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古今蕲谈公众号。热爱蕲春历史,关注古今蕲谈。) 汪学琦,男,汉族,1925年农历8月30日生,湖北省蕲春县张塝镇汪瓢铺村人。大学学历,中共党员,高中语文高级教师。1944至1946年曾投笔从戎,参加中国抗日远征军赴缅甸战场抗敌。胜利后,复原复学。1949年11月复入伍进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军政大学,毕业后在部队服役,后转业地方,在本县教育局任职。1962年华师大中文系函授毕业,自请去蕲北山区执教。1983年秋由大同高中调回县城,于县实验中学站完最后一班岗,1991年冬六十六岁退休。再随子女去武汉、北京寓居近二十年,最后落叶归根返故里,卜居于蕲州的雨湖滨。晚年随兴写作了部分诗词,加入《濒湖诗社》、《中华诗词学会》为社员、会员,并担任了《濒湖诗社》顾问。八十岁时将自己的诗作编成过《雅园诗稿》集。我蕲北张塝山区汪氏一族乃全县多支汪姓族群的一个宗支,聚居于张塝狮子两镇毗连之处的荷槎山左右。此地山峦起伏,幽壑纵横,鸟语花香,竹苞松茂。春来幽兰竞发,四溢芳香。我族繁衍其间,人丁昌炽,英才辈出。如幽兰出谷,殆非言有过之。历史上元明易代之交,我族这一宗支始祖汪源泗别号一峰公,率妣自江西饶州乐平迁蕲,卜居于荷槎山之阴,后嗣沿其四周,即今张塝镇之汪瓢铺、六溪冲、马鞍山、柏叶山、黄梅山、狮子镇之汪家坝、郝子堡、盘龙地等多个村闾,蔓延发展,历经二十代,迄今人丁万余(内还包括迁黄梅边界定居的部分)。不仅数量累增,素质也不断优化。蕲北近代名人詹大悲先生于上世纪所撰有关文献中,即以“汪氏为蕲望族”相称许。 ![]() 2006年10月,台湾《湖北文献》创刊四十周年来汉举办纪念与学术交流活动。主持活动的文献社长汪大华(左一)(同里宗亲,旅台知名人士)邀约与会的汪学琦与汪超英(右二)、汪潮涌(右三)及其堂弟汪同三(左三)(北京著名经济学博士,社科院数量技术经济研究所长,社科院学部委员)和其长女汪用和(右一)(台著名电台主播)合影。据谱牒所载,自清中叶至末(前此未修宗谱无所考据),本支汪氏族人,在此生生不息,耕读相传,先期下帏士子,相继参与科举应试,虽未多获高科,但却也取得不少不同级别的科名,计有进士1、举人1、贡生9、州郡县文库生(秀才)60、武庠生18。另有多人获取相应功名职衔,计亦有五品2,六品2,八品1,知县1,县丞5,例贡6,上庠生4,太学生206。处此偏远山区,人口有限的氏族中能有这多出众子弟,应不后于他族。同里他姓先贤清末举人陈国琪曾评誉过:“汪姓固巨族,自科举时蜚庠序声者裉桤相接(言其多),祗今宿儒遗老仍济济有众;后起英俊得各校毕业证书者,尤弗胜数”。民国肇造至新中国初期,未作细考,拟不详叙,但粗知清末民初,有人远走他乡赴日本留学,加入同盟会,投身革命运动,参与辛亥起义;北伐战争时,有人加入国民革命军讨伐北洋;土地革命战争,本支族人积极参加红军队伍,其中为工农革命英勇牺牲,仅解放后追认烈士的便有21人;抗日战争时,一批爱国热血男儿,奋勇投笔从戎,奔赴前线杀敌,如汪光尧在抗日军中任团长,南征北战,屡立战功;解放战争以至解放后初期,全族子孙中更有不少人参与革命和建设工作,造就大批县、乡、村干部,为国家作出了贡献。“文革”结束后,改革开放以来,沐浴盛世新风,人文蔚起,族中新育人才,如烂漫山花争芳斗艳,较前大为发展。据粗略统计,全族现有子嗣中(包括此前部分老人及现居外地的部分人士),己获大学毕业以上文化程度者达147人,内含硕士研究生18人,博士研究生9人,而硕士生中留学国外的有8,博士留学国外的有6。上所述人中,事功建树上一般的不提,而已获较高职位的有:全国政协委员1人,副省级干部1人、司局级干部2人、县处级干部3人;在军队中任职的中将级高干1人、团级干部6人;科教界任中科院、社科院研究员4人、大学教授5人、再是中学高级教师、高级工程师、高级医师、高级编辑和新闻记者各有相当人数;经济企业界大中型企业老总也有多人。以上所述的是总概况,接着拟推介三个“两”的典型作为例证以展现实情:一是“两”个秀才塆;二是“两”个户平一个半大学生的汪姓村民组;三是“两”个多代全家尽高知的书香户。 ![]() 1996年夏,与老伴一起,于北京与同里宗亲汪敬虞(中央社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经济学家,全国政协委员)及夫人曹润瑶(二位)合影。先说两个秀才塆。这是早期的情况:一是六溪冲的汪家塆。聚居于这个村落十余户的汪家一个分支,从清代科举取士盛行的中期至清季,百余年间,两三代人中,先后有12人举州文库生(即秀才)(内有3人補贡生)、6人举州武庠生。不仅人才兴旺,资财亦丰,华居高耸,气派非凡,人称汪氏第一秀才湾。另一个是汪瓢铺的老屋塆。原也只十余户汪姓人家。同样是自清乾嘉时发迹,至清末,先后有14人举文秀才,(内有2人補廪膳生)5人举武秀才。人称此为汪家第二秀才博,名闻遐迩。而且这个塆后来还人才辈出,至今书香烟火犹盛。如后面将介绍的汪敬虞家便是出自此塆。再说两个户平一个半大学生的汪姓村民组。这两个村民组是汪瓢铺村的第八组和第十一组。第八组汪姓人家有10户,出自这个组具大专以上学历的人有15,户平一个半;第十一组有汪姓住户11户,出自这11户的居民中具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也有15人,户平一个半只差零点一。这在偏远山区的农村自然是罕见的。再说两个多代全家尽高知的书香户。一是汪敬虞家,一是我们家。这里则将详叙一些:汪敬虞家是个庞大的世家,主要成员除已作古者外,现多在北京、台湾等地。他们家自其祖辈到其孙辈五代,延续书香门第,成员23人全是高知,个个成才,且有多人才高位重。敬虞的祖父汪访之,叔祖父汪履之昆仲都是晚清名秀才,履之公还補廩膳,并于民初被选任县议会副议长,造福乡邦,远近敬仰。敬虞父辈三人皆为饱学之士:伯父汪寿千(又名应蟾)留学日本,读东京宏文学院,与蕲春近代名人田桐是同窗,并同时加入同盟会,投身革命。回国后,奔走省县间,担任过国民党县党部部长,并任过县第一任劝学所所长。(即今之教育局长)后毕生矢志执教。解放初,县领导邀请他出任县各代会(即后之县人代会)会长,但因年事己高辞未就任。敬虞的父亲汪寿凡武汉铁路专科学校毕业,曾任修建铁道工程师;后又考为文职公务员,在江西省财政厅工作,惜上苍不佑,英年早逝。敬虞的小叔汪寿绵文章道德双优,毕生在家设馆授徒,教诲子侄及族中后嗣。敬虞本辈堂兄弟五人。其伯父子一,名敬欧,好学上进,书法特工,楷、隶尤劲。敬虞兄弟二人,在全家成就最高。长兄汪光尧(号敬陶),少年志气凌云,先在武汉读光华大学;值北伐军兴,慷慨请缨,弃文就武,投读黄埔军校,第六期毕业,后直服务军中,历任排、连、营、团、师、军长、至国民党军金门前线副司令。抗日战争中,率部奋勇杀敌,战功卓著。1944年,三十三岁,即已晋升少将,1949年去台湾。亦惜天不假年,1957年47岁时病逝于美国,被追晋为中将。敬虞本身幼即聪慧,勤奋好学。1944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继入南京中央经济研究所读研究生,毕业后从事经济研究工作。解放后调北京入中科院经济研究所,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并兼研究生院博导。毕生深钻苦研,成果辉煌,著述极丰,为我国近现代经济史和经济理论研究作出了卓越贡献。多次获取国家重要奖项,还被授予专家特殊津贴。因其功高望重,1982年65岁时被接纳加入中国共产党;1988、1992年两度被选为第七届、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现年届九旬犹笔耕未辍,2006年还出版了《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总体考察和个案辨析》一书。敬虞还有其小叔生的两室兄弟,一号敬韩,一号敬岳。敬韩按其名号原本敬慕唐代儒宗韩愈而立志学文,少时先也打好基础,但值日寇侵华事发,为抗敌救国,他毅然投考中央军校,弃文演武,驰骋疆场,战功荣积,终至晋升上校军职。解放前夕,随军起义归故里。