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古今蕲谈公众号。热爱蕲春历史,关注古今蕲谈。) 一:水情灾情水灾发生后,灾民的生存受到了威胁,政府救灾的“急赈”,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粮食的短缺和灾民的收入问题,进而是房屋倒塌殆尽后的居住问题,秋季以后的寒衣问题。一、解决粮食问题灾区连年受灾,1954年初出现的春荒本就给蕲春县的粮食供应造成了巨大的缺口。水灾发生后,大部分灾民有限的存粮几乎损失殆尽,口粮紧缺成了救灾所面临的最紧迫问题。 ![]() 为了保证粮食的供应,蕲春县委核查了粮库存粮,并积极向上级争取调拨,以解燃眉之急。经统计,县粮库和各区乡粮库存有粮食1000多万斤,黄冈专署也向蕲春划拨救济粮350万斤,可以保证灾后一段时间的粮食供应。各区乡展开粮食缺口统计核查,组织灾民评定口粮救助办法,安排粮食供应和救助。白池区部分合作社组织人力,实现粮食的流动供应,将粮食送往灾民居住的集中安置点,得到灾民的好感。但是,在粮食供应的工作中,因为供应和救助工作宣传不到位,部分灾民不了解政府粮食供应政策,担心以后买不到粮食,出现了能多购买就尽量多买,甚至屯粮的风潮。由于群众对粮食供应的政策不够了解,部分区乡干部对粮食供应的政策不了解,造成群众普遍反映粮食的供应量不够吃。根据各区乡的反馈,群众中出现了这样两种情况:一种是乡干部大部分上堤劳动指挥,群众要购买粮食时找不到干部要米票,因此就对政府的粮食供应产生了怀疑,如彭思区出现这样的情况;另一种情况是干部忙于防汛工作,对粮食供应工作不重视,供应情况不摸底,机械地评粮食供应,有粮户和缺粮户的供应相同,因此造成部分严重缺粮户更加紧张,向乡政府反映索要粮食,个别有粮户的群众一同反映缺粮,如白池区黄通八乡第五选区农民田告儿跑到乡政府哭闹索要粮食,而经群众反映核实其家中有稻谷400余斤、米200余斤、红薯一箩筐。此类情况发生不少,这部分群众的顾虑主要是担心粮食短缺涨价,担心将他的粮食拿出来分了,因此吵闹叫喊。 ![]() 为了解决全县普遍出现的粮食供应短缺的情况,在县委的统一部署下,各区乡按照要求重新进行了粮食缺口的评议审核,将粮食供应问题作为工作的头等大事来抓,在工作中取得了成效。根据省委工作团驻元丰乡工作组的报告,元丰乡通过政策宣传、调查摸底、制定标准、民主评议、核实发放的工作方法,解决了粮食供应的问题,稳定了群众思想,支援了防汛,推动了生产。元丰乡的工作从7月22日开始至25日共4天时间,基本上完成了粮食供应评议和审查核定,确定粮食分配发放的数字。首先召开了全乡干部扩大会议、选区群众会、家庭座谈会、团员座谈会、妇女会座谈等,通过会议展开了普遍宣传,在会议中贯彻了政府的粮食供应政策,首先讲明了在党和政府的领导扶助下,有信心有决心有力量保证灾区人民,特别是缺粮户的足够供应,缺多少粮供应多少粮,缺多多供应,缺少少供应,不缺不供应,并贯彻了增产节约原则,结合元丰乡实际情况说明了群众恐慌、粮食紧张的主要原因,敦促各方面努力解决群众顾虑的问题。全乡上堤民工920人,在赤西大堤的民工就有600人,而民工家人因为我们和主要乡干部具体分工统一行动,结合修堤防汛,进行两边会议,两边宣传,大堤上和乡里同时工作,将粮食工作中的情况随时向大堤工地上的本乡民工报告,争取他们的意见,基本上做到了防汛与救灾两不误。 ![]() 在思想动员的基础上,通过家庭座谈会各户代表作出了全家的供应计划需求,主要包括家庭人口数量、缺粮时间、劳动力与非劳动力的平均饭量等指标,各户订出计划需求后,在以选区为单位的群众座谈会上开展自报、互评,评议时间范围上分为几种情况:第一种是全部被淹户、无粮可吃的严重灾户评到9月,第二种情况是一般轻灾户、虽然受灾但仍有存粮的一般评到8月10日止,第三种情况是非受灾户但确实缺粮的评到8月10日止。最后的评议结果是全乡总户数987户,需供应户数764户,占总户数77%,全乡总人口3977人,供应人口3353人,占总人口86%,供应粮食共计有大米52633斤,8月10日前供应35131斤,8月10日后供应17502斤。各区乡也通过类似方案完成了救灾粮食供应的评议,按计划调配发放粮食,以保障灾民不至无粮可吃。