《元夕后一日至东山小隐》:“梦中能识路,别后少新诗。宾客来还几?亭台亦稍移。春寒凝碧草,细雨润花枝。歌舞追元夕,牢骚忆旧时。西园残雪在,东阁小梅迟。三月多莺燕,相期问酒旗。”(卷二十六)又如《留别徐公》:“十年六度武昌行,壇坫因君狎主盟。此后莫教风流异,只愁公去雪山轻。寒江渐落鱼龙寂,远渚低飞雁鹜声。归向蓬窗高枕卧,烟波回首不胜情。”当时,与作者一起于东山吟咏倡和的文士较多,除东道主徐子星外,有顾景星父子及侄子顾征远、等,如作者写于后来的《秋亭唱和题词》:“甲子菊秋,石城徐公方养和东山,仆自蕲一苇冲寒,洪波鬻鼓,北风■■,江山四百里而八日后至,握手才定,高唱遂兴,凡馆于翠微堂旬月,公诗如千首,皆得于飞  ,腾斛开烛,击盏之顷,或蛊和淡泊,十九首正始之音;或寄喻萧疏,百一篇高严之作。笔花欲舞,纸落如飞。仆既偃蹇追随,而玉峰侄维贞,儿昌亦邯郸蹩(足辟),公都为一集,名《秋亭唱和》。夫倡予和,女见于萚兮。汉晋以还,三唐益甚……今公訇次云梦八九,而儿辈望洋其何以称?虽然其以怏一时之雅,集忄詹百虑于妍词,亦不可弗志矣。”(卷三十五)又如为徐子星《止山阁诗序》:“甲子冬,仆访即山徐先生,旬月间,遂有《秋亭倡和》数十纸,经春再至,得读止山阁近诗,盖先生之诗,云行坎止,本造化之无心,随物能之屡变,当夫结辔,燕台扬燕,山左鸷岱,华吊梁苑,陟夔峡之险,扼望洞庭之氵晶,弥荡快凡涌雄想。自是岁必数卷焉……黄鹄山巅,俯览城郭,周蜒汉沔,峰峦沙屿,隐约百里。夫雷电而抱鼋黾,及夫霰雪既同,皓月一碧,高吟叩槛,谷风响答,千态万状贡于目前,而先生坐是阁穆焉……天以神全神以识胜,是故荣落,齐观烟云皆活。仆从先生言诗二十年矣,观其即事泻情,会心摇笔,累至千言,略无点窜。今此帙中,多与仆酬倡,而声律意格变动不拘,昔燕公在岳州,坡老居黄郡,人以为江山之(马力)。若夫先生,盖以意兴助江山,非从江山助文笔也,诗力日益仅就。乙丑近作而记之。”(卷三十五)作者与徐子星相交二十年,可谓至交,自然将东山、石城写于书中。又如第三十七回,探春为结社写给宝玉的短简中,有“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作者如此写来,让人以为是比喻当年王羲之诸名士东山之雅会,看不出丝毫痕迹。又,黄梅五祖寺所在山名也叫东山,或有寓焉。因为作者数度到五祖寺东山坐禅谈禅,有诗文为证。
    黄鹤楼,位于武昌蛇山的黄鹤矾头,巍峨耸立,俯视大江,享有“天下绝景”之称,与湖南岳阳楼,江西滕王阁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黄鹤楼始建于三国时期吴黄武二年(公元223年),传说是为了军事目的而建,孙权为实现“以武治国而昌”(武昌的名称由来于此),在今鄂州市鄂城(旧名武昌)建都,筑城为守,在黄鹤矾建楼以瞭望上游军事。至唐朝,其军事性质逐渐演变为著名的名胜,历代文人墨客到此游览,留下不少佳作。因唐代诗人崔颢一首“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脍炙人口,已成为千古绝唱,更使黄鹤楼名声大噪。如十八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宝玉说,匾上则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对联则是: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荼蘼梦亦香。继而贾政笑道:“这是套的‘书成蕉叶文犹绿’,不足为奇。”众客道:“李太白‘凤凰台’之作,全套‘黄鹤楼’,只要套得妙。如今细评起来,方才这一联,竟比‘书成蕉叶’尤觉幽娴活泼。视‘书成’之句,竟似套此而来。”贾政笑说:“岂有此理!”
    作者为了表现家乡湖北名楼,不直接描写,只是通过众清客之口曲折地表现罢了。因为黄鹤楼为天下名楼,历代文人题咏较多,而不仅仅是湖北人,如此也可避人耳目。请看顾景星《黄鹤楼寄怀岳州王户曹判官》(前吴江教谕国子助教)诗句:“洞庭水起君山没,千里余舟易超乎。梦骑黄鹤携子安,一夜横飞洞庭月。明月照我还照君,晴川遥望岳阳云。楼头橘沈无凭寄,笛里梅花可得闻。”又如《黄鹤楼吊古》:“烟光鼎足三分立,帆影波心一羽看。(卷十一)又如《入春》诗句:“凤凰台畔终须到,鹦鹉洲旁醉不辞。更拟狂歌载尊酒,黄鹂碧树武侯祠。”“青溪烟树出重重,翠竹疏帘带晚峰。”(卷五)顾景星十年之中六上武昌,数登黄鹤楼,作为家乡一座名楼,自然有所寄托,这也是为何将此楼之名写入书中的缘故。
七、杏花村
    杏花村,位于湖广黄州府(今黄冈市府所在地)麻城的岐亭镇。早在唐代,岐亭镇的杏花村便是一个历代文人饮酒娱乐聚集的著名场所。此地得尽山水之宠,依山而建,傍水而立,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绿柳红桥,桃杏芳艳,甚为妍丽。当地有首民谣说:“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中有美酒,店中有美人。”唐代会昌年间,身为黄州刺史的杜牧来到岐亭饮酒,时值清明,烟雨蒙蒙,欣然作诗云:“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然而,千百年来,因山西杏花村汾酒借用此名,导致不少人以为这首诗作于山西,实在是一大谬误。当年苏东坡贬谪黄州途经此处,与隐居于此的友人陈季常常来杏花村饮酒赋诗,为此,在其撰写的《方山子传》中,特别提到此胜景。如第十七回,贾政道:“诸公请题。”众人道:“方才世兄有云,‘编新不如述旧’,此处古人已道尽矣,莫若直书‘杏花村’妙极。”……贾政又向众人道:“‘杏花村’固佳,只是犯了正名,村名直待请名方可。”虽然后来宝玉将其改作“稻香村”,则是后话。作者貌似无心写出,实则是有意曲折地说出家乡名胜。为何说书中所言杏花村指的是麻城杏花村呢?顾景星有位至交好友曹石霞便是麻城人,顾景星多次去麻城,当去过岐亭杏花村饮酒无疑。又如《赠于(成龙)太守四十韵》诗:“戡乱思元老,时囍(左为漢字右边部首)产异人。门闾公自大,廊庙策应新。书为苍生读,才真席上珍。起家官象郡,戮力定瑶民。……”(卷十七)诗前有序云:“成龙,字北溟,山西永宁人。顺治辛丑授广西罗成令,丁未升四川合州知州,再升黄郡丞,驻麻城岐亭,后以抚勋功授黄郡守。岐亭,春秋柏举地,即《水经》赤亭,俗讹赤为岐,音近也。”作者将原本的赤亭,俗讹赤为岐说得一清二楚,当然熟悉杏花村的历史情况。
    以上引用的有关大观园题诗的两段描写,与杏花村当年景物环境极合,足见作者在书中所描写的这段话,是以昔日黄州府的麻城杏花村为原形进行描写的。(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热点排行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