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蕲州在线

搜索

蕲州在线

李时珍生平年谱

2023-9-4 16:15 135
(本文转自古今蕲谈公众号。热爱蕲春历史,关注古今蕲谈。)
1518年,明武宗正德十三年,李时珍出生,时年一岁。诞生于湖广蕲州(今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一个世医家庭。此时的蕲州府,辖周边五县,明仁宗朱高炽六子朱瞻堈被封荆宪王,设蕲州为荆王府。景象繁华,医药发达。李时珍家住蕲州东瓦屑坝。父名言闻,字子郁,号月池,是当地名医,著作有《四诊发明》八卷、《人参传》二卷、《艾叶传》(一名《蕲艾传》)一卷、《痘诊证治》《医学八脉注》和《四言举要》;母亲张氏;哥哥李果珍;姐姐(或妹妹)李氏(后嫁柳家)。李氏家族在蕲州世代业医,子承父业。1519年,明武宗正德十四年,李时珍时年两岁。幼年时期一直体弱多病。李时珍后求序于王世贞时自云“幼多羸疾,质成钝椎”,正是指此时。李时珍生平年谱
1522年,明世宗嘉靖元年,李时珍时年五岁。郝守正考中举人。此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及他,载曰:“吾蕲郝知府自负知医,因病风癣,服草乌头、木鳖子药过多,甫入腹而麻痹,遂至不救。”此事在小小时珍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1531年,明嘉靖十年,李时珍时年十四岁。“长耽典籍,若啖蔗饴”,轻松考中秀才,即“补诸生”。1532年,明嘉靖十一年,李时珍时年十五岁。少年时期由于嗜食胡椒子,年年引起目疾。此后逐渐觉察到嗜食的害处。在戒食后,目疾不再发作。时珍后在其《本草纲目》载云,“时珍自少嗜之,岁岁病目,而不疑及也。后渐知其弊,遂痛绝之,目病亦止。”少年时珍从而“好读医书”,深感医药之奥妙。李时珍生平年谱
1534年,明嘉靖十三年,李时珍时年十七岁。第一次赴武昌(今湖北省武汉市)参加乡试,结果落第而归。1537年,明嘉靖十六年,李时珍时年二十岁。取表字为“东璧”。因感冒咳嗽而致骨蒸发热,经其父李言闻用一味黄芩汤治愈。此前已结婚,妻子吴氏。第二次赴武昌参加乡试,仍然落选。时珍后在其《本草纲目》明确载述,“予年二十时,因感冒咳嗽既久,且犯戒,遂病骨蒸发热,肤如火燎,每日吐痰碗许,暑月烦渴,寝食几废,六脉浮洪。遍服柴胡、麦门冬、荆沥诸药,月余益剧,皆以为必死矣。先君偶思李东垣治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气分热也。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火。遂按方用片芩一两,水二钟,煎一钟,顿服。次日身热尽退,而痰嗽皆愈。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此时的李时珍对“医中之妙”逐渐有了浓厚的兴趣。1540年,明嘉靖十九年,李时珍时年二十三岁。第三次赴武昌参加乡试,仍未及弟,此后就放弃科举,阅读多种文史哲等方面的书籍,钻研医药学,选择医生作为职业。见蕲州知州马惟孝屠宰一头黄牛获得酢答,此后查阅陶宗仪《辍耕录》进行考证。此时的李时珍具有一颗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1541年,明嘉靖二十年,李时珍时年二十四岁。由于爱好医药,喜读医药典籍,善于遣方用药,辨证论治,医术令人折服,此时开始正式行医,此后其治验医案屡见记载于《本草纲目》之中。1542年,明嘉靖二十一年,李时珍时年二十五岁。治愈富顺王朱厚焜嫡子之病。此时李时珍博洽经史,学识渊博,把深厚的儒学素养与医药理论有机结合,加之其父李言闻的悉心传授,其医术水平大长,治病救疾得心应手。1543年,明嘉靖二十二年,李时珍时年二十六岁。接受楚愍王朱显榕聘请,任楚王府奉祠正,并且兼管良医所事务。其间治愈楚愍王世子朱英耀的病。1544年,明嘉靖二十三年,李时珍时年二十七岁。经朱显榕推荐,去北京太医院任职。在太医院了解到皇上迷恋“长生不老之药”。在御药库、寿药房、药王庙收集医籍本草文献资料,发现药王庙中供奉一座针灸铜人。在太医院的书库看到了“上自坟典,下及传奇”的各类书籍。1546年,明嘉靖二十五年,李时珍时年二十九岁。“伏念本草一书,关系颇重,注解群氏,谬误亦多”看到历代本草“第其中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此时开始树立重修本草之志,“乃敢奋编摩之志,僭纂述之权”。李时珍生平年谱
