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他,全县针灸理疗专业的学科带头人,二十多年来,一直在临床康复一线工作,用一根小小的银针为病人解除痛苦,他就是蕲春县人民医院中医副主任医师陈贤军。 陈贤军 妙手显“针”功 ——记蕲春县人民医院副主任医师陈贤军 走进陈贤军的诊室,瞬间被迎面扑来的阵阵艾香所包围,扎针、艾灸、拔罐、推拿……他忙碌的身影,专注的表情和一丝不苟的态度,赢得了患者的交口称赞。他始终把患者放在第一位,尽最大可能满足患者要求,用平凡的事迹诠释着一名医生的天职。 潜心杏林不言悔 1971年10月,陈贤军出生于蕲春县株林镇陈坝村。陈家在当地是大姓,祖上数代悬壶济世且不乏名医,到了陈贤军父亲这一辈却断了层。 陈贤军的父亲是县服装厂的一名普通工人,与医无缘。1989年,陈贤军从蕲春三中毕业,当年高考失利后他随即转到蕲春一中复读。1990年,陈贤军再次走上高考考场,在填报志愿时,他第一志愿选择了上海铁道学院(后并入同济大学),结果却被调剂录取到了湖北中医学院(今湖北中医药大学)。 与大城市失之交臂,又没有录取到心仪的热门学校和专业,陈贤军有些失意。“学医也好,传承了祖上的衣钵。”父亲这样安慰他。就这样阴差阳错之间,陈贤军踏上了祖辈们一直沿袭的道路。 1995年,陈贤军从湖北中医学院(今湖北中医药大学)针灸骨伤系针灸专业毕业,被分配到蕲春县人民医院针灸科当了一名医生。 二十多年来,陈贤军一直在临床康复一线工作,熟练地掌握了康复医学科的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治,有着丰富的中医康复理论和实践基础。 特别是从1999年主持康复理疗科工作以来,他经常组织全科人员学习、运用国内外先进技术,组织开展新业务,并及时总结经验。由他撰写的《电针加推拿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0例》等多篇论文在《湖北中医杂志》公开发表。 他现任中医副主任医师,担任医院康复理疗科主任,兼任黄冈市康复医学理事会副理事长,黄冈市中医药学会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还是湖北省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全息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湖北省中医药学会李时珍研究分会委员、黄冈市中医管理学会理事,并于2012年被聘任为蕲春县中医授业老师。 “小小银针,巧治百病。疗效神奇,誉满乾坤”,这是陈贤军收到的众多锦旗中的一面。参加工作二十多年来,陈贤军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悉心钻研,虚心向县内外名老中医和民间人士学习借鉴,用一根小小的银针为病人解除痛苦,得到了广泛的认可。面对病人的赞誉,他总是谦虚地说:“患者的信任就是我工作的动力,忙一点累一点也无所谓。” 技艺高超树口碑 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宝贵遗产,针灸推拿是以中医传统理论为基础,以研究经络、腧穴及刺灸方法来治病防病的一门学科。它是一种“内病外治”的医术,也是一种神奇的医术。 曾有一位骨性膝关节炎患者,双膝关节僵硬,疼痛难忍,连走路都很困难,坐着轮椅来找陈贤军求治。陈贤军以针刺缓解患者肌肉痉挛,再配以艾灸温经通络,行气活血来消除炎症水肿和镇痛,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治疗一次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二次治疗进行到一半时,患者急着要去出差。临走之前,他由衷的感叹道:“过去说针灸如何有效我不信,这回我是彻底地服了!” 陈贤军不仅擅长以针灸治疗传统的瘫痪病症和疼痛病症,如中风后遗症、各种神经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还将针灸广泛应用到一些内科疾病的诊断上,在治疗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妇科疾病等方面往往也得心应手。 临床诊断中,他精准辨证施治,找出病因关键,辨别病变属于哪一经脉,哪一脏腑,辨明八纲后做出精确诊断,然后进行相应的配穴处方进行治疗。经他一双妙手巧施针,通经脉,调气血,使体内阴阳归于相对平衡,脏腑功能趋于调和,有病得治,无病得防,病人总是带着一身痛苦而来、带着一身轻松而去。