敬岳似少小即有意从军,学岳武穆,立志精忠报国,也于抗日战争中期,投笔上军校,后在军中任职,但于解放前夕去台湾,直干至上校军职后退休。敬虞的下一辈,子侄多为杰出英才。子汪同三,学位为中科院研究生院毕业的经济学博士,职位是中国社科院数量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研究员,2000年晋升所长,并被评为社科院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他所从事的国家经济形势分析和预测的研究成果常为国家制订有关经济政策的依据,在国内外产生了重要影响。 ![]() 2012年秋,宗族(族侄孙)汪大华(后中)与其次女汪用中(后右一)(企业高管)由台回乡探亲,在汪学琦家与其老伴、次子超美等合影。敬虞的两个亲侄(汪光尧之子)汪大华、汪铁志,幼随父去了台湾。大华为台湾大学研究所毕业的研究生,后为台大教授。一度从政,任国民党台北市副主委(副省级),并久任国民党中评委,还积极参加相关社会活动及担负领导职务,如《湖北文献社》社长,蕲春旅台同乡会理事长等。台湾开放旅台人员回大陆探亲后,他经常回来与家乡亲人相聚,特别是不断组织在台有关人士回大陆访问,开展文化学术交流,增进互相了解沟通,有利于海峡两岸和平和祖国统一大业。大华之弟铁志是留美的博士,任台中研院的研究员,业绩卓著,现已退休。敬虞还有两个堂侄(敬岳之子),兄名大明,弟名大晖,亦在台。大明留美硕士,任台积电公司的设计师,大晖留美的电机博士,任台交通大学教授。敬虞还有女留美大学毕业,旅居美国。敬虞家的孙辈也大都成才。孙女汪娟(汪同三的独生女),北京大学医学院硕士毕业,在北大附属医院工作;另在其老家有一侄孙和一侄孙女毕业于大学。侄孙还敢于创业,在深圳创办了一个已初具规模的私营电器生产公司;在台湾还有两侄孙和两侄孙女,即大华的一子两女,铁志的一子。大华之子名用九大学毕业,任台宏观设计公司总经理;大女用和台大毕业,任台中天卫视主播;小女用中,留美,华盛顿大学硕士毕业生,台北市议员;铁志之子名伟柏,留美,获密西根电机大学硕士。世代有鸿儒,举家无白丁。他们这一家才是我族人才荟萃的龙头大户。接着再摆摆我家的情景:我们这个“小荷才露尖尖角"之家,与蓄势已久的敬虞家相比,自是小巫见大巫,算不上什么,只不过初现了国家盛世来临,民族复兴,族群昌盛,人才发展的新景象。我家眼前三世在堂,包括子女、儿媳、孙辈、女婿和外孙共16人,内除3人还年幼,余13人都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其中硕士、博士各3,并有6人留学海外。尚年幼的3人,资质都聪颖,未来肯定都会学有所成。另外我的侄和侄孙辈中已有两人大学毕业在工作,4人在读大学,1人在读硕士生。我的家世,据传早先也不算赖,八代耕读相传,并曾“雄于资财”,曾祖、祖父、叔父都业儒,设帐授徒终身,均见重于乡里。只至祖父当世,清末国势颓弱,民生凋弊,家道渐趋衰落。至我父亲时,更每况愈下,日益堕入贫困。迨我幼时,三个兄长虽都外出学艺打工,父亲却决意让我上学,以不绝我耕读相承的家风。而我也能解父亲的良苦用心,入学便知勤奋。寒窗力读,1944年秋以优良成绩毕业于蕲春县立初中。时值我国抗日和世界反法西斯的二战关键时期,为救亡图存,我和许多同学义愤填膺,响应国家号召,奋起投笔从戎,参加中国青年远征军,奔赴印缅战场杀敌。战争结束后,复员建国,我仍渴望求知,便又就地在西南地区的贵阳复学读高中;毕业后值解放,我又考入西南军政大学就读。这是军事院校,我是又一次参军入伍:毕业后,在人民解放军中任政工干部。1952年秋部队大转建,我便听从组织安排,转业建设回故里。回县后,先在县教育局工作十年,期间为适应工作需要,又于1956年至1960年,在华中师大读毕进修和函授中文本科。1962年秋感于蕲北山区教育落后,便与时在横车中学任教的老伴杨森林老师商量,共同申请,由县城一起去蕲北,支援山区教育工作。杨原为抗日战争时逃难,流落他乡,在难民孤儿院长大的难童,解放后由国家培养,毕业于湖北农专,为我之故,改行从教,热爱教育事业。