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康王朱常泴子嗣考 陈仕猛 历史文献关于荆康王朱常泴(1562—1597)子嗣的情况,可谓众说纷纭。大桴《朱氏宗谱》说常泴有四子,分别是由樊、由椫、由柚、由欘。[1]荆康王去世后,袭封荆王的为荆定王,《明史》说定王名由樊,是荆康王的嫡二子;康熙《蕲州志》则说定王名由懋,是荆康王的长子。[2] 早在两百年前,关于常泴的子嗣,就是一个让荆王后裔和地方官府备受困扰的问题。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以来,明代荆王支系多处墓葬被盗,荆王后裔朱鸿烈等人报案后,朝廷督促破案,《朱氏宗谱》收录了王坟讼案的部分公文,其中有一篇道光二年(1822)五月的《勘报》,乃是湖北德安知府周开谟、黄州知府成善、蕲州知州顾澍联名向“臬宪”(即按察使)呈送的破案报告。[3]《勘报》说: 惟是华表无存,碑志湮没,所称萧蔷夷为土埂,间有石磉石柱,不过十成一二,残缺不全,亦无字迹,实难稽考,兼以形势变迁,地名更易,参考该氏《家谱》及《明史》、《通志》、州县二《志》,每多不符。如……《家谱》称九世怀僖王由椫,而《州志》内称?(按:为“桐”字误刻,下同)城王祐椫,《续文献通考》内荆藩王下亦列有郡王祐椫,而无由椫其人,此其名之不相符者也…… 可见,到底是“由椫”还是“祐椫”,《朱氏家谱》与《蕲州志》、《续文献通考》所记并不一致。流落到大同大桴一带的荆王后裔,于乾隆十年(1745)创修《宗谱》;嘉庆六年(1801)续修《宗谱》;道光二十四年(1844)三修《宗谱》。周、成、顾等人所见家谱,当为二修《朱氏宗谱》。此后,大桴朱氏一直坚称是“由椫”,而且说“由椫”为荆康王之子。如,朱氏裔孙观鱼在《三修编辑旧谱序》中说: 有旧谱与《志》不符而今辨正者,如由椫,为康王常泴子,《州志》作“祐椫”,依族派仍作“由椫”是也。 1990年,大桴朱氏七修《宗谱》,其支谱卷一《亲王郡王世系》记载: 第八世……常泴……生子四:樊、椫、柚、欘。…… 第九世……由椫,字凤寿,封?城王,天启初薨,谥怀僖,葬大泉山。按:大泉山,道光元年四月二十日被盗掘挖,裔孙鸿烈等具控,后经德安府宪周、黄州府宪成、州宪顾会勘,云勘得该王系郡王,查《志》引《续文献通考》,荆藩下有?城[荆](按:“荆”为衍字)王祐椫,《州志》亦载有?城王祐椫,系荆康王子,谥怀僖王。查康王名常泴,则其子为由字派,家谱所载为是,殆将“椫”讹作“禅”字。……按:“椫”字旧谱作“禅”,我族前明世系,俱取五行相生,由字派下一字,旁俱从“木”,殆误以“木”作“示”耳,今特改正。 周、成、顾等人所见的《蕲州志》,当为康熙《蕲州志》或乾隆《蕲州志》。康熙《蕲州志》卷五《封建志·藩王》记载: 桐城郡王祐椫王子(按:为“于”字误刻)弘治初薨,谥怀僖,无嗣。(《续通考》) 乾隆《蕲州志》卷一《地理志·藩封》记载: 桐城郡王祐禅,荆康王子,宏治初薨,谥怀僖,无嗣。 “弘治”为明孝宗年号,共用了十八年(1488—1505)。荆康王朱常泴于嘉靖四十一年(1562)才出生。老子还没有出生,儿子“祐禅”怎么可能就去世了呢?康熙《蕲州志》没有说祐椫是谁的儿子,比较客观;而乾隆《蕲州志》所说祐禅为荆康王之子,则显然有误。 康熙《蕲州志》所引的《续通考》,其实就是周、成、顾等人所说的《续文献通考》,是明代文献学家、藏书家王圻精心编撰的典制体通史,分三十考,共二百五十四卷。王圻(1530—1615),上海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官至陕西右参议。