1549年,明嘉靖二十八年,李时珍时年三十二岁。辞去太医院的职务,返回蕲州。归途中,向驿卒打听到用旋覆花根煎汤“可补损伤”。此前,用小续命汤治愈一个锦衣卫的病;见京城有所谓“通治百病”的一粒金丹出售,此后在《本草纲目》中指出这是“方伎家之术”;了解到北京居民食用的“闭瓮菜”是将芜菁“以瓶腌藏”而制成的;注意到北京开始栽培南瓜。正是此年间,其父李言闻中岁贡生。1550年,明嘉靖二十九年,李时珍时年三十三岁。在家乡行医,治愈许多病人。优待贫苦百姓,免费治疗和施药,“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收集到一个名为“世传白花蛇酒”的方子。此后著《濒湖集简方》,收载了这个方子。李时珍生平年谱
1552年,明嘉靖三十一年,李时珍时年三十五岁。此前,发现《神农本草经》《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蜀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本草图经》《证类本草》和《本草衍义》等前代药物学专著中的一些记载并不完全可信,有的分类不清,有的疗效不显,有的掺杂迷信成分;另外,在这些书籍刊行之后,又发现了许多新的药物。鉴于这些情况,决心对古代的药物学书籍进行一次整理、增补和修订。从本年起查阅和收集大量的文献资料,考察和研究药物,开始集中全力纂辑《本草纲目》。1554年,明嘉靖三十三年,李时珍时年三十七岁。用杀虫治癖药丸治愈朱厚焜的一个孙子的病。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曰:0“我明宗室富顺王一孙,嗜灯花,但闻其气,即哭索不已。时珍诊之,曰,此癖也。以杀虫治癖之药丸服,一料而愈。”1562年,明嘉靖四十一年,李时珍时年四十五岁。5月22日,鄠县方士王金向明世宗朱厚熜献五色芝,而被授太医院御医,《本草纲目》中记载此事,云:“又方士以木积湿处,用药傅之,即生五色芝。嘉靖中王金尝生以献世宗。”1564年,明嘉靖四十三年,李时珍时年四十七岁。1月28日(上元日,阴历正月十五日),著成《濒湖脉学》。此前已自号“濒湖山人”,并将寓所题名为“薖所馆”。“先考月池翁著《四诊发明》八卷,皆精诣奥室,浅学未能窥造。珍因撮粹撷华,僭撰此书,以便习读,为脉指南云云。明嘉靖甲子元日,谨书于濒湖薖所。”同年,长子李建中考中举人。“李建中,字龙源,时珍子。性至孝,十岁能文,十二为诸生”。父亲李言闻于此前去世,详细时间待考。2月,“陕西游僧武如香,挟妖术至昌黎县民张柱家,见其妻美。设饭间,呼其全家同坐,将红散入饭内食之。少顷举家昏迷,任其奸污。复将魇法吹入柱耳中。柱发狂惑,见举家皆是妖鬼,尽行杀死,凡一十六人,并无血迹。官司执柱囚之。十余日柱吐痰二碗许,闻其故,乃知所杀者皆其父母兄嫂妻子姊侄也。柱与如香皆论死。世宗肃皇帝命榜示天下。”李时珍收载此案并分析曰“观此妖药,亦是莨菪之流尔。方其痰迷之时,视人皆鬼矣。解之之法,可不知乎?”李时珍生平年谱
1567年,明穆宗隆庆元年,李时珍时年五十岁。秋天,刘世儒到蕲州,时珍作《赠言》一首送他。全诗是:“雪湖点缀自神通,题品吟坛动巨公。欲写花笺寄姚制,画梅诗向冠江东。”此前,明代理学大家顾日岩(名问,字子承)在阳明书院讲学。李时珍拜顾问为老师,学理学,以补自身儒学之不足。此时,是李时珍编撰《本草纲目》最为紧张的时期,开始“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且进行科学整理,“复者芟之,阙者缉之,讹者绳之。”1570年,明隆庆四年,李时珍时年五十三岁。顾问之弟顾阙数年前“远行,汗后渡水,遂成骨痹痿蹶”,本年病重去世。《本草纲目》中记载此事。1571年,明隆庆五年,李时珍时年五十四岁。“隆庆五年二月,唐山县民妇有孕,左胁肿起。儿从胁生,俱无恙”。“夏秋大火,蕲、黃濒江之地,鼢鼠遍野”。《本草纲目》中记载此二事。