二、解决住房问题截至本年7月底,山洪受灾地区房屋倒塌需要安置的3028户全部得到妥善安置,湖畈地区需要安置的9335户中,转移到本乡本区高地搭棚借居的8652户,结伴或分散转移到本乡邻区的342户,转移出去暂无法联系的14户,不愿搬家在水中围屋水上搭台的301户。余下的不愿搬家的受灾群众存在不同的顾虑:等水退,怕难搬,怕离家不便,怕露富,怕房梁木料被盗。随着渍水水位上涨,经过工作对劝说打消顾虑,打通思想,说明利害,由积极分子带头,白河乡一选区94户受灾群众全部转移到安全处所。至此,除部分有顾虑的群众经常派人回家照看以外临时留在旧住所过夜以外,所有房屋倒塌的受灾群众全部转移安置妥当。 ![]() 7、8和9月间天气炎热时,灾民尚能住在山脚、废墟上搭建的临时帐篷中,而10月及以后,天气逐渐转凉,临时住所已无法御寒,灾民对解决住房问题的要求十分迫切。水灾初期,政府和互助合作组织曾提倡灾民及时抢救、适当收集房屋材料,但当时大部分灾民心存侥幸,并未及时收集,导致眼下建筑材料短缺,尤其是砖瓦,因无法自己解决而十分匮缺。缺乏御寒材料只能暂时用稻草代替,将麻茎和竹子用稻草扎起糊上黄泥,这种方法可以暂时解决遮风避雨的问题。本年水灾发生以后,湖北省内组织了受灾市县灾民大范围的异地安置,沿江重灾县市部分灾民被转移到鄂西等地区。而蕲春县灾民全部就地转移,没有转移到其他市县,因此水位回落以后就陆续返家,水随退家随回。至10月10日,已有75%的灾民在返家以后完成了房屋重建,其余的灾民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导致仍未建好房屋:第一,家中无劳动力;第二,缺建筑材料;第三,较贫困的单干户,缺资金;第四,老弱孤寡残疾人户。其中,全无材料者6%,缺瓦者15%,房子四围无挡风墙壁者30%。县委抓住灾民还乡安家恢复生产的中心,围绕这一中心工作,首先完成了帮助灾民重建家园的任务。县委从非灾区动员大量稻草、木料支援灾区房屋重建,筹集了房屋补助款,按照口粮供应时的工作经验评议分配,帮助指导灾民搭棚盖屋,重建家园。盖屋补助方面,按照倒屋户数的适当比例予以补助,漕河区易家河乡补助30%,一般乡补助5%,菩堤区补助10%,白池区补助23%;蕲州镇西角湖乡补助20%,一般乡补助10%,彭思区补助10%,横车区西河驿乡补助30%,一般乡补助5%。每户补助款15万元,木料10株,稻草1000斤。灾民床草按全无收入户人口每人5斤进行补助。10月底降温之前,灾民的住房问题基本解决,生活比较安定,为灾民安心排水、抢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25个乡的情况看,房屋倒塌的9860户中已经完成基本住房修复的有8791户,占89%,其中因临时住所与旧房靠近,筑墙加固不必重建的695户,临时住所在大堤上不受水淹的506户,旧房稍加修葺的805户,借屋搭棚的357户,旧料更新重建的6428户。大部分重建或整修了瓦屋,589户临时重建了茅屋,条件稍好的灾户重建成了“明三暗五”的高级户型。三、解决寒衣问题随着天气转凉,除了解决灾民的住房问题,冬衣也是需要解决的重要工作。9月16日,蕲春县增产节约生产救灾委员会救贷科向全县发出呼吁,鼓励机关、团体、学习干部捐献棉衣。用实际行动支援灾民,和灾民打成一片,同生死共患难。不使灾民受到冻馁,顺利渡过灾后的寒冬。蕲春县各机关、团体、学校干部、职工热烈响应党和政府关于捐献棉衣支援灾民的号召,纷纷来信来电话专门询问捐献办法和时间。捐献棉衣,洗刷干净,修补整理完好,每人一套,自愿多捐其他衣被不加限制,并明确要求尽量不以捐款代替,特别指出如家庭负担较重或家中受灾者可以不捐。10月15日全县统筹调拨,经评议发放给灾民6900余件。四、解决救济问题蕲春县委明确指出,水灾救济款的发放对象是渍水湖区和插花灾区的严重灾户中鳏寡孤独、贫苦烈军属及人多劳力弱、目前生活确有严重困难者,在发放中必须教育干部和群众深切认识这是上级党和政府对我县灾民的深情关怀,特别是国家正在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每一分钱的使用都直接连联系到国家工业化的进程。因此救急工作必须保证完成好,发放及时、妥当,不浪费,效果好。