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新闻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风格切换
蕲州在线
搜索
[切换区域]

民国时期的东长街

2022-7-28 08:20 643
(本文转自古今蕲谈公众号。热爱蕲春历史,关注古今蕲谈。)

新中国建国初期,蕲州城四门之外的菜农分得了土地,渔民有了湖面,他们都欢天喜地。东长街的公私合营完成了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市场繁荣稳定。政府组织办的冬学在顾家祠堂热火朝天,失去读书权利的贫苦居民都去扫盲,学习文化。东长街的第一社和外行宫也都办起了新式小学。一些旧文人们又为东长街的文化传承而忙碌着。这时的蕲州社会阶层以商、学、农为主,工人阶级仅限于蕲州码头的搬运工,人们称他们“挑箩的”。因为那时码头上的搬运工具,只有用箩筐挑上挑下。这一小部分人成了解放后蕲州最硬棒的工人阶级。奇怪的是:他们竟然都穿上大红大绿的花衣服满街跑,人们都像是看马戏一样瞧着。听说这是苏联老大哥倾销给中国的花布,工人老大哥不带头穿谁穿?这成了当时蕲州东长街的一大景观。
民国时期的东长街
民国时期的东长街
蕲州城虽然是部分城墙坍塌、厚实的城门弹痕累累,但城北一里多长的东长街依然商贸繁荣。那光滑的青石板街道上,整天人头攒动,贩夫走卒、过往行人摩肩接踵。有南门菜农批来上市的红菜苔、红辣椒,东门菜农的芹菜、大蒜,都是远近闻名,长江沿岸各地都来抢购贩运。雨湖王宣村的渔民上市的青背鲫鱼,“肥美且避暑寒,有调脾实肠之效”,鲜美无比,为蕲州一大特产。“城北荷池”的藕农挑来大担的“九孔鲜荷藕”、脆嫩可口,比一般藕多了“二个心眼”名曰“聪明藕”。还有如今难得一见的乌龟肉,那时乌龟到处都是,剖好串成串地提着叫卖,很便宜。乡间来赶集的农友们,有的挑来新米,仙人掌山药,有的赶着猪进城,成群结队,络绎不绝。民国时期的东长街
东长街
那时的东长街虽然弯曲狭窄,但那鳞次栉比的明清建筑,错落有致的马头墙,琳琅满目的各式商铺连绵不断。“立成”商号的擀酥饼子、酥糖在江东大地首屈一指,是逢年过节必备的礼品糕点。当今的“武穴酥糖”和“黄石港饼”都是移花接木,本来是东长街人的专利;“刘大兴”的牛皮糖越扯越长,“一头扯到汉口,一头扯到汉阳”;“王元丰”的油姜和瓦硝坝的藕粉,都是远销全国各地的商品,“叶福记”的椒盐花生米别有一番风味;饮食业的“陈八弟”汤圆、“王波成”的丁香豆腐干、蓑衣干,“哑巴老爹”的锅盔、费家的酵子粑、张家的雪花粑、盖尔粑,“方永德”的肉包子,都是那时东长街的特色美食,不可多得。蕲州四宝之一的蕲龟那时也很多,许多商户用大水缸养着,放在商铺堂前供人观赏,招揽顾客。一只蕲龟的绿绒毛、飘满一大缸,绿丝浮动,非常漂亮。民国时期的东长街
古城蕲州
这里街市虽然不大,但容纳了武昌的金牛帮和南京、江西、湖南、徽州、福建六大商业帮会。这时的著名商户还有王元丰、卞义和、纪万源、龚泰、王信隆、王成等许多老字号。公私合营后,商号仍在,他们分别成为各商号的私方经理与职员。他们的先祖多是明代荆王藩蕲时,迁来蕲州东长街的南京人。他们的南京腔影响了东长街十几代人,至今,东长街人的口音与四门外的菜农区别很大。民国时期的东长街
东长街
每年的庙会,灯会,尤其是正月元宵节,小小东长街更是拥挤得水泄不通。花灯、莲船、滚龙舞狮、高跷街戏,丰富多彩,热闹非凡。市民及菜农、渔民们尽情地表达他们掌握自己命运、过上了新生活的喜悦心情。就龙灯而言,就有彩龙、火龙、草龙、板凳龙、虾龙、菜罐龙等各种花样。火龙舞起来,龙嘴喷火,彩龙全身灯火通明,光彩夺目。整个蕲州各街、各社、各村都有龙狮队伍,一队接一队来到东长街比武、献艺,看谁表演得最精彩。各家商铺接应龙灯的爆竹也是忙不迭地连着放,无法停息。舞龙人个个赤膊上阵,放爆竹的人故意将爆竹点着扔到舞龙人的身上,但他们根本不怕,舞起来更是带劲。观看的人群只能挤进人家的门口,或是干脆爬到人家柜台上,小孩子双手捂着耳朵,骑在大人们肩脖上看。紧接着舞龙队伍后面就是滚狮子、踩高跷、划莲船,过了一阵又一阵,从早到晚不停歇。民国时期的东长街
古城蕲州
每年五月初五端阳节赛龙舟,也是古城一大盛事。东长街以瓦硝坝为主力船队参赛,与东门、南门、雨湖、竹林湖、席盘石等各村几大主要船队一决雌雄。“宁输一斗田,不输一头船”。这里的“头”是指龙船头,比赛输赢往往只隔一个船头的距离。赛前,东长街的桨手们在第一社庙学里酒足饭饱后,个个摩拳擦掌,气高志昂。因为他们曾多次是蕲州的龙舟赛冠军。开赛时,数十条龙舟披红挂彩,在雨湖白茫茫的水面上一字排开,一声号令,敲鼓齐鸣,那般粗壮乌黑的手臂一齐落下,全力以搏。随着锣鼓“咚,呛”的铿锵节奏,那一排排木桨一起一落,水花飞溅。龙船如同离弦的箭一般向前飞驰。岸上的人群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呐喊声,加油鼓劲的声浪响彻一片。每逢这一天,全城空巷,大人小孩全都集中到了雨湖岸边,比正月十五元宵节还热闹。民国时期的东长街
古城蕲州
建国初期,蕲州城还有几十座寺庙,完好无损。尤其是东长街的外行宫,第一社、东岳庙的马将军庙、靖烈宫、藏经阁、顾家祠堂等,包公庙、张王庙有一脚两座庙之称。虽说已经解放,但东长街各寺庙的香火依然鼎盛不衰。暮鼓晨钟,萦梁绕寺,回旋于空,善男信女纷至沓来,远近香客络绎不绝。当时,外行宫和第一社虽然已经办了学校,但菩萨依然供着,烛光香火仍旧未断。
战后的蕲州,政府所执行的是顺应时代和民意的休养生息政策,无为而治,政治环境相对来说较活泼宽松。所以东长街社会祥和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市场繁荣,各种商品美食琳琅满目,群众文化活动热火朝天。东长街这种热闹景象一直延续在大跃进以后。

民国时期的东长街
蕲春文学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