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荒山变成“金山银山”?让泥巴路成为致富路?让精准扶贫从“输血”变成“造血”?蕲春县彭思镇的答案是: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以“绣花功夫”全力做好精准施策、将扶贫举措落地落实,绣出一幅幅美丽灿烂的新“画卷”。 没种蕲艾之前,彭思镇刘堑村骆家山的千亩蕲艾基地还是一片抛荒田。如今,在村“两委”班子的努力下,基地让当地五十三家贫困户受了益,也实现整村出列目标。彭思镇刘堑村贫困户叶词发说,在蕲艾基地干活一般是100块一天,自己干一天活是130块。一年下来至少可以赚到5万元,心里美滋滋。 1 能人回乡,激活盘绿产业 以刘堑村蕲艾基地为示范点,彭思多点发力,当地老板在周边的康桥、陈桥等村继续发展蕲艾产业1580亩,带动周边贫困户参与种植,走出了一条“基地+农户+合作社”的产业发展之路。今年上半年,全镇还因地制宜新建蕲艾基地3300亩,建银杏基地1000亩,芍药基地1000亩,扩建虾稻连作基地1100亩,完成“彭思桥”酸米粉二期工程建设,成功引进骅山文旅康养生态农业、青艾生物、牡丹小镇等千万项目落地彭思。同时,余凉、大洼厂、雷祠堂等村的花卉苗木基地,在引进市场主体的同时也带动了周边的旅游服务业。 2 硬件建设,助推脱贫攻坚 近几年,彭思的千亩蕲艾基地效益可观,可是通往基地的几条路一直不好走,给蕲艾运输带来困难。为解决路难行问题,彭思镇党委、政府积极向上争取到546万元的专项资金、一条贯穿蕲艾基地的4.2公里循环路如期修建,确保蕲艾运输一路畅通。 今年上半年,围绕2019年全镇974户2461人脱贫摘帽的目标,彭思镇以产业扶贫为支撑,引进市场主体58家,带动贫困户3000余人实现就业增收。以“两不愁三保障”为抓手,全面规范村档户档、易地扶贫搬迁“拆旧建新”、危房改造、村组场院会等工作,群众满意度和政策落实的精准度不断提高。 如何绣出更美“新画卷”,彭思镇党委政府已做好“五个车轮”一起转的准备。 |
过一个六一佳节,赴一次研学之约,圆一场航空之梦,颂一片关爱真
5月27日,彭思财政所驻村工作队员来到陈桥村实地察看通村公路扩
当前,中心大局是什么?城南现代服务区房屋征收拆迁。围绕中心,
四月,正是花开的时节。在蕲春县彭思镇凤凰村,一条依山傍水的柏
2月28日,彭思财政所召开全体干部职工会议,学习贯彻县局相关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