《续文献通考》卷一四九《谥法考·皇明郡王谥》说: 荆桐城王祐椫,弘治初,谥怀僖。 对于“祐椫”、“由椫”,《明史》无记载,但查《明实录》,终于找到了“祐椫”的一些信息。《明宪宗实录》卷二三五,“成化十八年十二月壬辰”条记载:“赐荆王见潚第五子名曰祐椫”。《明孝宗实录》卷十八,“弘治元年九月丙子”条记载:“册封……荆府荆王第五子祐椫为桐城王”;同卷“弘治元年九月丙寅”条记载得更为详细: 荆府桐城王祐椫薨。王,荆王第五子,成化十年生,弘治元年九月册封为桐城王,使未至,以疾薨,年十五。讣闻,辍朝一日,赐祭葬如制,谥曰怀僖。 而查遍《明实录》,则没有找到关于“由椫”的片言只字。可以说,大桴《朱氏宗谱》所记常泴之子“由椫,封?城王”,有误。“?”,为“桐”字之误;“由椫”,应为“祐椫”。祐椫,荆王见潚(1448—1493)第五子,成化十年(1474)生,弘治元年(1488)九月丙寅日病逝,年仅十五岁。当时通讯落后,朝廷还没有听闻噩耗,竟然在十天之后的丙子日,册封祐椫为桐城王(郡王)。讣告后来才传到朝廷,皇帝辍朝一日,赐谥曰“怀僖”。 关于祐欘,康熙《蕲州志》卷五《封建志·藩王》记载: 岷青郡王祐欘王子(按:为“于”字误刻)成化中薨,谥悼怀,无嗣。(《续通考》) 康熙《蕲州志》没有说祐欘是谁的儿子,而乾隆《蕲州志》则说祐欘也是荆康王之子,其卷一《地理志·藩封》记载: 岷青郡王祐欘,荆康王子,成化中薨,无嗣。 “成化”是明孝宗之父明宪宗的年号,也就是说,“成化”比“弘治”还要早。“成化”年号共用了二十三年(1465—1487)。乾隆《蕲州志》的某些编者真是个大混蛋!按其所记推论,居然是——荆康王朱常泴出生七八十年之前,他的儿子“祐欘”就已辞世了!大桴朱氏七修《宗谱》支谱卷一《亲王郡王世系》以讹传讹,而且将“祐欘”改为“由欘”: 第九世……由欘。按:《州志》,荆康王子祐欘,封岷青王。“祐”当作“由”。旧谱未载,俟考。 其实,旧谱并未记载由欘,不知是几修《宗谱》时加上去的。 《续文献通考》卷一四九《谥法考·皇明郡王谥》说: 荆岷青王祐欘,成化中,谥悼怀。 与祐椫一样,《明史》对祐欘也无任何记载。查《明实录》,也找到了“祐欘”的一些信息。《明宪宗实录》卷二一○,“成化十六年十二月癸酉”条记载:“赐荆王见潚……第二子名曰祐欘”。可见,大桴《朱氏宗谱》所记常泴第四子名由欘,有误。“由欘”应为“祐欘”,乃是荆王见潚第二子,而不是荆康王常泴之子。[4] 再看由柚。大桴朱氏七修《宗谱》支谱卷一《亲王郡王世系》记载: 由柚,字凤仪,崇祯中薨,葬大泉山。 《宗谱》说由柚为常泴第三子,常泴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十一月去世,由柚即使是常泴的遗腹子,也应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八月之前出生。明代制度规定,亲王嫡长子之外其余儿子,“年十岁,则授涂金银册银宝,封为郡王”。[5]当然,有的可能还没有受封就夭折了,有的可能因不法之事或异常情况不予册封,有的可能在受封之后被废为庶人乃至赐死。但无论是《明史》、《续文献通考》,还是《蕲州志》、《朱氏宗谱》,都没有记载由柚受封郡王的情况。《宗谱》说由柚“崇祯中薨”,他即使是崇祯元年(1628)就死了,也已三十余岁,并非早夭;也无文献说他受异常之事连累。因此,由柚未受封郡王,完全不合常理,唯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常泴根本没有“由柚”这个儿子! 