1572年,明隆庆六年,李时珍时年五十五岁。著成《奇经八脉考》,吴哲为此书作序。云:“奇经八脉,闻之旧矣,而不解其奥。今读濒湖李君《八脉考》,原委精群,经络貫彻,顿觉蒙开塞决,胸次豁然。隆庆壬申中秋日,道南吴哲拜题。”1573年,明神宗万历元年,李时珍时年五十六岁。1月11日,和哥哥李果珍一起为父亲李言闻、母亲张氏立墓碑。在李言闻夫妇合葬墓碑上有“隆庆壬申十二月庚申日立石”之文字,按现在公历即为1573年1月11日。1575年,明万历三年,李时珍时年五十八岁。子李建中任四川蓬溪县(今四川省蓬溪县)知县。此前他曾担任过河南光山县(今河南省光山县)教谕。1577年,明万历五年,李时珍时年六十岁。河南左参政吴国伦因考核不合格被罢官,回到故乡兴国(今湖北省阳新县)。时珍作《吴明卿自河南大参归里》一首安慰他。全诗是,“青琐名藩三十年,虫沙猿鹤总堪怜。久孤兰杜山中待,谁遣文章海内传?白雪诗歌千古调,清尊日醉五湖船。鲈鱼味美秋风起,好约同游访洞天”。同年7月7日即万历丁丑小暑,顾问为《奇经八脉考》作序。1578年,明万历六年,李时珍时年六十一岁。“始于嘉靖壬子,终于万历戊寅”,经过三次大规模修改,写定《本草纲目》。“稿凡三易,分为五十二卷,列为一十六部,部各分类,类凡六十,以类为纲,以药为目,增药三百七十四种,方八千一百六十。”学生庞宪协助撰述《本草纲目》。1579年,明万历七年,李时珍时年六十二岁。经长子李建中请封,受封文林郎、四川蓬溪县知县。1580年,明万历八年,李时珍时年六十三岁。10月17日(阴历九月九日)赴太仓州(今江苏省太仓县)弇山园拜访王世贞,请他为《本草纲目》撰写序言。在弇山园中住了数天。王世贞作一首诗相赠。全诗是:“李叟维肖直塘树,便睹仙真跨龙去,却出青囊肘后书,似求玄晏先生序。华阳真逸临欲仙,误注《本草》迟十年,何如但附贤郎舄,羊角横博上九天。”1587年,明万历十五年,李时珍时年七十岁。长子李建中提升为云南永昌府通判,因双亲年老,没有赴任,返回故乡蕲州。1590年,明万历十八年,李时珍时年七十三岁。2月19日(上元日,阴历正月十五日),王世贞为《本草纲目》作序。王世贞在序中开言,“纪称:望龙光知古剑,觇宝气辨明珠。”又称“予窥其人,脾然貌也,瘫然身也,津津然谭议也,真北斗以南一人。”并云,“上自坟典,下及传奇,凡有相关,靡不备采。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禁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徹,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同年,金陵书商胡承龙先生承接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书稿,开始刊刻《本草纲目》。1593年,明万历二十一年,李时珍时年七十六岁。写成《遗表》,嘱咐次子李建元上报皇帝。逝世,葬于蕲州东门外的雨湖之滨竹林湖畔。9月11日(阴历八月十五日),子建中、建元和建方立墓碑,碑文是:“明敕封文林郎显考李公濒湖、孺人显妣李门吴氏之墓”。1596年,明万历二十四年,李时珍逝世后第三年。《本草纲目》首次在金陵南京刊印成功,由胡承龙先生刊行。同年,李建元进献《本草纲目》及《遗表》。神宗万历二十四年十一月:“湖广蕲州生员李建元奏进《本草纲目》58套,章下礼部,书留览。”李建元《进遗书疏》:“万历24年11月进呈,18日奉圣旨,书留览,礼部知道,钦此。”

李时珍生平年谱
蕲春文学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谢谢!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联系QQ:5665305(微信同号) E-mail:admin@qizhou.com.cn 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微博:hubeiqizhou 抖音号:hubeiqizhou 快手号:hubeiqizhou

Copyright 2006-2023 蕲州在线 (https://www.qizhou.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