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市委六届六次全会举行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黄冈高质量发展明确了方向划出了跑道![]()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现场。(记者 周伟 摄) 出席会议的市委委员、候补委员,以及列席会议人员分成7个小组,对大会文件进行分组讨论,对文件中提到的新思路新战略谈感悟谈措施,气氛热烈。 ![]() 市委六届六次全会分组讨论现场。(记者 周伟 摄) 与会同志表示,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全会精神上来,牢牢把握强县工程和乡村振兴这一主攻方向,转变发展理念,激活发展动能,围绕市委发展战略,系统谋划、差异化发展、协同化配合,保持定力,久久为功,一锤接着一锤敲,一张蓝图干到底。 关键词之一:县域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全会提出:坚持在该干什么的地方干什么。因地制宜优化发展空间布局,推动县域特色化、差异化发展 市委委员、团风县委书记何永红:团风锚定打造“华中地区临港型绿色建造基地”这个发展方向,在建材产业方面,以鸿路钢构为龙头,成立钢构产业技术研究院和联合创新中心,组建供应链公司,建设钢材大市场,推进钢材集中采购、开平、剪切、配送、贸易、金融、检测全链条运作,打响团风钢构品牌。打破行政界限,以流域地理为单元,推动牛车河等六大片区流域治理和区域开发,努力争创“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抢抓武鄂黄黄同城一体化发展重大机遇,推动县城规划向南延伸,主动融入黄冈市区。紧盯武汉都市圈“吃”“住”“游”,着力打造绿色建造示范基地、都市食品供应基地、乡村旅游度假基地;加快交通“硬联通”和科技创新协作,建设武汉都市圈卫星城。 市委委员、英山县委书记郑光文:英山将立足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主体功能,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优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供应链思维谋划产业链,以推动特色农业和文旅康养产业转型升级为主攻方向,对内整合、对外开放,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山区县发展之路。一要深耕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聚焦茶叶、中药材特色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加工产业园等专业园区建设,加快建成现代智慧物流园和茶叶、中药材展示体验中心、博物馆、技术研究院,力争到2025年,茶叶和中医药产业产值均达100亿元。二要发挥比较优势,建设文旅康养核心区,依托县农文旅投资开发公司,对文旅资源全地域升级、全业态融合、全链条推进,力争2025年旅游人数达到10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过100亿元。 市委委员、红安县委副书记、县长胡广:红安是新中国唯一用“红”字褒奖的县市,具有红色文旅资源富集、毗邻武汉交通区位优越、农产品特色鲜明、产业承载平台潜力大等比较优势。红色旅游如何提质,与武汉同城化发展如何提速,区位经济功能如何提升,是红安要回答的三个问题。红安的发展定位为建设“全国红色教育和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大别山革命老区乡村振兴示范区”“融入大武汉的先行区”。为此,要把“红安有什么、红安要什么”弄明白,在围绕发展大局做好“公转”同时,结合红安特色创造性做好“自转”。按“北部生态、中部生活、南部生产”统筹空间布局,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发展壮大家居建材、现代农产品加工、红色文旅三大主导产业,以工业强县,以农旅富民。 关键词之二:以供应链思维改造产业体系全会提出:坚持以供应链思维改造产业体系,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市委委员、蕲春县委书记胡安元:蕲春将持续推进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围绕实现2025年产值400亿元、2030年产值1000亿元发展目标,在路径上,突出品牌标准引领,加紧制定蕲艾全产业链标准,高举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国际品牌,做强蕲春艾灸疗法、蕲春艾灸师等核心品牌,推进蕲艾与其他品牌合作,构建“1+N+X”品牌矩阵。突出三产融合发展,培育蕲艾良种,守住道地性;外引龙头,内促整合,打造蕲艾大健康产业集群;推进蕲春艾灸“千城万店”“千家万户”计划落地;拓展“蕲艾+”新业态。突出供应链赋能,组建湖北蕲州府供应链有限公司,系统重塑蕲艾全产业链;成立蕲春艾灸师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实现艾灸师的职业全生命周期动态管理;引进长江投、省联投、九州通等龙头企业,建设中药材数字化全国统一大市场。 市委委员、武穴市委书记胡昊:武穴将强化“供应链思维”,加快改造升级现代产业体系。