常泴之子,有比较确切记载的,只有由樊(懋)。常泴死后,他袭封荆王,死后谥曰“定”,史称“荆定王”,这点没有争议。但他的名字是“由樊”还是“由懋”,他是荆康王常泴的嫡二子还是长子,历史文献互相打架。 关于名字,《明史》说是“由樊”,康熙《蕲州志》则说是“由懋”。[6]大桴朱氏旧谱所记本来是“由懋”,但后来依据《明史》也改称“由樊”,《三修编辑旧谱序》(观鱼撰)说:“‘由懋’,依《明史》作‘樊’。”七修《宗谱》卷一《荆藩次序考》说:“旧谱注‘懋’,今依明史作‘樊’。”乾隆以来的《蕲州志》,也同《朱氏宗谱》一样,改称“由樊”。 查检《明实录》,发现自万历二十八年(1600)四月由樊袭封荆王开始,《实录》一直称“由樊”,其中《明神宗实录》六处,《明熹宗实录》三处。在此之前,一处称“繇樊”,见《明神宗实录》卷二一○,“万历十七年四月甲辰”条:“册封……荆世子繇樊……”因同音而误写,“繇樊”当为“由樊”;另一处称“由懋”,见《明神宗实录》卷二八四,“万历二十三年四月丙寅”条:“荆府荆王由懋选蕲州李氏,封为荆世子妃。”这里“荆王”与“由懋”之间,可能掉了一个“子”字或“第某子”三字,因为当时荆王常泴还在位,由懋只是荆世子。由懋荆世子之位无异常情况发生,五年之后,顺利袭封荆王,《明神宗实录》卷三四六,“万历二十八年四月甲午”条记载:“命荆世子由樊袭封荆王,配李氏封荆王妃。”显然,“由懋”与“由樊”为同一个人。 近年,蕲春出土了《荆康王朱常泴地契碑》(现藏于蕲春县漕河镇何大塆普阳观),碑文说:“荆世子朱由懋为父荆国主朱常泴……”落款日期为“万历三十六年十一月”。当时,由懋已袭封荆王多年,由于是为父王立碑,因而仍自称“荆世子”。这块碑,充分证明荆定王名字为朱由懋。[7]至于由懋为什么又名由樊,待考。 《明史》说由樊(懋)是荆康王的嫡二子,康熙《蕲州志》和大桴《朱氏宗谱》,则说由樊(懋)是荆康王的长子。[8]或许是,由樊(懋)为荆康王嫡二子,因兄长早夭,由樊(懋)自然排为“长子”。 【注】 [1]大桴《朱氏宗谱》(1990年七修)谱头卷一《荆藩次序考》、支谱卷一《亲王郡王世系》。 [2]《明史》卷一○三《诸王世表四》“荆王世表”;康熙《蕲州志》卷五《封建志·藩王》。 [3]大桴《朱氏宗谱》谱头卷一《王坟讼案》。 [4]参见拙作《被赐死的荆府昏王朱见潚》。 [5]《明史》卷一一六《诸王列传一》。 [6]《明史》卷一○三《诸王世表四》“荆王世表”,卷一一九《诸王列传四》;康熙《蕲州志》卷五《封建志·藩王》。 [7]段涛涛、王宏彬主编:《湖北蕲春荆王府》,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年12月版,第22—23页,第70—71页。 [8]《明史》卷一○三《诸王世表四》“荆王世表”;康熙《蕲州志》卷五《封建志·藩王》。 |
4月19日,黄冈市二医院副书记、副院长、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邓凌
4月21日,蕲春县卫健系统首场校园招聘会在武汉科技大学举行,通
4月20日,蕲春县卫健局医疗业务片区集中培训最后一场培训会(蕲
为加强城镇管理,美化人居环境,按照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暨城镇管理
4月21日上午,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