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关注抖音 关注快手
蕲州在线
搜索

七七事变75周年纪念:一起来贴贴你心中那些真正的抗战英雄

发表于 2012-7-7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浙江温州
                                 七七事变75周年纪念,一起来贴贴你心中那些真正的抗战英雄
18军11师师长:胡琏

b8014a90f603738d2ff6b981b31bb051f919ecd1.jpg
  指挥的经典战役:被西方军事家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石牌要塞保卫战
  今天还有多少人知道,石牌曾经有过一场决定中国命运的血战?
  守军为18军11师,师长胡琏。大战在即,胡琏写下5封诀别信,然后沐浴更衣,做好了决死一战的准备。
  1943年5月28日清晨, “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在石牌要塞惨烈开始,据曾经参战的老兵回忆,在曹家畈附近的大小高家岭上曾有3个小时听不到枪声,这不是双方停战,而是敌我两军扭作一团展开肉搏战。“日本人一群一群地冲上来,中国人迎头扑上去,搅在一起,用刺刀拼。”那三个小时的拼刺,是日本陆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遭遇的最大规模的白刃战。八斗方之争夺,是这次战斗最为激烈的地方,两军在此弹丸之地反复冲杀。不知道在上万把刺刀的铁血相搏中,双方谁死人更多,阵地前沿两军尸体呈金字塔形。当时中央社向全国播发消息称:“宜昌西岸全线战斗已达激烈.每一据点均必拼死争夺。”这是当时战役的真实写照。但战争的结果是:日本人输了,中国军队顽强地守住了石牌。
  这场决战,中国军队投入兵力15万人,日军投入10万兵力。历经一个多月的血腥厮杀,中国守军以伤亡1万5千人的代价歼敌25718人,击落敌机45架、炸沉敌舰船122艘,汽车75辆,船艇122艘。
  石牌保卫战的胜利,实现了蒋介石“军事第一,第六战区第一,石牌第一”和“死守石牌,确保石牌”的军事目标,它挫败了日军入峡西进的美梦,粉碎了日军攻打重庆的部署,遏制住了日军肆意践踏的铁蹄,它被西方军事家誉为“东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给父亲的信:“父亲大人: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并无他途……有子能死国,大人情也足慰……恳大人依时加衣强饭,即所以超拔顽儿灵魂也……”
  给妻子的信:“我今奉命担任石牌要塞守备,原属本分,故我毫无牵挂……诸子长大成人,仍以当军人为父报仇,为国尽忠为宜……十余年戎马生涯,负你之处良多,今当诀别,感念至深……”

    5月27日,胡琏将军在写好给妻儿父母的诀别信之后,换上崭新军服,率师部人员登上凤凰山山巅,祭祀天地。胡琏琅琅誓曰:“陆军第十一师师长胡琏,谨以至诚昭告山川神灵,我今率堂堂之师,保卫我祖宗艰苦经营遗留吾人之土地,名正言顺,鬼伏神钦,决心至坚,誓死不渝。汉贼不两立,古有明训,华夷须严辨,春秋存义,生为军人,死为军魂。后人视今,亦犹今人之视昔,吾何惴焉!今贼来犯,决予痛歼,力尽,以身殉之。然吾坚信苍苍者天,必佑忠诚,吾人于血战之际,胜利即在握。此誓,大中华民国三十二年五月二十七日正午。”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温州
b8014a90f603738d2ff6b981b31bb051f919ecd1.jpg

