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古今蕲谈公众号。热爱蕲春历史,关注古今蕲谈。)
蒋山摩崖石刻位于蕲春县横车镇,是一处明代石刻。主要记述了朱期昌奉母滕夫人遗命,于二十四年后从千里之外的云南将母迁回原籍湖北蕲水蒋家山重葬。中进士官拜司农尚书郎后辞官回乡于滕夫人墓旁结庐守孝。其孝行为当朝大家李维桢、焦竑、董其昌等高度赞赏,成为中国古代孝文化典型案例之一。在蕲春县横车镇一座名为蒋家山(今称蒋山)的山上,有一块兀立于山腰、正面近似三角形、高约3米的巨石,青麻石质。西南面刻有幅字,阴刻长方形边框,幅高1.66米、宽1.1米,框内竖行阴刻碑文8行,共计134字。石面未经过精细打磨,多出凸凹不平,日晒雨淋、加之自然风化,大部分字迹漫漶不清,发现最后三个字为“宋苏轼”。![]() 蒋山摩崖石刻考 2010年12月初,我馆派专业人员实地拓印碑刻,经过仔细辨认,碑文自右至左,共8行,如下—— 第1行:皇明蕲水朱期昌口万历癸巳十一月十二 第2行:日奉其母滕夫人口口蕲州北二山之阳负第3行:乾抱巽明口口口口口口祀母太史李维桢第4行:记之越葬口口口口口戌期昌举进士拜司第5行:农尚书郎癸丑二月奉口口口捧江南便道第6行:譪母因诛茆伐石结庐垅上誓墓终身不复第7行:出秣陵焦竑闻而义之为式其庐纪若事而第8行:乐之石口诏来者口明焦竑集宋苏轼 一块石刻,涉及到五个人——朱期昌、滕夫人、李维桢、焦竑、苏轼。是什么意思呢?笔者先先对其文进行翻译如下—— ![]() 大明朝蕲水朱期昌于万历癸巳年十一月十二日将其母亲滕夫人葬于蕲州以北二山相交的阳面,祭祀其母亲。太史李维桢将此事记入史册。朱期昌于口口中进士,官拜司农尚书郎。万历癸丑二月朱期昌奉命从江南便道回乡祭母滕夫人,在滕夫人墓旁的垅上修建了一座茅庐守孝,并且发誓守孝不复出山为官。此事传到秣陵(今南京),焦竑听说后,对朱期昌的孝行十分欣赏,记其事迹并且刻于石上以昭示教育后人。石刻文字是焦竑专门收集宋代苏轼的书法字迹而成。 石刻的中心人物朱期昌是什么人呢?其生平不详,明朝进士表中,朱期昌中万历庚戌年进士二甲第56名。 李维桢:生于1547年,湖北京山人。隆庆2年进士,历任庶吉士、编修、山西右参议、提学副使、布政使、太仆卿、太常、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天启6(1626)年卒,享年80岁(1)。万历癸巳年时正任职史官。记下了朱期昌祭祀母亲滕夫人一事。此时朱期昌不过一介普通人士,顶多是名秀才,为什么他祭祀母亲的行为会被当朝的太史(史官)记载呢?难道是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 除此之外,石刻中还出现了另一个重要的人物焦竑。焦竑:江宁人,师从耿定向、罗汝芳,万历17年状元。历任翰林修撰、皇长子讲官、万历25年顺天府乡试主考官、福宁州同知。卓然名家,与耿定向兄弟和李贽等交往甚密。万历48年卒,享年80岁(2)。一个当朝大家,为什么对朱期昌结庐守孝的行为如此欣赏呢?居然要搜集宋代大文豪苏东坡的书法字刻在石头上昭示后人。如此隆重,看来朱期昌葬母结庐守孝的行为确实不同一般。 是不是朱期昌的官职特别高呢?从石刻上来看,说他“拜司农尚书郎”。 “司农”在上古时代是负责教民稼穑的农官。自汉代开始设置这一职位,掌钱谷之事。亦称大司农,为九卿之一。汉建安改为大农,由魏至明,历代相沿,或称司农,或称大司农。清代以户部司漕粮田赋,故别称户部尚书为大司农。 “尚书郎”:东汉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 晋 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 ![]() 蒋山摩崖石刻考 由上述得知,朱期昌当时应该是在户部供职。那么到底是什么职位呢?从其万历庚戌(1610)年中进士到万历癸丑(1613)年回乡,其间只不过三年左右时间,能够做到什么职位呢?按照规制,进士殿试唱名后,再试以论、诏、奏、议、诗、赋,选其优者为庶吉士,通称“庶常”,入馆学习,每月考查其学业。三年期满,再试以诗赋,皇帝引见后,按等第分别授职,留馆者授以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任为六部主事、内阁中书省等官或外补知县,称为“散馆”。