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新闻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风格切换
蕲州在线
搜索
[切换区域]
开启左侧

弥天大谎红楼梦之楚风蕲俗(13)

[复制链接]
王巧林 发表于 2015-1-14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巧林
2015-1-14 15:16 1075 0 看全部
铁证之三:《红楼梦》中所描写的楚风蕲俗
第一节  过节风俗
    古代楚地为华夏风俗之冠。否则,为什么早在南朝梁时便诞生有《荆楚岁时记》一书。常言道:“自古民俗在荆楚,荆楚民俗在蕲黄,蕲黄民俗在蕲州”。广义地讲,《红楼梦》一书所表现的是古楚俗,狭义地讲,则是楚风蕲俗。这是因为,蕲州乃古楚地民俗保留最完好、最集中的地区。即便是今天,依然如此。而历代的蕲州文人有继承古代楚文化的传统,且最能创造风俗。任何地方的民俗不是与生俱来就有的,都是经过历代的文人和劳动者共同创造的,时间久了也就约定成俗了。蕲人正月从元日起,几乎天天有节日:一鸡,二犬,三猪,四羊,五牛,六马,七人,八谷。蕲谚:“正月十五闹元宵,一直闹到十七八”,按照《荆楚岁时记》记载:“元月至于月晦,井为酺聚饮食。士女泛舟,或临水宴乐。”这里所说的“井为酺聚饮食”,指家家都做丰盛的菜肴、聚会吃喝。青年男女则驾舟游玩,或到水边设宴嬉乐,《红楼梦》书中的大观园儿女们在水边宴饮,正好是楚风蕲俗。不单是春节,即便是平常几乎每月都有节日:“二月十五花朝节,男婚女嫁选此时”,“二月里来龙抬头,男女上庙把香求”,“三月三,吃鬼团”,“三月里来是清明,插个绣球祭祖人”,“四月里来四月八,咸鱼腊肉一回呷”,“五月里来是端阳,门插蕲艾饮雄黄”,“五月十三日,关云长磨刀,有雨年成好,无雨岁旱兆”,“六月六,晒红绿”,“七月七,女乞巧,牛郎织女会鹊桥”,“七月里来是中元,烧叠包袱祭祖先”,“八月里来是中秋,糍粑月饼桂花酒”,“九月重阳,登高远望”,“十月里来小阳春,收播季节莫懒身”,“冬月里来瑞雪飞,邻家女有新姑爷”(男婚女嫁多选在此时),“腊月八,吃腊八”,“腊月里来忙新年,家家忙得团团转”。其中二十四节气,更是节节有花样。可见,月月有节,节节有异。显而易见,《红楼梦》书中所描写的各种节日及其日常生活风情,诸如春节、元宵节猜谜、玩社火,端阳节插艾插菖蒲等,则是以古楚风蕲俗作为依据的。现就书中所表现的部分节日与旧时蕲俗节日略加分析:
一、春节
   谈到春节,首先要说说除夕祭祀宗祠。宗祠,就是祠堂,也称家庙。蕲俗:往往在除夕前几日,备上三牲祭品、水果、香纸爆竹等物到宗祠和祖人坟墓举行祭祀,谓之“辞年”。如第五十三回中的贾府“春节祭宗祠”的情节。“这里贾珍吩咐将方才各物,留出供祖的来,将各样取了些,命贾蓉送过荣府里。“已到了腊月二十九日了,各色齐备,两府中都换了门神、联对、挂牌,新油了桃符,焕然一新。”“只见贾府人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祭,贾珍献爵,贾琏贾琮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展拜垫,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拜兴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众人围随贾母至正堂上,影前锦幔高挂,彩屏张护,香烛辉煌。上面正居中悬着宁荣二祖遗像,皆是披蟒腰玉;两边还有几轴列祖遗影。”这是典型的蕲俗,至今依然如此。“那晚各处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王夫人正房院内设着天地纸马香供,大观园正门上也挑着大明角灯,两溜高照,各处皆有路灯。上下人等,皆打扮的花团锦簇,一夜人声嘈杂,语笑喧阗,爆竹起火,络绎不绝。自古以来,每到春节来临之时,蕲州人在大年三十前要祭祀祖宗,健在的人要给死者三跪九叩首。到晚上还要去佛堂、灶王前焚香上供,保佑全家平安。