张自忠(1891-1940),字荩忱,山东临清人,是中国军队在抗战中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反法西斯阵营中战死的最高军队将领。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张自忠被任命为第59军军长,并对部官兵痛哭誓言:“今日回军,除共同杀敌报国外,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
  1939年12月,日军集中大量兵力向驻守长寿店地区的第33集团军132师等部阵地发起进攻,双方激战7天7夜,132师阵地多次被突破。张自忠决定用奇兵打击日军神经中枢,调第132师359团于夜间绕道偷袭日军设在钟祥县的总指挥部。部队临行前,张自忠鼓励将士们说:“国家养兵就是为了打仗,打仗就会有伤亡。人总是要死的,多活20年少活20年转眼就过去了。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国家为民族而死就重于泰山,否则轻如鸿毛。”
  1940年4月,日军再次集中30万兵力进犯鄂北的随县、枣阳地区。5月1日,张自忠亲笔谕告所部各将领:“看最近之情况,敌人或再来碰一下钉子,只要敌来犯,兄即到河东与弟等共同去牺牲。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它办法。更相信,只要我等能本此决心,我们国家及我五千年历史之民族,决不致于亡于区区三岛倭奴之手。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决不半点改变。愿与诸弟共勉之。” 5月6日晚,张自忠又亲笔给副总司令冯治安留下临阵遗嘱,进一步表示了以死报国的决心。书中说:“因为战区全面战事之关系,及本身之责任,均须过河与敌一拼,现已决定于今晚往襄河东岸进发,到河东后,如能与38师和179师取得联络,即率两部不顾一切与北之敌死拼。设若与38师和179师取不上联络,即带三个团,奔着我们最终之目标(死)往北迈进。无论作好作坏,一定求良心得到安慰,以后公私均得请我弟负责。由现在起,以后或暂别,或永离,不得而知” 。
  “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张自忠率2个团和1个特务营共二千余人东渡襄河后,一路奋勇进攻,在方家集将日军第13师团拦腰斩断,日军遂以优势兵力对张部实施围攻。张自忠面对人数比他多一倍半的日军毫不畏缩,多次指挥部队向日军冲杀,但因寡不敌众被迫退入南瓜店十里长山。5月16日下午2时,张自忠身边只剩下高级参谋张敬和副官马孝堂等8人,他掏出笔向战区司令部写下最后近百字的报告,交给马孝堂并留下遗言说:“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你们应当努力杀敌,不能辜负我的志向。”激战中,张自忠被日军机枪子弹击中倒在血泊中。为了不让日军俘获,他举枪自戕。一代名将,壮烈殉国。
  蒋介石惊闻张自忠殉国后,立即下令第五战区不惜任何代价夺回张自忠遗骸。继张自忠任第59军军长的黄维纲率部再渡襄河,与日军展开了激战,终于在方家集寻得英烈坟墓,开棺将忠骸起出,重殓后将其运往重庆。灵柩运到重庆时,蒋介石率全体军政委员前往码头迎接,并为之举行了国葬。冯玉祥亲自为张自忠题写了“张上将自忠弟千古荩忱不死”的题词。延安也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毛泽东题写了“尽忠报国”的挽词。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22:49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温州
还有很多,一时想不起来,童鞋们也来贴贴啊。
 楼主| 发表于 2012-7-7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温州
b8014a90f603738d2ff6b981b31bb051f919ecd1.jpg
戴安澜(1904――1942),幼名衍功,学名炳阳,号海鸥,安徽省无为县仁泉乡风和村人,生于1904年11月25日(农历甲辰年十月十九日)。。

  1942年3月1日,戴安澜将军奉命率二○○师为第五军的先头部队入缅作战。出国前夕,戴将军召集全师官兵作战前动员,他以岳飞、文天祥为榜样,激励官兵的爱国热情。并亲自谱写战歌《战场行》:
  弟兄们!向前走,弟兄们!向前走,五千年历史的责任,已经落在我们的肩头,落在我们的肩头。日本强盗要灭亡我们国家,奴役我们民族。我们不愿做亡国奴,我们不愿做亡国奴,只有誓死奋斗,只有誓死奋斗,只有誓死奋斗……

  1942年3月22日,戴安澜将军通告所部全体官兵:“如本师长战死,由副师长替代,副师长战死,由参谋长替代,参谋长战死,由步兵指挥官替代。各级照此办理。”并遗书妻子:
  亲爱的荷馨:
  余此次奉命固守同固,因上面大计未定,与后方联络过远,敌人行动又快,现在孤军奋斗,决以全部牺牲,以报国家养育!为国战死,事极光荣,所念者,老母外出未能侍奉,端公仙逝未及送葬,你们母子今后生活,当更痛苦,但东靖澄篱四儿具极聪俊,将来必有大成,你只苦得数年,即可出头之日矣,望勿以我为念……我要部署杀敌,时间太忙,望你自重,并爱护诸儿,侍奉老母,老父在皖,可不必呈闻,手此即颂心安。
  安澜手启
  卅一年三月二十二日

  5月16日,在朗科地区,突遭敌重兵伏击。在密林中鏖战了两昼夜后,全师突出重围,但不幸戴将军为流弹所中,不幸于5月26日下午5时40分与世长辞。时年38岁。
  1943年4月1日,在广西全州香山寺,隆重举行国葬仪式,由国府特派代表李济深主持,各界代表肃穆仁立,当地父老闻讯亦前往参加。随着深沉的鞭炮声,与会者悲痛不已,莫不拭泪哽咽。李济深在悼词中说:“戴故师长为国殉职,其身虽死,精神永垂宇宙,为中国军人之模范!”
  1942年7月20日,美国国会授权总统,向将军颁发军团功勋勋章。
  1943年秋,戴将军灵榇由广西全州迁葬家乡安徽芜湖市储山公园之小赭山麓。
  1956年9月21日,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追认戴安澜将军为革命烈士,同年10月3日,以毛泽东名义,向戴将军家属颁发了《革命牺牲军人家属光荣纪念证》。为纪念戴安澜将军,芜湖市人民政府于1979年重新整修了墓地,并树立了石碑。


  “为纪念戴安澜将军,芜湖市人民政府于1979年重新整修了墓地,并树立了石碑”。
  ----文革中,戴安澜将军之墓被掘,尸骨不知去向(凤凰大视野拍摄),那是一帮龌龊的人,那也是一段………的历史.


