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蕲春县向桥乡卫生院,上下一心,勇于创新,积极推进医改,不断巩固湖北省“四化”乡镇卫生院和中医药示范乡镇卫生院创建成果,各项工作发展势头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稳步提高,特别是以示范创建促提档升级,中医药服务成效明显。 01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 向桥乡卫生院党支部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紧紧围绕“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12月2日全体党员到狮子堰村蕲东革命烈士纪念碑接受革命传统教育,严格落实县委主题教育工作部署,将主题教育与医院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大力开展“抓学习强初心、抓作风强担当、抓整改强服务”活动,真正让医院服务上台阶、医院职工受教育、病人患者得实惠。 结合主题教育做好精准扶贫“脱贫摘帽”攻坚工作。 设立“一站式”结算窗口以及“先诊疗后付费”结算,向桥卫生院驻点柳堰村,19名党员结对帮扶76户,结合主题教育深入推进,开展了为帮扶群众扫一次地、进行一次义诊、煮一次饭、做一次义务劳动的“四个一”帮扶活动。 全体党员于8月13日将新的健康扶贫政策进行入户宣传,确保贫困户熟知新的政策;并通过“户户大走访”对三类特殊人群慢性病进行摸底调查。 全体党员人人能掌握精准扶贫相关政策,做到结对帮扶工作情况“一口清”。年底全院干部职工为帮扶对象捐款合计7800元。 02 推广中医适宜技术,提升服务能力 为了发展中医药事业,向桥乡卫生院多措并举,做了大量务实有效的工作,全面提升服务能力。 一是有目标,自加压力创品牌。围绕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这一目标,向桥卫生院全体职工齐心协力,奋力拼搏,创建的湖北省示范国医堂、湖北省中医药示范乡镇卫生院、湖北省四化乡镇卫生院、湖北省乡镇卫生院特色科室(中医康复科)全部通过了省级验收,打造了自己的特色品牌。 二是强硬件,加大投入改设施。投入近100万元,购置了自动煎药包装机、电动牵引床、电动熏蒸床、电针治疗仪、神灯、Dr拍片机等;投入200余万元,打造国医堂、中医康复科。国医堂面积约600平方米,设置病床26张,中医康复科面积50平方米,装饰装修突出中医传统元素,形成了浓厚的中医药文化氛围。 三是抓培训,提升素质强能力。为了提高全体医务人员在中医中药方面的综合素质,向桥乡卫生院制订了中医、中药培训计划,每月组织一次业务培训,使全院职工对中医药有了深度认识,应用服务能力有了进一步得到提高。同时,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中医服务技术培训。今年9月份选派一名中医人员到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参加湖北省基层卫生人才康复医学能力提升培训。 四是重应用,优化服务促发展。大力推广应用中医适宜技术,主要包括针灸、推拿、拔罐、刮痧、贴敷、埋线、药浴、薰蒸、艾灸、小针刀、火针等常用疗法;为群众提供有效、安全、方便、价廉的中医药服务;将中医防治高血压、糖尿病的理论与养生保健、食疗药膳等服务项目融入慢病管理,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 03 强化医疗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技术水平 向桥乡卫生院狠抓医疗质量管理,严格医疗文件书写,要求门诊日志项目齐全,处方书写规范,用药合理安全,病历书写及时规范,护理记录详实,院长深入临床查房,积极参加危急症病人抢救,医疗质量考核小组严格按考核方案每月进行一次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全年没有发生医疗差错与纠纷。 鼓励员工进修学习,参加业务培训。今年派出2人到上级医院进修,全院参加成人医学高等学历教育10余人,并积极参加县局组织的各种业务培训。邀请省、县级医院专家、教授来院查房、讲课、指导手术20余次,专业技术人员水平再上新台阶。 04 加大村卫生室管理,提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能力 严格按照“六统一、两独立”的基本准则,切实加大对村卫生室的指导、管理、监督力度。全面落实基本药物制度、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和居民医保制度,更好保障农村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对全乡65岁以上老年人进行免费健康体检3276人次、贫困人口体检3678人次,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23个,签约6573人,其中贫困人口的慢性病患者签约率达100%,开展签约宣传、健康知识宣传、张贴公示牌4200个。 村卫生室建设项目。申报杨畈村卫生室建设项目,按照“五化”村卫生室标准图纸规范设计建设,现已竣工验收。 |
6月10日到13日,向桥乡党委书记霍海林带队赴安徽、浙江两地开展
为全面贯彻落实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要求,进一步解
5月25日,黄冈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蒋晓曼、市蔬菜办主任陈中建、
当前正值清明节重要时间节点,加之国内疫情多点散发,防控形势十
3月1日至4日,向桥乡党委副书记、乡长丁威带领乡招商引资专班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