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新闻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风格切换
蕲州在线
搜索
[切换区域]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2019-10-8 19:32 古今蕲谈 2048
(本文转自古今蕲谈公众号。热爱蕲春历史,关注古今蕲谈。)本期展示向桥乡古建筑,有烟波寨、宝田公祠、舍利子供养塔、金竹尖石屋等等。

01

桥边村新屋塆古民居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正面外观

桥边村新屋塆古民居建筑群,约建于清朝中叶,也有的说是元末明初。其墙体为清一色的青砖,用白石灰勾勒砌就,室内有梁柱、檁或橼子,均用上好的松树或杉木做成。

门壁石方正厚实,中间且有花纹图饰。门前有三五步或七八步石阶,与卵石铺成的弯曲的小路相接。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屋内通常是一进三重,前厅较小;中庭上有天井,下有水池,内通出水暗沟,便于采光和排水;后庭宽敞,常常是上挂祖人牌位,下设香案。

案桌叫香条,两头翘起,且有龙风雕刻或水波卷云图饰;桌面漆为黑色,屉外表面则有油漆花纹或雕刻图案,很讲究。香案两头的两侧山墙各开有小门,这些耳房厢房,是家人居住的房间。

这些房子有的三五列,有的达三四十列,依山傍水,横贯东西,颇有气势。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石阶

有些室内有砖雕,如鹿鹤同春、三阳开泰之类图案,室外墙檐有壁画,如太公钓鱼、溪亭抚琴等。

民居内还有祠堂、学堂,油坊、磨坊、粉坊之类作坊,不远处还有牛栏、舂米屋、厕所等。足见当时之兴旺!

本文图片为当地张姓祖居之地。据传,其祖张公早年去世,靠齐氏婆婆带四个儿子乞讨为生,辗转到安徽蚌埠,得蒙继父养大成人。后来这四兄弟思念家乡,又回到家乡,做了些房子住下来。以后子孙繁衍,房屋规模逐渐扩大,成为当地望族。可惜经过战乱和运动,加上族人迁徙改造,房屋损毁严重,现存比较完好的房子,不过一两栋而已。

02

罗家冲张氏祠堂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正面全貌

罗家冲位于向桥乡孙山村蟠龙山脉,三面环山。

张氏祠堂坐北朝南,始建于清朝后期,距今约有150年的历史。原面阔三间,一进三幢,文革期间遭到破坏,现仅存正厅。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西面砖雕和祖堂

正厅第一重为土砖,是后来修缮的,第二重和第三重为青砖梁架结构。

第二重和第三重之间的门为非常奇特的暗牌坊式结构,两柱一间三层,麻黄石质,南面门额上浮雕缠枝纹。

“暗牌坊”的背面(北面),自下往上第一层,以立柱、横梁作门框,左右撑柱上部浮雕有鼓腹万字纹插花花瓶,门额居中浅刻三个菱形纹,两侧对称浮雕奇怪的龙形四爪,无龙首龙身。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二重门、暗牌坊和东面墙砖雕

第二层正中为青石质长方形三重檐内凹方框,框内原来似乎有文字,可惜不存。左右两侧长方形青石重檐内凹框内,各高浮雕一官员形象:头戴官帽、身穿朝服、手执圭板、昂首挺胸、阔步向前,仿佛是在去早朝的路上。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东侧门

牌坊作为中国传统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主要分为功德牌坊、贞洁牌坊、科举坊、标志坊,都建在显要位置,而张氏祠堂的牌坊却暗藏在厅内,隐不见人,牌坊上雕刻的官员人像很特别,神秘,也许其中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西侧门

从暗牌坊门步入第三重,两侧墙上镶嵌有两幅高浮雕的砖雕画,整体为老式木架托梳妆镜造型。砖雕画单幅高3.4米、宽2米,长方形。“镜面”边框上、左、右三部分都是浮雕回纹,居中为鹿背仙鹤造型:鹿昂首扬尾,踏草飞行;仙鹤双足屹立于鹿背之上,展翅回首,与鹿同向远望;旁边饰花草祥云,取“鹤鹿同春”之意。下部“木架托”浮雕缠枝纹,托足为变形如意纹。厅的后部摆放木质神龛,保存较为完整。靠近梁上还有一块镂空花格。

03

楼下塆老屋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民居群落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石阶遗迹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古居侧面

04

宝田公祠

宝田公祠位于向桥乡孙山村陈学塆,祠堂坐北朝南,建筑面积120平方米,是光绪四年(1878)由光绪皇帝颁旨表彰村里的百岁孝妇张王氏而赐建的。

祠堂门坊写有“圣旨”字样,其下是横幅的“七叶衍祥”牌匾,两旁则是两条竖幅牌匾,分别是“颐龄福备”、“德徵闲瑞”字样。中间刻写的就是圣旨内容,大意是,该村有个任修职郎的官宦人家张巨川,其妻张王氏当时已过百岁之龄,家中七代同堂,由于张王氏“上事祖姑,下抚子孙”,贤惠孝道,身历七世而始终如一。光绪皇帝听说张王氏的事迹后,为奖励其孝道贤惠,特颁旨准予建坊表彰,故有宝田公祠。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祠堂门坊的横幅“七叶衍祥”牌匾为乾隆皇帝所赐,“七叶”是指七代,即祖、父、本代、子、孙、曾孙、玄孙。

