蕲春县农业农村局对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065号提案的答复 段享享委员: 你提出的“关于乡村振兴、人才引进”的提案已收悉,现答复如下: 我办、局对你的提案高度重视,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认为提案充分关注乡村振兴中的人才振兴,指出了我县乡村振兴中人才振兴的短板,提出了合理的建议,为我办、局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宝贵的意见。根据你建议,我办、局已将乡村人才振兴作为2019年农业农村工作重点,现将有关情况回复如下。 一、乡村人才引进基本情况 2018年3月,黄冈市实施能人回乡创业“千人计划”以来,截止到2018年12月底,全县共签约项目146个,协议投资92.51亿元,完成投资额23.18亿元,动工建设项目136个,意向回乡投资能人41人,意向投资13.68亿元,推出招商项目151个、投资额139.79亿元,召开座谈会287次,走访能人1388人,发出公开信12930份,黄冈市能人回乡创业公众号通报蕲春县工作动态40余次。我县能人回乡创业工作全市领先,半年考核全市第一,年终考核全市第二。 2019年以来,蕲春县将能人回乡作为精准扶贫的新引擎、美丽乡村的新动力、招商引资的新抓手,真引实留,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到目前为止,全县共签约项目117个,协议投资额54.85亿元,完成投资额19.57亿元,意向投资项目46个,意向投资额21.86亿元,推出招商项目93个,投资额79.23亿元,动工建设项目106个,发出公开信18472份,走访能人1247人,召开座谈会300余次,悬挂宣传横幅363条,开设宣传栏307个,半年考核居全市第一。 据不完全统计,全县实施能人回乡创业“千人计划”以来,吸引市民下乡5000多人,能人回乡400多人,企业兴乡100多个。我县能人回乡创业项目深度结合美丽乡村建设和产业扶贫,同时对接精准扶贫,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力。 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民脱贫增收,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增强了村级集体经济。 二、乡村人才培训、主体培育的基本情况 强化新型职业农民和农业经营主体“两大主力”的培育。2018年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14人,全县遴选了15名技术指导员和90名科技示范户,确定优质稻生产、茶叶种植、水果中药材等3个农业试验示范基地,依托新型经营主体办好了七个示范推广样板;扶持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87家。强化公益性农技服务和农村实用人才“两支队伍”的建设。扎实开展“一懂两爱”农业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积极组织经营主体、种养殖大户参加省级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其中赤东镇杨墩村洪满华、青石镇樟树村黄志彪、檀林镇裴围村吴胜江参加了湖北省乡村发展与治理主题培训班;杨全种养专业合作社张林、鑫扬优质稻合作社张金华参加了湖北省农村实用人才创业富民主题培训班。 再生稻研发中心成果丰富。校县合作深入开展,再生稻高产高效技术攻关、再生稻新品种展示等取得显著成效,蕲春再生稻技术团队参加全国双新双创博览会;农业大数据应用取得新成绩,培训和推广新型经营主体应用“农业好帮手”微信公众服务号达到2000户以上;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势头良好。到2018年12月,注册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增至1372家、家庭农场651家,新增合作社121家、家庭农场100家。国家级示范社新增1个,达到4家,省级示范社8家,市级示范社28家,县级示范社80家。 三、下一步人才引进、人才培训培育计划 1、持续推进能人回乡创业工作,加强大学生、复退军人、企业家等能人招引力度,为乡村振兴提供新的动力。截止到2020年,吸引10000名市民下乡、1000能人回乡、200家企业兴乡。 2、继续围绕我县主导产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创新新型主体培育机制,完成职业农民培育300名,继续申报实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项目,培训指导农业科技示范主体600户以上。支持新型经营主体对小农户带动。继续加大示范建设,完成培育省级示范社4家、市级示范社5家、县级示范社8家;创建省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加强家庭农场人才培训,提高家庭农场场主市场营销能力和管理水平;争取省市县财政扶持资金,逐步解决新型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 蕲春县农业农村局 2019年8月22日 |
大年初一晚蕲春靓了、火了、沸腾了!昨晚,蕲春县2023年“迎新春
清水河文学社社报2023年第2期(下)(总第42期)目 录社长美文专
岁序更替,华章日新。我们即将挥手告别载满辉煌的2022年,迎接充
迎春接福辞旧岁万象更新贺新年李时珍纪念馆馆长胡庆华、副馆长李
欢喜过大年,春节假期怎么玩? “玉兔闹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