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新闻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风格切换
蕲州在线
搜索
[切换区域]

李时珍故乡至今延续着“艾草浴”习俗,这些习俗会消失吗?

2019-9-28 20:33 养身健康杂谈 1349

李时珍故乡至今延续着“艾草浴”习俗,这些习俗会消失吗?


最近从深圳回了蕲春老家,那依旧的故里始终延续着昨日的点点滴滴,“乡村不改鬓毛衰”,这句话只有自己身临其境时才能体会的更深刻。蕲春,这个李时珍的老家,依然延续着“药王”倡导的生活方式——艾草浴!

李时珍故乡至今延续着“艾草浴”习俗,这些习俗会消失吗?


蕲春有这么一句话:洗了艾草浴,一年皮肤好。小孩子刚出生的时候要洗艾草浴、端午的时候要洗艾草浴、三伏天的时候也要洗艾草浴,这艾草已经成为了蕲春人生活当中的一部分,而且是不可或缺。

其实不只是在蕲春,我曾经去福建与台湾地区的时候,发现他们也有洗艾草浴的习惯。问了很多当地人,他们并不知道洗艾草浴究竟对人体有怎样的好处,但他们说坚持这样做的原因是:有用!

其实,现代医学很早就对艾草进行了研究,研究的方法是提取艾草精油进行成份分析,发现艾草中精油的成份能够起到杀菌消炎、增强人体免疫力的多种作用,用热水煮艾草也是将艾草中的成份激出,从而将艾的作用发挥到更大。

夏天,尤其是三伏的时候,小孩子很容易起湿疹与痱子,或者遇到螨虫、蚊虫小孩子的皮肤(或者敏感皮肤)也容易产生过敏性的疙瘩、红点等等。这种症状如果是靠自身恢复周期可能长达半个月或者更长,很容易造成皮肤的进一步溃烂等。

李时珍故乡至今延续着“艾草浴”习俗,这些习俗会消失吗?


尤其是在南方,黄江中下游一带有著名的”梅雨季节“,连绵的阴雨让天气又湿又热,人体很容易受到湿邪与暑邪的侵扰,因此这边的人们就用艾草驱邪,他们不仅用艾叶洗澡,也用艾叶做菜,来提升人体的免疫力。

李时珍故乡至今延续着“艾草浴”习俗,这些习俗会消失吗?


端午节的时候,不仅在南方要挂艾叶,华北地区也会喝艾叶鸡蛋汤、挂艾条驱毒,这都是艾叶传统延续下来的证明。只不过,现在医学手段的发达让人们“吃的任性、过的任性”,渐渐地将一些非常实用的习俗逐步忽略掉了。

李时珍故乡至今延续着“艾草浴”习俗,这些习俗会消失吗?


这次回家,看到蕲春人还在坚守者传统的艾草习俗,甚是欣慰,我曾经做过10年的西医,深知西药副作用之大,也深知中医理论的经典,以人为中心的想法绝对是正确的,即使中医存在许许多多的不规范,但艾草这个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成熟的疗法是完全不用怀疑的,这也是我以此创业的起点。

李时珍故乡至今延续着“艾草浴”习俗,这些习俗会消失吗?


中医的最高境界是治未病,所以中医理论中用大量的篇幅介绍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虽然“阴阳说”饱受现代人诟病,但是我们站在古人的角度想一想,几千年前的古人发现了人与自然的某种规律,他们的生活高度与太阳相关,所以他们自然就将这些规律用阴阳理论来解释,这不该成为争议的重点。

李时珍故乡至今延续着“艾草浴”习俗,这些习俗会消失吗?


艾能治病保健,这在几千年的历史中是经过亿万次验证的,这相当于亿万次的真实实验,其结果是完全值得肯定的,即使目前没有人能完全的说明原理,但已经不重要了,你不需要验证为什么“1+1=2”一样,这么用就对了。

几千年前,古人在山洞里生活的时候,他们总结出了烤火能防病的规律,这个规律发展成了木棍灸疗、艾叶灸疗、艾绒灸疗,然后知道了艾对于人体的保健作用,然后用阴阳的概念将这些东西总结了出来。

现在,因为各种中医、中药的问题,很多人对传统的中医进行全盘否定,包括将艾灸送入“地狱“。还好,这次回到蕲春的家中,看到这儿的人依然将艾草浴的传统延续着,坚守着以后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甚是欣慰。
蕲春百科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