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关注抖音 关注快手
蕲州在线
搜索

湖北省蕲春县健全质量监管体系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发布时间: 2019-12-24 14:11| 发布者: 蕲州在线| 查看: 267| 评论: 0

湖北省蕲春县健全质量监管体系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近年来,蕲春县以现代渔业建设为依托,以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质量安全型渔业为目标,以新型健康养殖模式为抓手,不断完善配套设施、优化产业环境、提升产品质量、增加渔民收益,坚持把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放到渔业核心工作来抓,通过实施水产标准化健康养殖,大力推进绿色、生态、健康、高效养殖,全县健康养殖水平不断提高,水产品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了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的工作成果。

一、发展概述

蕲春渔业资源丰富,是湖北省水产大县,水域总面积36万亩,可利用养殖面积23万亩,已实现养殖水面20.59万亩,稻渔综合种养13万亩。全县从事水产养殖渔户5286户,其中100亩以上137户,科技示范户360个,农业部、湖北省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分别为9家、7家,水产苗种繁育场5家,水产专业合作社103家;注册“红头湖”、“健绿态”牌等鲜活水产品商标4个,注册“荆王府”牌等水产品加工产品商标3个;创建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个,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2个,认证国家绿色食品(水产品)5个,认定无公害水产品产地14处、认证产品36个。2018年全县人工繁育鱼苗17.5亿尾,水产品总产量8.26万吨,渔业总产值15.13亿元。近几年,蕲春县连续被省、市渔业主管部门评为先进单位,水产综合实力位居全省先进行列。

湖北省蕲春县健全质量监管体系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二、绿色发展做法

2016年成功创建示范县后,县水产部门及时向县委、县政府专题汇报了水产健康养殖,引起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并逐步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和市场准入等制度建设,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加强对水产养殖投入品的监管,加强对水域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推进渔业标准化生产,确保全县水产工作健康高质量发展。

(一)开展水域环境整治,确保渔业生态安全

我县一直高度重视渔业生态环境建设,始终把发展绿色水产和整治养殖污染列入重要工作来抓,扎实开展了珍珠取缔、网箱养殖拆除、投肥养殖整治、渔业打非治违、“河(湖)边塘”整治、保护区禁捕等一系列渔业水域环境整治工作,完成了取缔珍珠养殖1100亩,拆除网箱养殖5000余平方米,办理投肥养殖案件36起,行政处罚52900元,查处渔业违法案件200余起,移送公安机关处理7起,整治“河边塘”80亩,设置保护区禁捕标识10处,张贴禁捕通告220份,签订禁捕告知书185份,坚持每周巡查和每月联合执法,有力地整治了渔业水域环境,保障了渔业生态资源环境,推进了全县水产健康养殖发展。

湖北省蕲春县健全质量监管体系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二)健全质量监管体系,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我们大力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成功创建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规范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管理,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责任体系、教育体系、生产体系、监管体系、检测体系和应急体系等“六大体系”建设,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培训和监管力度,严格要求养殖场户做好养殖“三项记录”,加大产地质量和销售市场监管,对全县养殖生产企业、养殖大户的水产品进行送检和抽检,全面提升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实现质量安全零事故,确保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三)发挥科技支撑优势,优化服务网络体系

我们充分发挥蕲春资源环境和科技支撑优势,依托县水产技术推广站、水生动物疫病防治站、渔业环境监测站、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等机构,逐步健全县乡两级技术推广、疫病防治和质量检测体系,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邀请中科院水生所、水科院长江所、华农大水产学院、省水科所等科研院所专家教授来蕲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每年举办水产技术培训班50多场,培训渔民10000多人,实现产前、产中和产后全程跟踪指导,为全县渔业生产发展和社会化服务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

(四)开展标准化生产,全面推进健康养殖

我们积极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生态文明、绿色发展等建设理念,引导我县狠抓水产标准化养殖,制定了黄颡鱼、鳙鱼、鲢鱼等3个绿色水产品企业标准和鱼虾轮养、草鱼、短颌鲚等12个淡水产品养殖操作规程,开展一对一科技入户,推行标准化生产,实施标准化战略,发展名优特色生态健康养殖15.3万亩,全县水产健康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湖北省蕲春县健全质量监管体系保障水产品质量安全


三、取得成效经验

一是积极组织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活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得到大力推广,养殖水平不断提升,年水产品总产量8.26万吨、渔业总产值15.13亿元,实现水产品安全有效供给,促进了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实施标准化鱼池改造项目,推动全县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打造赤东湖渔场、正大水产公司现代渔业示范基地核心区4500亩,辐射带动周边建设基地50000亩,亩平增加养殖效益800元。健康养殖示范基地的建设,实现了养殖生产能力提高、养殖病害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养殖效益增加,实现了健康养殖带动休闲旅游共同发展。

三是开展水域环境整治、水产苗种专项整治等一系列活动,严格苗种生产许可制度,配合上级渔业主管部门抽检水产品30余批次、100多个样品,合格率均达100%,保障了渔业生态安全和水产品质量安全。

四是发展“稻虾”、“稻蛙”等多种形式的稻田生态种养模式,发展稻渔综合种养13万亩,1万亩以上乡镇7个,5000亩以上乡镇11个,100亩以上大户64户。通过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积极稳妥地规范发展稻渔综合种养,促进稻渔综合种养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增收。

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