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古今蕲谈公众号。热爱蕲春历史,关注古今蕲谈。) 1949年5月,蕲春解放,新政权的建立,新闻报刊应运而生。在县委领导下,1950年10月25日,县土改委员会主办《土改简报》。1951年3月,县人民政府主办《蕲春政报》。1951年11月,县土改复查委员会主办《土改复查简报》。1953年7月2日,县生产救灾委员会主办《蕲春生产救灾简报》。1953年12月6日,县委、县政府联合出版《蕲春简报》。以上简报为创办《蕲春报》培育了一批人才,积累了办报经验。 ![]() 1956年3月1日,县委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报请省委宣传部批准,将《蕲春简报》改为《蕲春报》,公开发行。这是蕲春县在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第一份公开发行的报纸。《蕲春报》为县委机关报,组织部行文批复报社建制,安排有主编、副主编、编辑、记者及其他工作人员等。该报为4开4版铅印。第一阶段是初创阶段(1956.3.1-1956.11.29)《蕲春报》设置的主要栏目有农村工作述评、当前问题、要紧的话、办社经验交流站、新人新事新创造、科学与卫生、副刊等。1956年3月1日创刊号头版称:“它的方针任务是,积极宣传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宣传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宣传巩固工农联盟,特别是宣传社会主义改造。”在创办形式上,由内部报向公开报转变。是年5月4日,首次发表以“本报记者”名义的文章。是年9月21日,首次刊登新华社发来的胶版影印照片。1957年6月27日,首次出现以编辑部集体笔名“弓鸣”写的文章。1957年8月8日,首次出版《蕲春报号外》。1958年7月1日,首次出现以县委写作组集体笔名“旗红”写的文章。该报由县印刷厂承印,县邮政局发行。向国家领导人董必武、李先念寄呈。公开发行至县内外,开始为3000余份,后增至8000余份,至1958年11月29日止,共办443期。第二阶段是发展阶段(1958.12.1-1959.6.30)1958年12月1日,《蕲春报》改为《蕲春日报》。该报开辟的栏目有社论、公社经营管理问题、专门报导新发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农业知识、老张讲时事、蕲河副刊等。县委书记董舒撰写《改刊的话》,发表在《蕲春日报》一期头版上,其中写道:“自从去年9月,我县和全国兄弟县一样,实行了工农并举,举起了以钢为纲,带动各项工作。全县由627个小型农业生产合作社作为七个大型的包括工农兵学商的人民公社,生产关系起了新的变化,人和人的关系也起了新的变化。由按劳取酬变成半供给半工资。”该报的办报特色,一是版面套红印刷较多,以渲染气氛。二是运用通栏标题式的大标题较多,以显示气势,比如“高举共产主义红旗,大力巩固人民公社”、“人民公社像初升的太阳”、“以共产主义教育为纲整顿人民公社”、“千军万马为肥而战人山人海夺取丰收”、“车马炮卒齐出阵保住元帅升宝帐”等。该报最高发行达1万1千余份,至1959年6月30日,共办183期。第三阶段完善阶段(1959.7.1-1961.1.11) ![]() 1959年7月1日,编辑部发表《本报改刊启事》,其中写道:“遵照省委决议,为了办好一张通俗的县报,更好地对全县人民起着组织、鼓舞、激励、批判、推动的作用,经县委研究决定,从七月-日起将原来的4开4版《蕲春日报》改刊为4开4版的《蕲春报》。”开辟的主要栏目有编辑的话、专报新鲜事,农业技术服务站,蕲春妇女、百花园、机关报闻快报等。该报版面设计,运用通栏标题较多,其中主要有“高举总路线红旗乘胜前进”“以粮为纲全面发展”“谁是英龙维好汉登上插台比比看”等。为了庆祝新中国建立十周年,编辑部办了三件事:是年9月1日起,开始在报上连载由陈绍仪执笔编写的《蕲春十年》;是年9月中旬,以编辑部名义编写的《通俗话(第一辑)》出版;是年9月底,《蕲春报合订本》出版。该报发行量最高达1万2千余份。1961年1月9日登出《停刊启事》:“根据湖北省委指示和县委决定,《蕲春报》自元月11日停刊。”《蕲春报》自1956年3月1日创刊至1961年1月11日停刊,历时近5年,共办928期。为推动和工作和集存史料发挥了作用,在人们心中留下较深的印象。张塝畜牧场宋学祥撰文:“我们场订了7份蕲春报,常常有报看,报纸成了我们常见面的老师。”