我们一同在蕲北大同和张方地区,由小学至高中,辛勤耕耘二十余年,为山区教诲培育了成千农家子女,数以百计的英俊从我们手中进入了大学,成为了各方面有用之才。“文革”后森林君因病不支,提前退位休息,我于1981年终于实现入党心愿,接着当了县人大代表,被评了县优秀教师,地区先进教育工作者。1983年秋,县为加强重点,将我从大同高中调回县城实验中学高中部任职,继续带了几届毕业班。1987年评为中教高级教师,1991年66岁时退休,告别了四十二年的育人生涯,为自己的人生价值画上一道平凡句号。引为自慰的是毕生和老伴志同道合,选定崇高的教书育人事业,不仅开启他人的智慧也教诲了自己孩子的成才。我家有四个子女。长子汪超英,1956年生,1973年高中毕业。1974年下乡插队锻炼,1975年被推荐读华中理工大学机械系,毕业后又考入武汉电力学院学电力,1982年工作后结合需要,又坚持在职攻读华中师大中文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工作一直在湖北省电力工业局,系电力系统知名人士。其妻谢静媛,档案专科学历,为电力部中南电力设计院档案室主管。次子超美,1958年出生,1981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数学系,获学士学位;工作后,又坚持在职读武汉大学经管学院硕士研究生至毕业。大学毕业后,矢志从教。2003年秋改行,投身于企业管理和开发活动。其妻许晓丽,药检专科毕业,为武汉武重职工医院检验师。2009年增补为蕲春县第八届政协委员。三女爱群(原名超群),1962年生,1978年秋高中毕业,年甫16岁参加高考,以全县理科状元的优异成绩,考入上海交通大学材料科学系。现在澳大利自办一科技公司。女婿余华刚本省汉川县人,与爱群同年生,为华中科技大毕业的博士,亦去澳大利亚,受聘于一家电脑软件公司,任总工程师。幼子潮涌,1965年生,15岁考入华中理工大学(今华中科技大),19岁成为清华大学经管学院百批MBA班最年轻的研究生。1985年20岁赴美留学。1987年进入华尔街大通曼哈顿银行纽约总部,从事不动产融资与金融资产证券化业务。1999年5月创办信中利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和美国融信投资公司。2007年起,回乡策划与县里合作,组建“李时珍健康文化旅游度假开发公司”,并开始运作,县人称颂。他有一位被媒体称誉的贤妻李亦菲。亦菲出生于北京,自幼聪慧。13岁时,曾获全国武术比赛青少年组冠军,17岁出演过影片《神秘的大佛》和《火烧圆明圆》。毕业于北京外交学院国际法专业,于1985年赴美深造,曾被美国《财富》杂志选登为亚洲第一个女性封面人物。我的孙辈有6人:孙子、孙女、外孙各2。长孙女已于今春在国外大学毕业,授学士学位,待回国后考研:长孙在北京传媒大学,毕业并又在此读研。大外孙在读大学双学位。还有三个年小的,在读初中和小学。氏族发展,人才兴旺,素质提高。此乃社会进步的必然。但其发展,兴旺,提高的概率与状况,不同族群与地域却迥不相同。究其原因当各有所自。我们蕲北汪氏这一宗氏族群素质有所提高,人才有所发展,除因国家兴成社会进步使然以外,自身因素大抵有族风启励、家教培基、典范生辉、借助他山等四个方面。本文选自《蕲春文史》第二十五辑《蕲北张塝山区汪氏族群剪影》,此为上半部分,下半部分择日发布。 ![]() |
童年是一首赞美诗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童年是一首幻想曲遥想未来充满
为加强我县矿产资源管理,配合推进全县“扬尘治理”专项行动,不
“我宣布,2023年黄河厂水库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演练现在开始!”5
煦暖五月,扬帆奋进正当时;王府胜地,四方宾朋共襄盛会。5月26
说起中医,不得不聊聊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医药学家,被誉为“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