    正月初一,谓之元旦,亦称元日,有祭神贴桃符的习俗。相传东海度朔山大桃树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食百鬼。古人用桃木画二神像,悬挂在门口来驱鬼。五代开始在符上写联语,后来演变成春联。王安石有《元日》诗:“千门万户瞳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下面就除夕祭祀宗祠、守岁、拜年和春节吃年饭、饮椒酒或屠苏酒习俗,举例说明:
    旧时春节期间,乃蕲州最为闹热的一个月,不仅正月初一一家人团聚吃年饭吃椒酒、,辈分小或年幼者向长辈或年老者拜年拜年祝福,年纪大的人还要向年幼的散押岁钱。此外,蕲俗还还有在正月头请春客的习俗,蕲人好客自古以来便有名,往往在正月里请春客一直请到正月杪,亲友邻舍,你邀我请,极显亲热。如顾景星《小除夕风雪系船汉口》诗句:“一杯椒酒怜儿女,榾柮西窗可共围。”(卷二十一)如第五十三回,(贾珍)又命贾蓉道:“你去问问你琏二婶子,正月里请吃年酒的日子拟了没有……”再继续看,贾母笑道:“一年价难为你们,不行礼罢。”一面说着,一面男一起,女一起,一起一起俱行过了礼。左右两旁设下交椅,然后又按长幼挨次归坐受礼。两府男妇小厮丫鬟亦按差役上中下行礼毕,散押岁钱、荷包、金银锞,摆上合欢宴来。男东女西归坐,献屠苏酒、合欢汤、吉祥果、如意糕毕,贾母起身进内间更衣,众人方各散出。此处吃年酒、献屠苏酒、拜年、散押岁钱等,正是蕲俗在书中的反映。或许有人认为这岂止是蕲俗如此?全国哪里都是如此。其实不然,问题是万事有个源流,而“吃年饭”“散押岁钱”之源,为古楚风蕲俗,今人或多有效仿。
    《红楼梦》书中所描写的春节习俗,与蕲州完全相同,只是现在没有屠苏酒、椒酒,取而代之的白酒、啤酒或葡萄酒。
二、元宵节与社火
    正月十五这一日,是为元宵节,又名上元节。古代习俗在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又称灯节。宋朱淑真《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蕲俗每在这一天,尤为闹热!玩龙的,舞狮子的,点鳌山灯的,踩高跷的,猜灯谜的,唱采茶戏的等,应有尽有,蕲俗多在这一天玩社火。然而,旧时蕲州最负盛名的数鳌山灯、走马灯,在清代以前,由于明荆王府的倡导,灯市、社火尤盛。又如春节或元宵佳节倘若是正逢上大雪,城内外的许多院落中,都会燃起美丽的冰灯。当时,观赏冰灯的时尚业已兴起,《白茅堂集》中收录有顾景星《排冰箸雪中作灯》:“排冰聚雪在庭中,垮蜡光涵影不红。”此诗为我国最早的冰灯文字记载。诗中描绘了当时在庭院点冰灯的情景,即用结冰的竹筷制成灯形,外面用雪涂饰,令其结成一片片薄冰块,犹如玻璃,内中燃以蜡烛,置于院内,供人观赏。可见,古时候的蕲州人最善于玩,也最富有创意。如果古时要是像今天能申报吉尼斯记录的话,蕲州人当能评上第一。
    社火,也称赛会,为一种群众性游艺活动,如书中第一回,说到元霄节士隐命家人霍启抱了英莲去看社火花灯,便是蕲州当时的真实写照。如旧时蕲州有首流传久远的《闹元宵》歌词唱道:“正月里来闹元宵(呀呀哟),爆竹一放火焰高(喂哟一哟喂,嗬喂,元加舍哟嗬嗨),锣鼓闹嘈嘈(嗬嗨)。”“走马灯儿涛涛转(呀呀哟),鳌山灯儿扎断腰(喂哟一哟喂,嗬喂,元加舍哟嗬嗨),龙灯又来了(嗬嗨)。”“绣球灯儿就地滚(呀呀哟),麒麟灯儿高上瞄(喂哟一哟喂,嗬喂,元加舍哟嗬嗨),狮子又来了(嗬嗨)”。又如顾景星《步元夕韵》:“宣和往日鳌山戏,特放新恩集凤池。几地珂声连五夜,九天灯焰继重脔。大桥罗袜争春步,别院琼箫閟晚秋。十四楼高谁不羡,霓裳一曲奏应迟。”(卷五)再如《元宵口号五首》:“荒城岑寂大江边,不舞鱼龙已十年。父老亦怜风月好,沿门争索买灯钱。”“新年四海息烟尘,社鼓村箫属野人。百福万千齐献祝,五风十雨太平春。”“元宵旧例列仙班,宝炬香烟识圣颜。闻道庐沟新耀武,殿前不用驾熬山。”“假面狮儿跳八蛮,村农亦道看灯还。一年好景催租过,惟有春头半月闲。”“满街灯火乱儿童,铙鼓喧阗处处同。等待三更齁睡去,更无灯火月明中。”(卷二十四)诗中提到舞龙、观灯、社鼓、村箫、戴假面具跳舞、玩狮子,到处铙鼓喧阗、宝炬香烟,可见当年盛况。又如《乡傩》(事详文集蕲志论)诗句:“春社作已毕,土风尚傩驱。云旌夹翠早,钲鼓趋中衢。妇稚候门喜,罗拜陈牲醹。田蚕及鸡彘,禳祝凭神巫。雕几列神像,被以红锦须。中坐天宝帝,左右双明姝。太尉复何人,题额黄金涂。凤胄雷将军,位与睢阳俱。郎君白玉面,细马腰雕弧。酒酣招百戏,啰唝何纷挐。假狮西凉舞,卷■骑蛮奴。”(卷二十四)可见当年蕲州的灯市是何等的盛况空前!
