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最后一天,我与医院里的几位同伴一起,来到位于蕲春县蕲州镇的黄冈市第二医院,也算是了结我的一个夙愿。 黄冈市第二医院原名湖北省康复医院,不但建院早,规模大,集中了黄冈地区的医疗技术权威,还听说医院里有好几个日本医生,“康复医院”声名远播,我们周边县市的好多病人都往这里转。虽然那时候我曾到过几次蕲州镇,但都是擦肩而过,无缘造访这家赫赫有名的医院。 我们从沿江大道拐进不到一百米,便来到医院。临街一栋砖混结构的门诊,给我第一印象是素静。 宽敞的绿化空间透出当年的风采和气派。 据资料介绍,医院创建于上世纪50年代。 当时,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湖北省人民政府接到中央关于收治志愿军伤员的指示,经省人民政府委员会主席李先念批示,决定在黄冈、大冶、孝感、襄阳、洪湖分别组建志愿军休养院。黄冈行署决定将院址设在蕲州城内原天主教堂及教会办的启明中学内。设病床400张。并由一名师职首长担任院长。 1953年后,随着其他康复医院的撤并,位于蕲州的康复医院改为“湖北省卫生厅康复医院”,设病床500张,隶属省卫生厅领导。1958年1月,医院划归黄冈专员公署领导,至1973年医院更名为“黄冈地区第二人民医院”。 高考恢复后的1977年11月,在此建立“湖北医学院黄冈分院”,实行院校合一,医院职能相应变为教学医院。虽然学校只招过三届学生,但培养的毕业生充实到全省特别是黄冈卫生部门,不少人成为一代中坚。 公立医院的标志性宣传历历在目。 我大学毕业时,一个好同学分配到这家医院工作,当时还感觉不错。今天从门诊大厅看,医院目前是二级医院。 今天是假期,门诊病人不多啊。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这家市属县级事业单位地处偏远小镇(曾有消息说二医院要搬到市区,最终也没成行),投入不足,人才流失,也就逐渐失去了病人的信任。我当年的同学也早如孔雀样飞到广东扎根就是一个缩影。 绿树掩映中,这是我看到的一栋比较新的房子,外墙瓷砖的红色是院子里最醒目的色彩,但看得出也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建筑风格。 进到病房,只有七个住院病人,都是外科的。这也不奇怪,现任院长是我熟识的一个朋友,他是本地有名的外科专家。 说实话,这样的病房设施还比不上我们的乡镇卫生院了 中午值班的护士也没多少事可做。 在空荡荡的院子里,我只见到这位老人在树荫下。看到我们是外地来的,他告诉我那边是老房子的位置。 这三栋房子就是当年作教堂时修建的意大利风格的建筑,算起来已经有近200年的历史吧。 我循着杂草中砖砾小道边走边拍,仿佛是穿行在时空里,想象着当年病人康复的笑容,菁菁学子的风华。 这一面的荒芜令人心酸。 破败如潮,触目惊心。 虽然芳华不再,但依然可以看出作病房时的考究。 不仅这些意大利式建筑摇摇欲坠,院内的其他建筑和设施也都闲置,无人问津,残破不堪。 此情此景,杜甫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二句诗油然涌上心头。 感觉只有院中间停放的这台救护车是完好的设备。 在这栋房子外听到里面传出的嬉闹声和歌声,我们还以为是职工在休息,转到另一面看,是收治了精神病人。 是不是医院扩展业务的一个方式? 这礼堂样的大房子,看起来还不错,我们的一位同伴走近,才知道是别人设置的灵堂。 看样子不是医闹,却又真真的有不少的人在里面搞悼念。 难道是预示置之死地而后生? 但愿能有“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的那一天。 本文未做改动,未经作者同意转发,特向作者致歉,如不妥来信即删 作者:黄梅县人民医院 何峰 部分留言摘录: |
3月20日上午,蕲春县副县长高金磊视察公司重点项目S205刘河复线
积蓄力量 化茧成蝶——职场小白“变形记”县机保中心程娟尊敬的
深入走访 合作共赢02广州雪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走访第二站来到番
为做好2023届高考二轮复习备考工作,优化各市县备考策论,提高备
春风春雨芳草盛一路繁花醉游人近期,农村公路沿线油菜花、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