发表于 2012-7-8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IP:江西宜春
[s:158]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20:53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温州
bba1cd11728b47109d1d6bb5c3cec3fdfc03239c.jpg
孙立人(1900.12.8-1990.11.19),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字抚民,号仲能,汉族,安徽省庐江县金牛镇人,抗日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蒋介石“五大主力”之一新一军军长。在美国留学,仁安羌一战赢得了国际声誉,营救英军并和美军并肩作战,打通中缅公路中声誉鹊起,被欧美军事家称作“东方隆美尔”。是军级单位将领中,歼灭日军最多的中国将领。荣获第三等级的不列颠帝国勋章。
  孙立人将军指挥新三十八师,在远征缅甸,协同盟军抗击日本的战斗中,屡克强敌,战功卓著,其运用的战术、显示的战力为国内外各方充分肯定,有“东方隆美尔”之誉。而被打败的日军在缅甸战后史料上,尊称他为“中国军神”。1945年5月,应欧洲盟军最高司令艾森豪威尔之邀,孙立人赴欧考察欧洲战场,是中国唯一被邀请的高级军官
 楼主| 发表于 2012-7-8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IP:浙江温州
bba1cd11728b47109d1d6bb5c3cec3fdfc03239c.jpg
薛岳,又名仰岳,1896年生于广东省乐昌县,原名薛仰岳,字伯陵,乳名孝松,绰号“老虎仔”,广东韶关市乐昌县
九峰镇
小坪石村客家人,台湾
世界客属总会
理事长。后来,1910年加入中国同盟会,曾担任孙中山警卫团的营长。后在国民革命军李济深第4军任师长。1935年任贵阳绥靖主任,一度代理黔省主席。抗战开始后,薛岳主动请缨杀敌,率部参加了“八一三”上海抗战。1939年代理第9战区司令长官,负责指挥两湖和江西部分地区对日作战。广州、武汉相继陷落后,粤汉间的湖南成为日本侵略者攻击的主要目标。日军在两次攻占长沙均未得逞的情况下,于1941年12月23日,又以第40师团主力发动了第三次对长沙的进攻。薛岳总结前两次会战的经验教训,提出了一套利用湘北复杂地形,与敌后退决战的“天炉战法”。敌军先乘大雨和夜色突破了我军前沿阵地,渡过新墙河,扑向汨罗江北,并与沿粤汉线南下的日军第3师团会合后,很快攻至汨罗江南岸,进入我军预设之决战区域。薛岳向所部官兵下达手令:“第三次长沙会战,关系国家存亡。岳抱必死决心、必胜信念。”他要求“各集团军总司令,军、师长,务必确实掌握部队,亲往前线指挥,适时捕捉战机,歼灭敌军”。日军第3师团在飞机支援下向长沙东南阿弥岭等中方阵地发起了进攻。薛岳下令第10军李玉堂布下巷战阵势,守卫长沙市区。双方在长沙东南郊展开激战,拼死争夺,几乎所有据点都反复易手。敌军的攻势受挫。为了加强长沙防守和反击力量,薛岳又调第77师进入长沙预备作战。与此同时,他部署外围的中国各军由远处向长沙逼近。当敌军看到被中国内外线兵团包围的危险准备撤退时,薛岳即命令各部队从不同方向对敌军展开围追堵截。日军且战且退,损失惨重。薛岳指挥中国军队利用湘北山丘河流交错纵横的复杂地形,继续以各种方式追击,使敌处处挨打。第三次长沙会战取得大捷。整个战役共歼灭日军
5万多人,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
抗战胜利后,薛岳被委任为徐州绥靖公署主任。1949年任广东省政府主席,同年底任海南岛防卫总司令。1950年5月去往台湾。

  薛岳成名后,不少人都以为“仰岳”二字本是他仰慕抗金名将岳飞而取的,其实这是个“美丽的误会”。仰岳的“仰”,本是按《薛氏家谱》的辈分排列而取。这辈序是:向可克明德,忠孝辉其前,

  邦家尚勤读,列朝宗圣贤,
  三凤徽祥瑞,英豪仰秀良,
  宏功昭海宇,书泽庆延长。
  
保定陆军军官学校
第六期,回粤后曾任
孙中山
警卫团第一营营长。1922年
陈炯明
叛乱期间,薛岳曾保护
宋庆龄
脱险。
北伐
初期任第一军第一师师长。
使用 高级模式(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