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关注抖音 关注快手
蕲州在线
搜索

是羅(罗)州还是雍州?

发布时间: 2018-5-1 21:32| 发布者: 蕲州在线| 查看: 335| 评论: 0

是羅(罗)州还是雍州?

陈仕猛

南北朝时期,对立政权在江淮一带争战不休,蕲春位于南北交界,地处战略要冲,争夺得尤其激烈。南朝梁爆发侯景之乱(548—552),北朝东魏、西魏及取代东魏的北齐,乘机争城掠地,北齐(550—577)置罗州(一说为“雍州”),在汉蕲春县城旧址筑罗州城。

罗州城遗址位于蕲河之滨、今县城漕河城区西北。新中国成立以来,在遗址一带,设置过罗州城乡、罗州城大队、罗州城村、罗州城居委会,兴办过蕲春师范、蕲春县理工中专、蕲春精米厂,人们都称这里为“罗州城”。2014年,罗州城址被公布为第六批湖北省文物保护单位。今日蕲春,对“罗州城”一名,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无任何异议。然而,“罗”字繁体为“羅”,与“雍”字字形相似,于是,历史文献有的写为“羅(罗)州”,有的则写为“雍州”,惹得学术界争论不休。

写为“罗州”的,主要有唐初名臣魏征主编的《隋书》,清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隋书》卷三一《地理志下》“蕲春郡”条说:“后齐置罗州。”《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六《湖广二·黄州府》“蕲州”《序》说:“北齐亦曰齐昌郡,兼置罗州。”现存的五部《蕲州志》、四部《黄州府志》,均采信“罗州”说。

写为“雍州”的,主要有唐中期名相、史学家杜佑所著《通典》,北宋初期著名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北宋地理学家欧阳忞所著《舆地广记》。《通典》卷一八一《州郡典十一》“蕲春郡”篇“蕲州”条说:“北齐置雍州。”《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七《淮南道五》“蕲州”《序》说:“梁侯景之乱,北齐高氏尽有淮南之地,因于此置雍州。”《舆地广记》卷二一《淮南西路》“蕲州”条说:“北齐置雍州及齐昌郡。”

最早发起“是罗州还是雍州”争议的,可能是南宋中期地理学家王象之所著的《舆地纪胜》,该书卷四七《淮南西路·蕲州》“州沿革”条说:“梁侯景之乱,北齐高氏尽有淮南之地,因于此置齐昌郡及罗州。”王氏特别加注说:“《元和志》及《寰宇记》《广记》皆以为齐置雍州[1],《隋志》以为置罗州。今从《隋志》。”

清末民初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隋书地理志考证》卷八,则认为《隋志》“‘罗’为‘雍’误”,理据是《通典》《寰宇记》《广记》都记为“雍州”。

中华书局点校本《隋书》,也依据《通典》《太平寰宇记》《舆地广记》,将“罗州”改为“雍州”。

王象之、杨守敬两人的观点针锋相对,但论证方法则都是以此书驳彼书,因而都难以令人心悦诚服。

已故著名历史学家王仲荦(1913—1986)在《北周地理志》卷六《淮南》篇中,认为“罗州不误”,他列出了两条论据:一是“蕲阳无雍州侨郡县,不宜高齐于此侨置雍州”——这是说,蕲春地归属高齐以前,没有任何政权将雍州原郡县侨置在这里,因此,高齐不可能在这里侨置雍州。二是“北齐任罗州刺史者见隋书刘权传:祖轨,齐罗州刺史”——这是说,据《隋书》卷六三《刘权传》记载,刘权祖父刘轨,曾任北齐罗州刺史。王仲荦先生的论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超出了前人一大步。

周振鹤主编的《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则将两说并存,认为“北齐所置究竟是雍州还是罗州,目前尚难以有确论”。一方面,依据《通典》《太平寰宇记》,认为中华书局点校本改为雍州“显然有其道理”;另一方面,依据《隋书·刘权传》,说明北齐确有罗州刺史,又依据《嘉庆重修一统志》卷三四○《黄州府一》“古迹”篇,说“蕲州故城,在蕲州西北。……《隋书·地理志》:蕲春郡,后齐置罗州”,说明《一统志》接受北齐置罗州的看法。[2]

《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还说:“罗州城遗址在今湖北黄冈市蕲春县漕河镇罗州城村。”该遗址,正是支持“罗州”说的重要物证。蕲春先贤、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文学家顾景星,在《白茅堂集》卷三十《志论》“蕲治”篇中,认为《水经注》所谓“江水东迳蕲春县故城南”的“故城”,“即今州治西五十里罗州故城也”。《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六《湖广二·黄州府》“蕲州”篇“蕲春废县”条说:“故罗州城在州北六十里,北齐所筑。”

看来,北齐所置当是罗(羅)州,并非“雍州”。

【注】

[1]《元和郡县志》并未记载北齐置雍州,王象之所记有误。

[2]《中国行政区划通史》(十六国北朝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750、751、994页。

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