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蕲州在线

搜索

蕲州在线

【县域社会治理】大同镇:红色李山 绿色发展

2022-6-2 17:56 418

摘要:  蕲春县大同镇李山村位于大别山南麓,集老区、苏区、山区、库区于一体,是鄂东地区有名的产业大村、旅游强村、文明新村、秀美山村、法治乡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森林乡村、湖北省百佳村民 ...

【县域社会治理】大同镇:红色李山 绿色发展
蕲春县大同镇李山村位于大别山南麓,集老区、苏区、山区、库区于一体,是鄂东地区有名的产业大村、旅游强村、文明新村、秀美山村、法治乡村,先后荣获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森林乡村、湖北省百佳村民委员会、全省村党支部十面红旗等荣誉称号。近年来,该村积极创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泛开展普法教育,深入推进“三治融合”,依法治理水平日益提高。【县域社会治理】大同镇:红色李山 绿色发展



党建引领
擦亮红色、绿色两张名片一是建好支部阵地,发挥堡垒作用。高标准改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配套完善了农民文体活动中心、农资超市、乡村卫生室。制定完善了村支部目标管理责任,坚持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推行“全身心、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全参与”的“五全服务”和“一里路、一站式、一趟办、一家亲、一线牵”的服务方式,方便群众办事。二是激活党员细胞,激发主体活力。深入开展十星级党员、文明家庭、文明村民等评选活动,全面开展“佩戴党徽亮身份,服务群众亮承诺,履职尽责亮业绩”活动,实行党员设岗定责,当好政策宣传员、现代科技推广员、社情民意信息员、民间调解员、扶贫济困服务员、文明新风示范员,结对帮扶一个贫困户、每月走访一次贫困户、每年帮助贫困户做一件实事,营造了良好乡风、和谐社风、文明新风。三是壮大主导产业,建设幸福李山。采取“党员+合作社+基地+贫困户”模式,全村70%土地种茶,70%党员忙茶叶,70%收入来源于茶叶,全村人均年收入过万。实施“党建+旅游”,建设驹龙园景观湖、品茶阁、茶叶博物馆等旅游景点,实现了“发展茶叶生产、开发乡村旅游”目标,驹龙园茶成为湖北名茶,乡村旅游十分火爆。【县域社会治理】大同镇:红色李山 绿色发展



依法治村
做好管理、监督两篇文章一是规范村务制度。坚持推进法治,建立健全了《村民自治章程》《四议两公开制度》《村民委员会工作规程》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事事都有规章,人人循制度,村务工作井然有序,干群关系和谐和睦。二是加强民主监督。村监督委员会认真履行职责,发挥监督作用,强化在村务决策、财产管理、工程项目的监督把关。建立村级“小微权力清单”“监督责任清单”,把监督落到实处。做好村务公开,完善群众监督,人人享有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三是完善村规民约。广泛征求村民意见,经村支“两委”联席会议和村党员代表会议审议,驻村法律顾问进行合法合规性审查,制定《李山村村规民约》,村规民约制定程序合法、内容合法,群众知晓、人人遵守。【县域社会治理】大同镇:红色李山 绿色发展



法治创建
扛起普法、法治两个责任李山村积极开展“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面向村民推行法治,建设法宣景观,强化村民和游客法治意识。已建300米长的法治文化长廊,图文并茂,引人驻足;在茶山安装立体字“发展靠茶,治理靠法”,气势震撼,印象深刻;“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茶香四海,法润李山”随处可见;《村规民约》墙、《民法典》宣传墙等等。软件建设方面,开展“守法用法示范户”评比活动,掀起全民学法热潮,培养10户“法治中心户”。茶香四海,法润李山。20年来,李山村实现了无刑事治安案件、无邪教、无黑恶势力、无公共安全事故、无黄赌毒、无群体性事件的“七无”目标,一个法治名村、产业大村、经济强村展现在世人面前。
发布︱中共蕲春县委政法委员会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谢谢!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联系QQ:5665305(微信同号) E-mail:admin@qizhou.com.cn 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微博:hubeiqizhou 抖音号:hubeiqizhou 快手号:hubeiqizhou

Copyright 2006-2023 蕲州在线 (https://www.qizhou.com.cn)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