    此外,旧时蕲州市民各家各户均于庭院内,将灯笼悬于竹竿上,一直燃到天明,叫做“竖天灯”,以祈丰年,免瘟疫,如第十八回,贾母忙接入,问其消息。太监道:“早多着呢!未初刻用过晚膳,未正二刻还到宝灵宫拜佛,酉初刻进太明宫领宴看灯方请旨,只怕戍初才起身呢。”又如第五十三回,至十五日之夕,贾母便在大花厅上命摆几席酒,定一班小戏,满挂各色佳灯,带领荣宁二府各子侄孙男孙媳等家宴。正是蕲人元宵唱戏、挂灯笼等习俗在书中的反映。
三、社日
    社日:即指农家祭土地神的日子。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春社在春分前后,秋社在秋分前后。
     蕲俗在此日举行聚会,城里人相聚城隍庙,乡下人相聚土地庙,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称作做会。所谓做会,也称“结社”。同一种会在同一地区有时有多个,每个会10到12人组成,丰年时一般是轮流“做会”,做会时,主持的东道主家要准备香案,对供奉的菩萨进行祭拜,然后聚餐。岁歉时,则是由各家各户出三牲出菜出酒进行祭神和大会餐,相当于今日的“AA”制。按《荆楚岁时记》载,春社这一天,周围邻居都结集起来,举行仪式祭祀社神,杀牛宰羊献祭酒。在社树下搭棚屋,先祭神,然后共同享用祭祀用过的酒肉。郑玄说:“一百家共立一个社(以祭祀社神)”现在,四民联合起来举行社祭,就是(郑玄说的)那种“百家共立之社”了。蕲俗每到社日这一天,大家聚集在一起祭祀社神,蕲人谓之祭社公老儿。此日极为热闹。唱采茶戏的,耍百戏的,说书的,做小生意赶场子的,应有尽有,实际上就是赶庙会。春社在春分前后,如顾景星《社日耿篪伯招尝(酉童)酒酥豚》:“醍醐潼乳旧曾闻,社日开筵喜见分。今朝割肉多于昔,不独归来遗细君。”(卷二十)此为春社。
    秋社,在秋分前后。秋社这一天,乡邻们如春社一样在社公庙集会,准备酒肉祭神,然后宴饮。如第四十三回,写到王熙凤生日那天的盛况,恰巧这日正是社日。作者写道:展眼已是九月初二日,园中人都打听得尤氏办得十分热闹,不但有戏,连耍百戏并说书的男女先儿全有,都打点取乐顽耍。李纨又向众姊妹道:“今儿是正经社日,可别忘了……”书中描写秋社如此热闹,与当年蕲俗无异。还有如书中用莲蓬作为供品之俗。又如第四十七回,宝玉便拉了柳湘莲到厅侧小书房中坐下,问他这几日可到秦钟的坟上去了。宝玉道:“怪道呢,上月我们大观园的池子里头结了莲蓬,我摘了十个,叫茗烟出去到坟上供他去……”其中宝玉摘莲蓬上供,当为蕲俗。因蕲地多莲藕,且灾害连年,不少贫穷人家买不起水果,往往在夏秋之际往坟墓上供多用莲蓬替代,书中借宝玉之口说到莲蓬上供,可见是蕲俗。非但如此,书中祭祀秦钟情节,是为秋祭。当为作者祭祀少年友人萧霁之事,因作者家穷,且顾家白茅堂就在莲花池边上,用莲蓬当做供品是自然的事。
四、清明节
    清明节,在蕲州这地方,历来都是一个重大节日,因为蕲人自古多有孝道,再穷、再忙、再不孝,祭祖上坟是不可少的。如第五十八回,宝玉吃一大惊,又听那边有人喊道:“藕官,你要死,怎弄些纸钱进来烧?我回去回奶奶们去,仔细你的肉!”宝玉听了,益发疑惑起来,忙转过山石看时,只见藕官满面泪痕,蹲在那里,手里还拿着火,守着些纸钱灰作悲。宝玉忙问道:“你与谁烧纸钱?快不要在这里烧。你或是为父母兄弟,你告诉我姓名,外头去叫小厮们们打了包袱写上名姓去烧。”其中“打了包袱写上名姓去烧”,即用一叠叠纸钱用黄表纸封好,在被封好的纸钱袋上写上祖宗或死者姓氏名讳,往往上书“某公(或某母)名讳大人享用”,落款一般为“清明日化”或“中元吉日化”等字样,相当于给阴间“寄钱”,如果是远祖有官职或是诰命夫人,则要写上其具体官职或几品夫人,如夫人、淑人、孺人什么的。《红楼梦》书中清明日这种祭祀死者烧包袱的方法,与古蕲俗完全相同。只是如今清明祭祖用绣球、散烧纸钱而不用烧包袱,而中元节“烧包袱”习俗仍然保持至今。
五、芒种节