以祥云集团、广济药业为龙头,以中化学新祥云新材料产业园项目为推动,着力打造医药化工产业供应链平台,力争2025年医药化工产值达到300亿元。坚持“国资主导、规范整治、科创支撑、优矿优用、精细加工、集群开发”的发展思路,加快建成建材产业供应链平台,力争到2025年新型建材产值达到200亿元。以建设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载体,重点引进大型加工企业,“产、加、销、园、旅、研”同步发力,加快构建双低油菜供应链平台,确保常年种植面积45万亩以上,实现系列产值30亿元以上。同时实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进一步完善专项政策和专项配套,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市文旅局党组书记、局长涂宝峰:对文旅资源进行全地域、全业态、全产业链整合,构建“一心、两圈、多点”空间格局,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子。主城区以东坡文化为主体,加快推进东坡文化旅游区建设,融合全市文旅元素,建设成为游客集散中心。持续打造全市“大美黄冈、此心安处”文旅总品牌,构建“1+10”文旅品牌矩阵。围绕黄州、麻城、黄梅3个主要游客进出通道和集散地,全市一盘棋,打造8条特色旅游线路,面向市场销售,实现引客入黄。市县一体组建农文旅投资开发公司,重点从东坡庙会、特色旅游线路、民宿、农家乐入手,优化整体推广运营策略,提高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引流、盈利。 黄冈国投集团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胡胜新:黄冈国投将坚持“两条腿”走路,一手抓城市开发,做好“三城”建设投资、建设和运营大文章;一手抓乡村振兴,做好体系、功能建设和产业大文章,把主责主业调整到城市开发、乡村振兴领域,把主战场扩大到黄冈全域。加快组建四大乡村振兴投资发展平台公司,整合各类资源,设立空港供应链大厦,聚集一批供应链企业入驻,围绕浠水鸡蛋,蕲艾,团风钢材,武穴水泥、化肥,麻城石材等,加快市县联动,打造供应链体系,助推产业链。 关键词之三:“四区联动”城市更新行动全会提出:实施“四区联动”城市更新行动,推动小区、社区、街区、片区分层开展城市体检,编制城市更新规划 市委委员、黄州区委书记夏志东:主城的问题是“三无”小区多、城中村多。我们更加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开展城市体检,推进“四区”联动、完整社区建设,实现民生、功能、风貌的协调统一,尤其要大胆开展合作社模式的城市更新试点,改变脏乱差和功能缺失的问题。教育、医疗、“一老一小”等服务功能,也要用共同缔造的理念,在“四区联动”和完整社区建设中,统筹谋划、逐步解决好,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市委委员、麻城市委书记汪国兵:麻城市将实施“四区联动”城市更新行动,增强县城综合承载力,力争城镇化率每年提高1.5个百分点。小区和社区层面突出完善生活功能,构建城市运营大物管平台,发挥国有平台示范作用,分批消除“三无”小区,力争明年上半年实现无物业小区清零。街区和片区层面突出提升城市功能,完善布局、补齐短板、提升功能,优化“东城西产”格局,高标准推进“五个一”建设,建好特色商贸街、加工园。留住历史文脉、提升烟火气、增加时尚感,打造“孝感乡”等特色街区。探索房地产新模式,精准打造就业小区、康养小区、教育小区,吸纳农村进城和外来人口。 市委委员、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郭鹰:以城市体检为切入点,以“四区联动”为抓手,推动城市集中高质量发展。建立小区、社区、街区、片区各层级建设标准体系,抓好共同缔造、现代物业、完整社区“三合一”建设,完善小区、社区软硬件功能,分步推进完整社区建设。配套完善教育、医疗、商贸及生活服务设施,提升县城功能品质。围绕主导产业规模总量、专业园区、供应链管理、产业品牌、创新能力五个维度18项指标开展产业体检。围绕产业、空间、人才、资金、管理等方面制定完善相应的配套政策、专项规划以及规范标准。加快园区内部道路、能源设施、供水管网、物流、科技创新、公共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产业园区承载能力。 市委候补委员、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学军:坚持“民生导向、功能完善、产业发展、风貌提升”四位一体,力争到2025年,全市“四区联动”城市更新行动初见成效,市民生活更加便捷,基础设施更加配套,功能品质明显提升,人居环境持续优化,文化底蕴渐次彰显,城市韧性逐步增强,产城融合初步形成。抓好功能完善、产城融合、服务提升、风貌管控、治理优化等5大建设行动,以服务“一老一小”为重点,加快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和适老化改造,推动社区盒子,补齐功能短板。开展统一的城市“大物业”运营服务,建设智慧物业管理服务平台。 关键词之四: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全会提出: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城乡一体化。