孙山张楼下塆张巨川,名如杜之妻,张氏终年103岁,地方官上奏朝延,同治十三年(1874),圣旨封张巨川“修职郎”,敕封张王氏“儒人”,赐缎二疋,准建“七叶衍祥”牌坊旌表。光绪四年(1878年),建牌坊及依牌坊而修张氏祖祠,即宝田公祠。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蕲州志》记载,张王氏之子张意远,贡生,任远安县、鹤峰州训导。孙张选青,诸生。

祠堂在2010以前保存较好,2013年家族后人捐资10万余元在未报经县文物主管部门批准同意和现场指导修复的情况下,对祠堂部份结构进行了破坏性维修。

05

烟坡寨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烟坡寨位于蕲春县向桥乡枫树村,坐落在海拔600多米高的丫头山半山。因山上云雾缭绕似浩淼的烟波而得名。当地方言中,“坡"与“波”同音,“烟波寨”通常被写作“烟坡寨”。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烟坡寨建筑主要包括石城和石屋两部分。

石城又分外城和内城。两城之间相距100余米。外城长约800米,有东、南、西三道城门,是入寨登山的必经之路。内城长约200米,有南、西两道城门,是登上峰顶的必经之路。内外两道城墙均是由块石或条石垒成,城墙依崖就险而筑,绕山蜿蜒而行,高大雄伟,平均高度4米左右。城墙平均厚度0.5米,城门处最厚达1.5米。外城的南门和内城的东门被人为毁损,其他城门都完好。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烟坡寨石屋共有130多间,大小不一,大的30平方米,小的10平方米。石屋全部建在外城以内。多用块石垒成,部分石屋用碎石砌成。绝大部分石屋毁损严重,尤其是外城和内城之间的石屋,大多只能看到断垣残壁。内城至山顶处,几十间石屋保留得相对较好,一半以上能见山墙和面墙。由于年代久远,石屋上都没覆盖物。当地老人讲,烟坡寨石屋上原来都是芭茅覆盖。

06

舍利子供养塔

位于向桥乡童咀村牛角尖山隐静庵旁的山坳平地,面积约500平方米,现存地宫一座,座东北朝西南,地宫占地50平方米,平面成圆形,内空直径3米,残高1.6--1.8米,墙体为青砖错缝垒砌。地宫西南方有一塔道可供人出入,地面紧贴墙体四周砌有30厘米宽的排水沟一圈,塔底地面用青砖人字形铺设。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墙体共砌有壁龛两层,分别有壁龛23个、24个,有小石棺(长35厘米X高20厘米X宽18厘米)32具。距主壁龛一米左右立有石碑,碑文为阴刻竖行楷书,介绍了自元至清所葬寺庙僧人,乾隆四十九年(1784)立。舍利子塔2008年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7

金竹尖石屋

金竹尖石屋位于向桥乡唐山村金竹尖山北面山腰上部。这里地势东南高、西北低,两条山脉相夹有一块较为开阔的凹地,面积约9万平方米,据传历史上是一处牧马场。

在高处的东南部,修建了3级石块垒起的挡土墙,偏南部建有三十余座石屋,成35排分布于山腰修整的坡地上,大部分已塆塌。

仅其中一座石屋保存较好,占地面积约30平方米,该石屋依托天然巨石作墙体,略加工而成。整体高近4米,石屋门毁,残见石门框。石屋西面墙壁上竖行阴刻楷书七言八句诗歌一首,诗云:

金竹尖峰如鹤立,不随来往白云忙。长留石洞神仙窟,高卧山人懒拙姜。静禅出尘参碧落,空中口壑淡朱光。朝朝暮暮烟霞起,眽眽相招老是乡。

传说这些石屋是清代时白水街上一位姜姓大富人所建,西北面带较为平缓的山坳就是他家的放马场。由于算命先生说他属山鼠精投胎转世,每年最好在山上度过段时间,于是他每年夏天就来山上石屋住两三个月。

金竹尖山因原来多金竹而得名,横跨蕲春、黄梅两县,分布范围约6平方公里,主峰海拔1031米。石屋周围山脉原生态环境保存完好,春花烂漫,秋叶绯红,茂林修竹,泉吟水唱,是蕲春县内一处难得的野游好去处。

资料来源:《蕲春古民居建筑》等,部分图片为古今蕲谈原创。

濒临消逝的蕲春古建筑之向桥篇
蕲春文学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