横车一乙撰文:“蕲春报上刊登农业生产的典型,我们这里的生产队干部群众就认真学习,立即追赶,并取得成果。真是党报威力大,促进生产开红花!”漕河小学陈舜华撰文:“学生刘俊读了蕲春报上刊登的许学惠为保卫国家财产与坏人斗争的事迹后表示要向英雄人物学习,结合实际,带头学好文化课。”蕲春报社工作人员主要有主编岳军、梅玉成(兼),副主编陈绍仪、董全文,编辑、记者及其他工作人员有叶贤恩、张敬群、王乐洲(王洛舟)、黄楚雄、陈鹏、王天雄、尹化民,余辅民、许因勇、陈亚辉、李桂彬、孙安民、顾常德、陈则彦,顾华山等。《蕲春报》停刊34年,祖国建设发展进入改革发展期,县里急需一种报纸来作好舆论导向。1994年6月2日,岳军、陈绍仪、顾常德、王洛舟联合撰写《原蕲春报老报人倡议复刊(蕲春报)给县委的信》,受到县委领导的重视。3月7日,县委向省市委宣传部及新闻出版部门寄呈《关于恢复蕲春报)的申请》。6月21日,省市委宣传部及新闻出版部门正式批复,发出通知,指示《蕲春报》复刊。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关广富题写报名,中共黄冈市委书记田震亚为报纸题词:“坚持党性原则,正确引导舆论。”10月1日,报纸正式复刊。分为4个阶段。第四阶段是《蕲州报》(1994年10月1日至1995年1月15日)报纸批号为鄂内报字第300号。设置的主要栏目有社论、蕲阳大地、短新闻、濒湖副刊等。发表较有影响的文章有《迎着改革大潮走在时代前头》、《中国湖北李时珍药物交易会在蕲州隆重举行》、《从谚语看蕲春风土人情》、《人不言败的开拓者》、《大别山是一首歌》等。4开4版,鄂州日报社激光照排,每周一期,向县内外发行。1995年1月15日停刊,共办13期。第五阶段是改《蕲州报》为《蕲春报》(1995年1月31日至1997年12月24日)报纸批号仍为鄂内报字第300号。设置的主要栏目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神州扫描、大办农业,新闻故事、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文海集珍、娱乐城、蕲春风范等。发表较有影响的文章有《建设中的蕲春经济开发区》、《学习孔繁森争当好公仆》、《为了一个个体户的生命》等。先为鄂州日报社激光照排,后为蕲春报社激光照排,县印刷厂承印。每周一期,每期印1万份左右,1997年12月24日停办,共办153期。第六阶段是《黄冈日报·蕲春版》(1998年元月1日至2000年7月1日)根据省新闻出版局对省市报纸实行统一规范的指示,改《蕲春报》为《黄冈日报·蕲春版》,编号为国内统一刊号CN42-0037。新增栏目有时政新闻、人与环境、致富之路、刑侦掠影、农家园地、休闲园地、温馨回忆、周末专版等。发表较有影响的文章有《新高英才——来自一中的报道》、《百年树人》、《预防非典知识》、《百里长堤无懈怠》等。2000年7月1日停办,共办282期。第七阶段是《蕲春报·黄冈日报·蕲春版》(2000年7月4日至2003年12月31日)报纸编号仍为全国统一刊号CN42-0037。新增栏目有大家谈、记者笔谈、文摘、信息网吧等。发表较有影响的文章有《斗天歌》、《筑起拒腐防要长城》、《爱心唤醒生命的春天》、《大樟黄家》等。每期发行一万余份。2003年12月31日终刊,共办499期。《蕲春报》从1994年10月1日复刊,至2003年12月31日终刊,在9年多的时间中,共办947期。记录了我县改革开放的步伐,影响甚大。漕河镇的干部说:“复刊的蕲春报创办10年,形成了一个舆论阵地,使各地能及时反映发展情况,介绍经验,促进工作,共创辉煌。”县志办公室的同志们说:“复刊的蕲春报生动记录了我们改革开放的经历,同时,在报社领导下,胡水生同志编印一套《蕲春报合订本》,为我县留下一份珍贵的文字资料。”参加这个时期《蕲春报》工作的,有社长兼总编辑胡捷、吴剑平,正局级调研员王成启、副社长詹绪武、吴祖平,编辑记者及其他工作人员有陈明生、涂东明、丁爱萍、胡水生、叶伟、邓小彬、张志勇、翁桂生、王万军、詹书银、张友爱、胡新华、胡蝶、许小雄等。 ![]() |
童年是一首赞美诗天真活泼无忧无虑童年是一首幻想曲遥想未来充满
为加强我县矿产资源管理,配合推进全县“扬尘治理”专项行动,不
“我宣布,2023年黄河厂水库防汛抢险救灾应急演练现在开始!”5
煦暖五月,扬帆奋进正当时;王府胜地,四方宾朋共襄盛会。5月26
说起中医,不得不聊聊中国历史上伟大的医药学家,被誉为“医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