    蕲谚云:“芒种节,祭花神”,又云:“芒种节出黄丝薅田锄地,夏至节出早谷头伏赶齐”。如第二十七回,“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然闺中更兴这件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颗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颻,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一时也道不尽。”芒种节祭饯花神,这正是蕲人尚古风俗,或说是古楚俗的延续。蕲州作为文昌之乡,旧时富贵人家的闺阁女子多保持有此俗。
六、端阳节
    端阳节,又称端午,为古楚俗。古时蕲州普通人家,每到端阳节这日,家家门楣上插蕲艾、菖蒲,小孩系虎符香囊,饮雄黄酒,还有龙舟竞渡之俗,请看顾景星《五日废苑龙舟》:“荆王在昔斗繁华,彩女裁绡作面纱。十里香轮连宝马,三条楼阁杂烟花。可怜梁苑生荒草,空吊吴宫有暮雅。今日龙舟废池里,不胜清泪落胡笳。”(卷二十六)可见当年繁华如此,只是张献忠屠蕲城后繁华不再。此外,各家门楣上均插上蕲艾、菖蒲,小儿虎符系臂,还要佩戴香囊,放雄黄炮,均是作为避邪之用。所谓香囊,是由香料和草药做成的虎符造型的香袋。早上吃粽子,中午吃饭时还要饮黄酒。雄黄酒主要作为保健之用,祈求百病不生。如第三十一回,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林黛玉笑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又如第七十九回,《芙蓉女儿诔》中有云:“蓬艾萧萧”。所谓蓬艾,即是书中多次提到的艾草,也就是蕲艾。《本草纲目·草部》第十五卷“艾”条【集解】《别录》曰:“艾草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暴干。”“时珍曰:艾叶本草不著土产,但云生田野。宋时以汤阴复道者为佳,四明者图形。近代惟汤阴者谓之北艾,四明者谓之海艾。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炙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炙则直透彻,为异也……先君月池子讳言闻,尝著《蕲艾传》一卷。有赞云: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炙疾,功非小补。”孟子有云:“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蕲艾与蕲竹、蕲蛇(白花蛇)、蕲龟,合称为古代蕲州四宝(今或被称为蕲春四宝),历代作为贡品。请看顾景星《草堂双燕巢于楣可俯而窥也雏成长者先飞哺其弟有相恤之义感赋》诗句:“三年乞艾良非计,永夜膏兰泣自煎。”(卷十一)作者为何说“蓬艾萧萧”呢?因为张献忠屠蕲城后,到处断垣残壁,蓬艾萧萧,一片荒凉。作者巧妙地写出家乡风物的同时,也写出家事、乡事、国事,而不露丝毫痕迹。
    又如“蒲艾簪门”之蒲,指的是菖蒲,蕲地多有之。如顾景星《池上夜坐》:“菖蒲割水翦初齐,新笋抽梢叶渐低。露净游鱼争出食,月明山鸟暗移栖。衰年多病宜花政,中酒三更坐竹西。自喜从来无俗客,柴门不用一丸泥(丸泥仙人方回事)。”(卷二十一)再如第二十四回,凤姐正是要办端阳的节礼,采买香料药饵的时节,忽见贾芸如此一来,听这一篇话,心下又是得意又是欢喜,便命丰儿:“接过芸哥儿的来,送了家去,交给平儿。”此处王熙凤办端阳节礼,则是“采买香料药饵”,这与古蕲俗于端阳节这一天,小孩均佩戴虎符香囊的事情相合。
    此外,蕲俗每在这一天,还要举行龙舟比赛,只是书中省略未写罢了。从上面诗作中可以看出,明亡后,龙舟躺在废池子里,是何等萧条!这与当年荆王时代的繁华相形见绌。