据此推测,朱期昌的职位为户部主事比较可信。官职不大,只不过是个六品官员。再来看看滕夫人。 滕夫人是朱期昌的母亲无疑。在石刻东南部约1000米处的同向地势较低的山腰上,有一座滕夫人墓,当地老百姓相传是朱元璋的乳母。据蕲春县博物馆档案记载,1982年通过实地调查和王明选等老人座谈得知,墓于1965年被挖,出土了一块记载滕夫人生平的墓碑,墓前曾经建有“朱母祠”,“朱母祠”三字为董其昌所书,解放前曾有许多人来此打墨刻。另有其他碑刻,都不见了。 在墓地,滕夫人墓封土堆几近夷平,墓碑还在,弧顶,中间隶书阴刻“明朱母滕夫人墓”,右刻“万历癸巳仲冬吉”,左边“孝男期晋立石”。 档案中所说的腾夫人墓出土的生平碑今藏蕲春县博物馆,小楷阴刻244字,全文如下—— 母誌 我母滕其外王父讳口明蕲水县巴河人嘉靖癸丑适先大夫浙江布政司口布政使口桂府君甲子生男朱期晋娶李氏母生于嘉靖丁酉六月隆庆庚午从先大口口口滇口口口卒于滇吁口乎痛哉以吾母记载口讵口生口三十有六焉而死讵其滇去蕲万里遥口而死讵其口犹然口口在在抱也口口孤口而死口万历癸巳距死之日凡二十有四年口兹口口口口而口口焉噫子母之间幽明之际哀怆往来口口苦口口口于蕲州北二山座乾向口负阴抱阳盖佳城云事口襄聊誌母于幽口禅我孙子在所冯口即千秋万岁后山川陵谷代相为口口几哀吾誌而口吾母马口封吾死且不朽母其口之泣血谨誌 据上文得知,滕夫人,生于嘉靖丁酉(1537)年。蕲水(今浠水)巴河人。嘉靖癸丑(1553)年16岁嫁给在浙江任职的朱期晋的父亲,生下朱期晋。后来其夫到云南任职,滕夫人也随之迁家到滇,于隆庆庚午年(1570)年卒于云南。24年后即万历癸巳(1593)年朱期晋奉母遗愿将其迁回原籍安葬。 ![]() 蒋山摩崖石刻考 碑文和石刻内容相吻合,所以朱期昌就是朱期晋应该是毫无疑问的。朱期昌,又名朱期晋,蕲水巴河人,大约生于1554年间,1593年迁葬母滕夫人于今天的蕲春县蒋山东南部山腰上。1610年中进士,官至户部尚书郎。1613年回乡祭母,在滕夫人墓旁结庐守孝。 至此,才知道朱期昌的特别之处在于其母滕夫人于云南去世,为了完成母亲的遗命,24年之后,他千里迢迢将母亲滕夫人迁葬回原籍。在当时主要靠马背人驼、舟行竹撑较为原始的交通条件下,其间历时之长、路途跋山涉水之艰辛可想而知,可是朱期昌完成了,他这样行孝的方式和行动在当时堪称绝无仅有。而且在官至户部主事职位之后,不恋仕途,回乡结庐守孝,更是为世人所推崇。无疑是中国古代孝文化重要典范的一个案例。 由此,不难理解当时为什么太史李维桢将朱期昌葬母祭母的行为记入史册,名满天下的焦竑能够躬身搜集宋代大文豪、著名书法家苏东坡的字迹来记录朱期昌的孝行。据此,说“朱母祠”是董其昌亲笔题写,其可信程度很高。 董其昌为什么愿意为“朱母祠”题字呢?这和其身份有关当时的身份有关。董其昌,万历17年进士,曾任湖广副使、督湖广学政,不徇请嘱(3)。朱期昌万历癸丑(1613)年结庐时他应该还在湖广任职。宣传弘扬朱期昌这样具有全国先进典型孝行事迹一是其职属范围内的事情、再就是他“不徇请嘱”的清流性格所然。而“朱母祠”,应当就是朱期昌守孝的“草庐”。 (1):清 张廷玉等撰 《明史》 中华书局 1974年版 列传176 文苑4 第7385-7386页。(2):清 张廷玉等撰 《明史》 中华书局 1974年版 列传176 文苑4 第7392—7393页。(3):清 张廷玉等撰 《明史》 中华书局 1974年版 列传176 文苑4 第7395-7396页。(作者:蕲春县博物馆王宏斌 段涛涛) |
登独山文/张北平都说红叶是秋风写给大地的情书,作为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像我,秋日要是不出门去拥抱秋风,
清水河文学社社报2023年第12期(上)(总第52期)新团员优秀团课作品展闪烁在红色中的光芒徐思晟秋日的阳光
家有美妻妻子年幼时家里也很贫穷,稍比我家经济条件好点,上有父母和姐姐,下有两个弟弟,家住蕲北小镇银杏
家乡的四季美文/胡钧尧我的家乡在鄂东蕲州乡下,有山有水,现有人口400多人,明洪武年间由江西瓦屑坝迁徙至
小村庄的嬗变文/余四海湖北省蕲春县横车镇有个铺尔嘴村位于大别山南麓,距离漕河城区约16.8公里,东与白鹤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