全面推进融合型教联体建设,以群众满意为标准,提升管理效能、提高办学质量,增强城乡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有序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2023年底前全市全面启动医共体建设 市委委员、浠水县委书记付宇:发挥生态、文旅等资源优势,引进民营资本,支持多元市场主体大力发展医养结合、旅居康养等养老产业。大力实施教联体和医共体改革,加快县级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坚持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载体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坚持以“四区联动”推进小规模、针灸式有机更新和微改造,先期启动以浠水河综合整治为主轴线、以莲花池社区和青云社区为重点的“一线两区”试点,通过政府激励引导,运用共同缔造方法发动群众主动参与、自主改造,打造完整社区,不断优化公共服务资源。 市委委员、黄梅县委书记刘欲晓:围绕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办好教联体改革省级试点,为全市教育事业发展探路,推动医疗、养老、托幼等公共服务向基层倾斜、向农村覆盖。紧密产业富民利益链接,到202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7左右。运用共同缔造的理念,一年内完成“三无”小区物业服务全覆盖,加紧推进环永安水库小流域治理试点工作,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城区建成区内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以干部群众的双向奔赴打造幸福家园。对完整社区、美丽乡村建设、品牌创建等涉及面广、时间线长的工作,小口切入、节点管控,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以局部突破推动整体快进。 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李刚:在前期试点基础上,2023年底前,全域启动推进以“县级强、乡镇活、村级稳、上下联、信息通”为目标,以群众满意度、县域就诊率为标准的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系统重塑医疗卫生体系和整合优化医疗卫生资源,推动县乡一体、乡村一体,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形成责任、管理、服务、利益共同体,让群众就近享有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 关键词之五:共同缔造向纵深拓展全会提出:坚持运用“共同缔造”理念和方法,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更好激发人民群众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市委委员、罗田县委书记郝爱芳:罗田县将加快六大示范片区建设升级,在全县12个乡镇中选择6个乡镇片区,从不同基础、不同特色、不同定位进行试点,探索出不同模式经验,在全县范围内推广。加快共同缔造试点经验复制推广,提升苍葭冲、燕儿谷、圣人堂、水口塆、汪家咀等经验,指导全县因地制宜发展农文旅产业,推广农光(渔光)互补高效种植养殖模式。进一步深化政府投融资平台市场化改革,建立县级平台和村级公司不同的合作模式,把443家强村公司做实做强。加快推进探索性改革工作,用好国家九部委开展“我的家乡我建设”活动、全省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和引导返乡入乡试点等机遇,推进土地流转、农房集中,整合1000宗存量建设小地块,以点状供地等方式,探索共建住房新模式。 ![]() 9月4日《黄冈日报》2版 |
01县政协为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聚智献力9月14日,县政协召开全县油茶产业发展“一线协商·共同缔造”现场会
扫黄打非阳光护苗护苗开学季开学第一课 为深入推进“护苗”专项行动,提高学生们对“扫黄打非”的认识,大
上级检查9月2日下午,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光斌,省交通运输厅安全监督长牵头负责人陶泽民,市应
自美丽城乡建设行动至今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下经过长时间以来的环境改造和整治蕲州各个街道村庄
自美丽城乡建设行动至今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下经过长时间以来的环境改造和整治蕲州各个街道村庄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谢谢!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联系QQ:5665305(微信同号) E-mail:admin@qizhou.com.cn 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微博:hubeiqizhou 抖音号:hubeiqizhou 快手号:hubeiqizhou
Copyright 2006-2023 蕲州在线 (https://www.qizhou.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