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书被誉为思亲寄情的纽带。一纸薄薄家书,虽不足千言,却承载着亲人间化不开的浓浓亲情。1月3日,由蕲春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团县委、县教育局联合主办的“中小学生共写文明家书、共育文明硕果”活动正式拉开序幕,全县各中小学积极响应,迅速投入到这项活动中来。
近年来,蕲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把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安排、统一部署,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但随着城市建设和发展,建好管好城市的难度越来越大。行人乱穿马路,乱丢垃圾等不文明行为时有发生,以提高市民素质来推进城市文明进步,显得更加紧要和迫切。如何找准载体提升市民素质?蕲春从去年年初开始,在城区各学校开展 “写文明家书,做文明市民,创文明县城”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反馈。为了进一步巩固这一成果,县文明办决定2015年继续在全县开展“文明家书”活动,希望以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影响一个社区,一个社区影响一个城区,继而带动全社会市民思想道德修养的提高,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为确保文明家书活动健康有序开展,蕲春县委宣传部、蕲春县文明办、团县委、教育局成立文明家书活动组委会,制定方案,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并要求城区各中小学校长亲自抓好此项工作,指派一名同志负责具体工作,为整体推进文明市民教育,活动要采取“七个一”的办法来狠抓落实,即县委宣传部、县文明办、团县委、县教育局联合给每位学生发一份文明家书倡议书,城区各学校以班级为单位上一节专题辅导课,学生给父母写一封文明家书,家长在文明家书上写一句读后感言,班主任对学生的文明家书逐一作一次点评,组委会对文明家书进行一次集体评选和表彰,学校就文明家书活动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资料。通过自省自律、家校联动、互帮互促,“小手拉大手,文明一起走”的形式,不断掀起“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城”的热潮。
“文明家书”活动的顺利开展,将进一步拓宽蕲春市民素质教育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夯实市民教育工作的群众基础,构建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文明网络,大力推进我县省级文明城创建进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