七、七夕
    书中没有直接描写乞巧节如何如何,只是通过巧姐七月七日生,间接地说出这个节日,故刘姥姥为其取名巧儿。民间传说此日夜间牛郎织女鹊桥相会,妇女们结彩楼,陈酒脯瓜果于庭中以乞巧。如顾景星作于顺治十六年的《七月七日》诗:“七月七日汉水滨,微风吹浪白如银。鲮鱼狭巷秋祠鬼,灯火荒江夜赛神。南俗每怜儿女拙,北村不厌阮家贫。闲庭竟夕无瓜果,独坐裁诗忆所亲。”(卷十)此处,南俗或指湖北习俗,与书中贾母说王熙凤南俗谓之辣子意同,主要指的是楚风蕲俗。又如《七夕》:“今年风雨作七夕,拜月题诗忆去秋。雷声隐轸阿香驭,云色萧条天女愁。几处雄关屯虎骑,可知清夜赏龙楼?洗兵欲挽银汉水,不返江河东北流。”(卷十七)可见,顾家人还在这一日还要拜月题诗。
八、中秋节
    关于中秋之夜赏月、拜月习俗。旧时蕲俗,中秋之夜与乞巧节一样要拜月。入夜,全家人相聚于庭院的月台上,置上瓜果、月饼、莲子、菱角、板栗和鲜藕之类,再点燃香烛,阖家长幼依次跪下三拜九叩首,谓之拜月。拜完月,便是开始吃月饼、瓜果、莲子等物了,一边吃东西一边开始赏月,或谈论往事,或讲故事、笑话。如第七十五回,“开夜宴异兆发悲音,赏中秋新词得佳谶”,作者描写贾府先饭后酒,猜枚划拳,吟诗行令,吹箫唱曲,开怀赏月、吃月饼作乐等,以及第七十六回中的赏月、赏桂花、换暖酒、说笑话等情节,与当时蕲州富人家过节多有相似之处。例如,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书中“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与蕲俗旧时赏月之俗,完全相同。如顾景星在其诗作中,就多次说到拜月。
九、冬至
    按《荆楚岁时记》载,寒食节前的一百零五天,叫做冬至节。旧时蕲俗,不单全家聚饮,而且腌制腊鱼腊肉、制作豆豉等,也多选择这一天。如第二十八回,说到十一月三十日冬至,这与顾景星平常写诗时,如果正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某一节令的话,均要注明的习惯相同。请如作者写于顺治辛丑年(1661)《十一月朔冬至补石弱生携馔夜过值两姬送酒》诗句:“坐怜比舍双株树,顿有偕来两玉人。今夜麻姑真送酒,倾壶倒榼莫辞频。”(卷十一)所谓朔,就是初一。此处说十一月初一冬至,而书中说的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是否有关联呢?或许是作者故意假托,将朔日冬至说成晦日,也未可知,因为作者最善于用反语。或者顺康时期的某一年的冬至日真的为十一月三十日。
十、腊八节
    前面说过,蕲俗:“腊月八,吃腊八”。也就是在这一天吃腊八粥。按《荆楚岁时记》载,农历十二月八日为腊日。谚语:“腊鼓鸣,春草生。”村人并击细腰鼓,戴胡头,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如第十九回,宝玉又诌道:“林子洞里原来有群耗子精。那一年腊月初七日,老耗子升座议事,因说:‘明日是腊八,世上人都熬腊八粥。如今我们洞中果品短少,须得趁此打劫些来方妙。’乃拔令箭一枝,遣一能干小耗前去打听。一时小耗回报:‘各处察访打听已毕,惟有山下庙里果米最多。’老耗问:‘米有几样?果有几品?’小耗道:‘米豆成仓,不可胜记。果品有五种:一红枣,二栗子,三落花生,四菱角,五香芋……”书中说拿这五样东西煮腊八粥,正是蕲人自古及今的几种常见配料。为什么要在这一天吃腊八呢?蕲俗表示庆祝一年来“全面丰收”,此俗尚存,只是今日物流业发达,其配料也会更加丰富。(待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热点排行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