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新闻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风格切换
蕲州在线
搜索
[切换区域]
开启左侧

弥天大谎红楼梦之“红”和 “泪”与“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寓意解析(25)

[复制链接]
王巧林 发表于 2015-1-14 15: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巧林
2015-1-14 15:21 1361 0 看全部
第五节  《红楼梦》中“红”和 “泪”与“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寓意解析
一、“红”和 “泪”寓意解析
通观《红楼梦》一书,多有悲哀之音,将其说成是明末遗士一部家亡国破的血泪史,一点也不为过。大量带红色和眼泪(血泪)的词充斥全书。现就书中的“红”和“泪”略作解析:
首先来看看带“红”的词。书中的人名、地名、物名、植物名、衣著、饰品、建筑等,无不与红有关,此类词语,或用于人名,或用于诗文句中,不知凡几。人名如绛洞主人、小红、红玉、茜雪、扫红,物名如绛绒簪缨,植物名如绛珠草、桃花、红梅花、红樱桃,建筑如赤暇宫、绛芸轩、悼红轩,衣着如红外套、红袄、红裙、红鞋、红袜、红色汗巾等。书中的贾宝玉、金陵十二钗及其众丫鬟无人不穿红色衣服,非但如此,就连与贾府相关的亲戚、乃至丫鬟家的亲戚,同样如此,足以窥见作者其用心。红色,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一种色彩文化,在古代汉民族文化中,主要表示喜庆吉祥的意思,故喜庆场合多用此色。同时,也表示流血,如惨烈的战争格杀场面,如“见红”便是见血,“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中的“红刀子”就是表示血刀子。而《红楼梦》一书大量带“红”的词语表示什么呢?论者以为主要表示两种意思。一是如蔡元培所说的表示朱氏王朝,也即大明朝的意思,二是有流血之意。
暗喻大明王朝。蔡元培说:“朱者,明也,汉也。”(《石头记索隐》)也就是说,书中的“红”字是隐喻朱氏大明王朝。此论所言极是!作为一个爱国的明末遗士,国家灭亡了,能不瞻念故国吗?故书中多有红字。如第十九回,(贾宝玉)一面见众人不在房中,乃笑问袭人道:“今儿那个穿红的是你什么人?”袭人道:“叹什么?我知道你心里的缘故,想是说他那里配红的。”庚辰双行夹批:补出宝玉素喜红色,这是激语。宝玉笑道:“不是,不是。那样的不配穿红的,谁还敢穿。又如宝玉在大观园中所居叫怡红院,意即明末遗士居所。又如书首说“后因曹雪芹于悼红轩中”增删本书,此“悼红轩”,应是顾景星撰写此书时,给自己的书斋或书中贾宝玉的书斋特地取的一个别号,非曹雪芹书斋。毫无疑问,当年蔡元培先生言“则吊明之义也”是对的,相反,那些标榜自己是对的新红学家们未能理解作者的真实含义。作者表面上是悼书中的红粉佳人,实则是哀悼明亡。所谓悼红轩,当然悼的是明之亡。要是说“悼红轩”是曹雪芹的书斋有可能吗?!
为什么说“红”还有表示血或流血的意思呢?这是因为作者暗喻张献忠、李自成等流寇作乱,乱杀无辜,导致明亡,以及借机讽刺满人好战,大肆屠杀汉人,如张献忠屠蕲城、清军屠昆山及著名的大屠杀“扬州十日”等。文中之“红”,没有丝毫喜庆吉祥之意,而浓罩着的是极为凄厉的悲剧气氛。如第十九回,袭人劝宝玉道:“再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了,与那爱红的毛病儿。”又黛玉见宝玉腮上血渍,询知为淘澄胭脂膏子所溅,谓为“带出幌子,吹到舅舅耳里,又大家不乾净惹气。”作者借黛玉明说宝玉腮上的胭脂是血渍。此处的“淘澄”二字,或寓作者好友陶澄之名。再如人名红玉,即血玉,茜雪即红血,扫红即扫血,此等与红字相关的人名,举不胜举,均暗示的是流血。试想一下,谁个取名会取“扫红”这样带血腥味的名字呢?若生活在所谓的“乾隆盛世”的曹雪芹,三藩叛乱早已平息,何以能写出此类人名来?无论是满文化,还是汉文化都不可能,因为这不符合逻辑。但是,顾景星不同,因为他历经过九死一生,亲眼目睹过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被贼寇杀死后成为一片片一堆堆的血淋淋的尸体,惟有顾景星这样经历过张献忠屠蕲城,经历过明亡的人方能写出。如《忆戊子夏客广陵遇田九自云故贵妃异母季弟也潜述往事恨流传失实追赋此篇》诗句:“谁唱永和宫内曲,夜深红鬼诉蓬蒿。”(卷十五)所以说书中的“红”与明末流寇作乱有关,与明亡有关。
再看书中之“泪”。泪,自然是指眼泪。人有至悲至哀之泪,也有喜极而泣之泪,还有委屈之泪。《红楼梦》书中之泪,则为前者,不单是指眼泪,更指的是血泪。如书中首回所说的绛珠草,便是血泪草。绛者,红也,血也;珠者,泪珠也;草者,萧瑜也,林黛玉也,明末遗老也。作者通过众多的“泪”字,来隐喻明亡和自己及其妻子平生遭际的悲哀。如第一回,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甲戌侧批:观者至此请掩卷思想,历来小说中可曾有此句?千古未闻之奇文。甲戌眉批:知眼泪还债,大都作者一人耳。余亦知此意,但不能说得出。蒙侧批:恩情山海债,唯有泪堪还。其实,批书者不懂作者真意,作者为何要“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真像蒙侧批的那样是“恩情山海债”吗?当然不是。那是什么意思呢?实为作者借绛珠仙子之口,说出对国家沦丧之痛所表现出的悲哀之血泪、眷恋故国之泪。这也是绛珠仙子后来幻化成人形的林黛玉何以好哭之原因。
无论是在《红楼梦》书中,还是在《白茅堂集》中,带红、泪的诗句均为触目皆是。人而无哀,何来血泪?作者何以写那么多带血泪的诗句,源于作者平生遭际坎坷,先是张献忠屠蕲城,接着是明朝灭亡。换句话说,没有看见许多死亡的人,以及没有历经丧乱亡国的人写不出此书。所以说《红楼梦》一书,乃是明末遗老的顾景星所写的一部国亡家破的血泪史!
