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关注抖音 关注快手
蕲州在线
搜索

蕲春地名掌故:百基畈(刘河)、畈上垸(狮子)

发布时间: 2019-12-28 21:19| 发布者: 蕲州在线| 查看: 648| 评论: 0

(本文转自古今蕲谈公众号。热爱蕲春历史,关注古今蕲谈。)

刘河镇蔡寿的百基畈

百基畈是蔡寿的当家畈,位于刘河镇东、背靠桐梓,与高潮、年浪、桥上接壤。方圆不过数千米,却养活了蔡寿近千人。

百基畈原叫百缺畈,相传畈上过去只有百丘田,田水不深不浅,滋养着秧苗,该绿时绿,该黄时黄。农人舍不得放水,一丘只开一个缺。那紧靠兰河岸的一块田,容纳百田之水,常常水淘淘的,稻子长得比任何一丘田都要好,吃那块田里谷子的人家代代出秀才。有一年,一个放鸭的人将鸭子赶到这块田来放,顺手把那放鸭竿往田里一插,在河沿抽了两袋烟,起身却抽不出那竹竿来。抬头一望,竿梢生了枝,枝上长了叶,田里也到处是白得晃眼的鸭蛋。第二日,种田的人家来看水,看到了一片竹,也捡到了一筐蛋。难怪那块田至今仍叫鸭蛋田。

早春里,灌水了,百基畈成了一块块或方的、或圆的、或弯月儿的,或猪腰儿的明镜,都亮亮的,笼着烟雨,罩着薄纱。雨儿寻常,水也寻常,小山村就是那江南水乡,湿润之中吐着清新。父老乡亲在料峭春寒里,把牛赶到田里,扶着犁,挥着鞭,“叭叭叭”地炸响于空中,犁铧随着牛的脚步,哗哗哗地响,乌金似的泥土被翻了起来,空气中又多了股诱人的泥土味,老农立于门前,注目百基畈,手捋花白的胡须,喝醉了陈年老酒般地说:“日子就是这样犁出来的……”

插秧了,上畈的姑娘们抛洒着一串串银铃,下畈的嫂子们斗着野得不能再野的山歌;田埂上,刚做新郎的小伙子挑着秧苗子,后面跟着挽着裤腿、羞涩着脸色的新媳妇。一日两日,天变了,蓝蓝的;地变了,朗朗的;百基畈变了,这儿凃着一片绿,哪儿也凃着一片绿。姑娘、媳妇们闲不得,百基畈还有许多白田等着她们栽上绿秧苗。于是她们天天挽着裤腿躬着腰,天天双手鸡啄米般地为百基畈着春装。村妇抱着不足月的娇儿,眼光直勾勾地望着百基畈。她心痒痒了。

仲秋到了,百基畈百亩田畴就如铺上了一层厚厚的金黄的毡子,秋风一起稻浪滚动,向四周蔓延,且有一股紫煌稻菽的气升升腾腾。秋阳当空,一缕缕的金色阳光投于百基畈上,天连地地连天的,百基畈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气象来。乡亲们最爱在这时刻到百基畈里转,兴奋了,吆喝一声:“老哥喂——,你今年的谷么样——?”得到的却是一声同样兴奋的埋怨:“吼个啥,你冒得事做的,整天在畈里瞎转转,未必日子是转出来的?”“嘿,倒叫你说对了,日子还真是这样转出来的呢!”

狮子镇畈上垸

畈上垸,原称畈上塆,位于狮子镇西北部的牛皮寨脚下,版图面积6.3平方公里。据说,该地新石器时代就有人居住,现在百分之八十为詹姓居民,据《詹氏宗谱》记载,明洪武年间詹姓六世祖晴、啕兄弟俩由本县田桥迁居该地,晴祖四子思源在杨田畈上畈拓荒建房定居,子孙繁衍兴旺,逐渐形成一大塆,人称畈上塆。

从地形地貌看,畈上垸犹如一条大口袋,四周被三角山山脉的牛皮寨、大沟岭、虎形山、云山、杨角寨等大山包围,中间是一片开阔地。大山之间沟壑纵横,峡谷幽深,群峦起伏叠嶂,林木繁茂,其中西边一条峡谷叫龙荡河,源于三角山老龙洞,北边一条峡谷叫錾子石沟,源于牛皮寨顶峰——牛头,两条峡谷相应形成的两条河流,河道狭窄,乱石嶙峋,九曲十八弯,两河交汇于畈山垸后,河道宽敞平坦,从东南面的虎形山与云山相连的隘口流出即称圆襟冲河,经圆襟冲、涂铺、余畈汇入狮子大河。因其独特的地貌,畈上垸境内有许多奇特的自然景观。如:响水撞金钟(瀑布、龙潭)、姜太公钓鱼台、试儿石、罗汉石、白龙崖、青龙沟、龙王庙、镇妖塔、仙人递球、仙人撒网等,还有少量古墓石刻。另据民间传说,古时候,从錾子石沟往北过贾坳,西边经龙荡河翻越三角山,均可抵浠水、英山、罗田,是古时通往京城的要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至今石阶古道尚存;太平天国时期,不少将士魂断畈上垸,至今境内到处都可见埋葬“长毛”(太平天国军)的无名坟冢。上世纪三十年代,李先念率领的红军部队曾驻扎畈上垸;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也在此经过或战斗,民间至今还流传一些有关红军的传说。

上世纪八十年代,畈上垸还发生过一件蹊跷事,一居民听风水先生说,响水撞金钟有一处“活穴”,谁葬谁家子孙必做高官,但若葬在“正穴”,必惹怒龙王,难免有灾,后本村一居民将自家老坟取出葬于此地,第三天,即1985年5月3日傍晚,畈上垸果然发生了罕见的强龙卷风和冰雹袭击,风雹所经之处,民房被毁,古木被拔,寸草不留,一片狼藉,因灾死亡8人,伤300余人,时任湖北省委副书记的钱运录同志,亲赴畈上垸察看灾情、慰问灾民、指导救灾。葬坟惹怒龙王当然毫无根据,纯属无稽之谈。龙卷风成因可能与这里的特殊地貌有关。

《詹氏宗谱》还记载,晴祖房支下孙詹先柱先生(1873-1917)曾赴东洋教书,于1915年回家乡后,按照东洋建筑风格修建了一栋“洋房”,该房屋做工、装饰十分考究,堪称地标式建筑,当时十里八乡的人们都称其为“洋屋”,后来“洋屋”所在地也被称为洋屋垸至今,可惜这栋日式建筑在文革时期被毁。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祖祖辈辈以农耕为生的畈上垸村民率先走出大山,远赴深圳等地打工,带动了狮子,乃至蕲春打工潮的兴起,被誉为全省“打工第一村”。

资料来源:《蕲春地名掌故》

蕲春地名掌故:百基畈(刘河)、畈上垸(狮子)

相关阅读

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