任何不摸清情况、不从实际出发、逐级下推、该救不救,使灾民困难得不到解决的错误不可原谅。县委特别对救济款发放提出几点要求:第一,区委亲自领导发放工作,摸清情况,掌握救济对象、户数和人口,从实际出发,既要有国家观点又要有群众观点,既不能完全包起来又要保证不饿死一个人。救济的目的是不使群众逃荒,有能力尽快恢复生产。基于全县受灾情况,要求救济面在山洪地区不超过受灾户的10%,渍水地区连年受灾的灾户不超过20%,平均应把握在受灾户的15%左右。第二,救灾款既要发放的及时,又要走群众路线,教育干部,端正思想,向群众广泛宣传,讲明救济对象和条件,说明救济的目的与意义,经过群众民主评议,乡代表会通过,区委批准,做到规范严格,该救必救。第三,救济款不能一发了事,及时组织灾民座谈会,帮助灾民订立具体的生产度荒计划,教育其精打细算,节约度荒,并结合恢复生产的工作中心,深入检查使用效果,调研问题偏向,及时纠正,严格防止浪费,必要的问题向县委报告。第四,严格手续,救济款下拨后各乡不许挤压或挪用,更不可能美其名曰机动款扣留,各区按照实际情况编制使用计划,少则报请补发,多则如数上报,不得隐瞒情况,不得挪用挤压,群众领款不得冒名顶替,领款时造办花名册签字报县委审计,严查贪污舞弊。7月16日即发放救济款,急救有困难的灾民,下拨救济款一亿多元。7月26日,结合宣传对断炊户进行了急救,配合当地干部做评议和发放救济与贷款的工作,如派驻到彭思区去的工作组根据当地的情况和现实需要,很快进行了摸底调查,对断炊户予以救济,仅漕河区除已下发的外,正在评议发放的救济款有4200多万元,贷款3600多万元。群众反映政府的救济款和贷款很能解决目前的困境。工作组的同志深入群众,对重灾户进行了访问慰问,研究了解情况与当地干部研究推进工作,解决当务之急。8月8日,对灾区严重灾户进行了救济并发放灾区贷款。总计发放救济款71200万元,贷款128000万元,解决了灾民生活困难,稳定了情绪,扶持了生产恢复,马冯、白河、杨墩三个乡,上月底到漕河乡讨饭的群众60多人,经急救后陆续返家,秩序得到安定,白河乡个别群众出卖桁楣砖瓦以及拿锄头到合作社变卖的现象也得以停止。元丰乡的救济发放工作是从7月18日开始至21日,共4天时间,完成了评议工作并办理了救济发款手续。通过全乡干部扩大会议等一系列会议,会议代表采取漫谈方式,反映了群众思想情况,反映了各区受灾情况,提出了不同的困难和解决办法,根据事前了解的情况和会上的具体反映,贯彻了生产救灾的方针任务,特别说明了党和政府有信心、有决心、有力量,领导群众组织起来进行生产自救,渡过灾荒。在实施救济工作的过程中,排查出救济对象户,进行摸底、对比,明确了工作方法。全县共有救济户47户,占受灾户的9.2%,救济人口157人,占总受灾人口的7.4%,包括贫农40户117人,中农3户27人,军属3户10人,地主1户3人。共发放救济款400万元。区乡干部分区分片对救济户上门探望,得到灾民群众的普遍好感。不仅如此,干部下乡结合实际情况对救济户开展适当的安慰和思想教育,根据不同对象,充实教育内容,密切了干群关系,群众对党的认识更加深了一步,同时也树立了区乡干部的工作威信。救济工作的实施,得到了群众的同情和好感,七选区农民反映说:“虽然钱不多,礼轻情意重。该照顾的政府都能照顾了。” ![]() |
登独山文/张北平都说红叶是秋风写给大地的情书,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像我,秋日要是不出门去拥抱秋风,
清水河文学社社报2023年第12期(上)(总第52期)新团员优秀团课作品展闪烁在红色中的光芒徐思晟秋日的阳光
家有美妻妻子年幼时家里也很贫穷,稍比我家经济条件好点,上有父母和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家住蕲北小镇银杏
家乡的四季美文/胡钧尧我的家乡在鄂东蕲州乡下,有山有水,现有人口400多人,明洪武年间由江西瓦屑坝迁徙至
小村庄的嬗变文/余四海湖北省蕲春县横车镇有个铺尔嘴村位于大别山南麓,距离漕河城区约16.8公里,东与白鹤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