二、“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寓意解析
看过《红楼梦》一书的人,谁都知道“金玉良缘”写的是贾宝玉与薛宝钗之间的婚姻事,“木石前盟(姻缘)”则写的是贾宝玉与林黛玉之间的爱情故事。如第五回“红楼梦十二支曲”〖终身误〗:“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又如第三十六回,宝玉梦中的喊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于是,不少研究者往往据此认定,“木石前盟(姻缘)的黛玉”才是宝玉的真爱,而“金玉良缘”的宝钗则是宝玉所厌弃而疏离的主因,一个是叛逆者,一个是卫道者,玉、钗之间绝无共同语言可言,并由此而衍生出一大堆“反封建”、“反礼教”的说辞。真的是这样的吗?其实不然,这只是表层的意思,深层意思不在此。那么,作者的真实用意是什么呢?先不需要急着得到答案。请看第三十二回:
“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滚下泪来。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这段话描写的是林黛玉的心理活动。为什么林黛玉会有如此一番“惊”和“叹”?此处父母早逝,不是真的父母早逝,而是指国家灭亡,国家灭亡了,自然铭心刻骨,令其伤感,所以有“不禁滚下泪来”之语,其实这是作者夫妻的共同感叹。请看作者南渡归蕲后写于顺治十五年(农历戊戌)的《六府无题》诗句:“水溉汉帝宫,火照灵芸路。再得佳人难,不惜倾城顾。金玉奉君心,木石感当悟。草色逐时青,朱颜一朝故。土乞公子饥,谷辟留侯■。肯羡凤箫飞,南山枕尘雾。”(卷十)作者借怀古透露其对封建朝廷大明的“金玉”之心,但是封建朝廷形同“木石”,难悟其忧国忧民的情怀。这主要是指作者当年曾经向南明皇帝上《敬呈四事疏》,而没有引起重视的原因。然书中的“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与上面的《六府无题》中的“金玉”和“木石”则不是一回事。既然不是一回事,为什么又要引用其诗句呢?只是说明顾景星在构思《红楼梦》这部宏大作品之前,便有“金玉”和“木石”之说,先有其诗,后有“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姻缘)”。
作者为何在书中有“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姻缘)”之说?很多人以为这是贾宝玉对待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人的爱情态度,其实不然。所谓“金”指的是后金,即满清朝廷,“玉”指的是作者本人,同时也泛指明末遗士。那么,“木石前盟(姻缘)”又是什么意思呢?木,表面上是指书中的林黛玉,也就是作者生活中的妻子萧瑜,因萧姓从草字,而人们习惯将草木合起来念,如“人非草木”,故书中的黛玉从林姓,实际上也就是作者借“草木”来暗喻明末遗士。石,自然是“黄石”、“顽石”,即作者自指,同样指的是明末遗士,不是一般的遗士,而是指傲岸的那一类。这也是玉山道人顾景星为何在《亡室安正君状并诔》诔的结尾处,感叹曰:“宝不消兮真固存形……玉为瑜兮金则谬”的原因。
    不难看出,若将“金玉良缘”、“木石前盟(姻缘)”合起来看,意思就是说作者不愿为大清效劳,而与明末遗士友人早就有约定,这个约定便是隐逸山林,表示作者原本有大好的前程,但不稀罕,以致在顺治二年大清兵下昆山,多罗贝勒土赖固山额真强致军中,命以原职,随征浙闽,以母病告归;顺治十六年,“诏征天下山林隐逸之士,抚藩强之不起。”可见,作者有“天子呼来不上船”,以及不愿与大清朝廷合作的傲岸性格和坚定态度。同时,也是对封建家庭、封建礼教、封建主义和封建朝廷的一种挑战。作者不直说,而是借用贾宝玉对待薛宝钗和林黛玉二人的爱情态度来替代,如此假托,蕴籍含蓄,发人深思,可见作者曲笔如此!(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热点排行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