因为针灸具有适应广、疗效好、易操作、费用少等特点而深受患者欢迎,每天前来找他看病的人络绎不绝,病房更是一床难求。 正是因为针灸有着神奇的疗效,陈贤军在这条道路上勤求苦索而不懈怠。在临床过程中,为了有效提高康复效果,他常常思索如何将传统诊疗手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从而做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 他多次前往江西中医药大学向热敏灸创始人陈日新教授学习取经,采用道地药材蕲艾配合热敏灸技术治疗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症、神经痛等疾病,大幅度提高了临床灸疗疗效,有效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 此外,他还运用热敏灸治疗结合脑磁波配合中医针刺疗法治疗睡眠障碍,疗效也十分显著。他带领科室人员广泛地开展各种针法、灸法、推拿按摩等,以及一些非药物疗法如颈腰椎点穴牵引、中药熏蒸、电脑中频治疗等技术,和陈日新教授团队建立了良好的科研合作关系,医院还成为江西中医药大学热敏灸医院分院。 同时,“中国康复医学第一人”励建安院士也在医院设立工作站,提供技术支持,帮助学科建设。借助强大的智力支持和现代先进的辅助康复设备,陈贤军从事康复医学事业也更加的顺风顺水。 仁心仁术显精诚 大医精诚不仅要求医生要有高超的医术,更要求医生具备高尚的医德。从事针灸康复工作既是一门技术活,更是需要十分地的细心和耐心。陈贤军对待病人有如亲人,总是不急不躁地为每一个前来就诊的患者制定详细的康复方案,注重安抚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帮助他们树立康复的信心。 康复理疗科接诊的很多都是疼痛患者和中风后遗症患者,这些病人大多情绪不稳,病痛的折磨更使他们丧失了治愈的信心和耐心。陈贤军总是尽力去关心体贴他们,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鼓励配合治疗,从技术和心理两方面结合帮助患者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一些因脑部神经损伤留下后遗症的患者,语言功能、吞咽功能、运动功能、认知功能等各功能受到损伤,需要通过专业的康复治疗才能慢慢恢复。陈贤军总是一边为患者做针灸理疗和心理辅导,一边帮助患者做功能锻炼和康复指导,不厌其烦地一对一甚至是手把手。“看到患者经过我的诊治一天天好了起来,从来的时候坐着轮椅,生活不能自理,到走的时候行动自如,我也倍感欣慰,一种成就感油然而生。” 罗州城有一位病人,二次突发脑溢血被送到武汉中南医院紧急抢救,后又转到同济医院治疗,医生几乎放弃,叫家属回家准备后事。患者回来以后抱着渺茫的希望来到陈贤军的科室。面对这样的危重病人,陈贤军不敢怠慢,他精心制定治疗方案,针灸加按摩再配合康复器械,治疗半年后,不仅奇迹般的挽救了患者的生命,而且患者还能上班做事。家属感激不尽,从此把陈贤军当成了亲戚一样来往走动。 古人讲“凡刺之真,必先治神,如临深渊,手如握虎”,针刺治病的关键,必须先集中精力专注患者五脏的虚实和脉象的变化,然后才能下针。陈贤军深谙此理,每次进针时发力,看似轻描,实非淡写,有时扎完一次针之后全身汗透了都全然不觉。 作为全县针灸理疗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对基层卫生院前来科室进修学习的年轻医生,陈贤军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及临床技能,使他们能够熟练地掌握适宜基层医疗临床中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他先后带教学徒十余人,无不悉心指导,以自己丰富的临床经验帮助他们提高工作的信心和为群众健康服务的能力。 中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一根针,一把草”治疗疾病在今天得到了更为广阔的传承与创新,早就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衷心祝愿陈贤军在这条道路上做得更多,走得更远。 |
高考的进度条已经划到了99%蕲春7922名考生个个斗志昂扬带着梦想
“浓情端午 舞动龙舟”活动倒计时12天龙舟竞渡,百舸争流赛龙舟
说起“6·18”相信很多人跟小布一样即使荷包干瘪也要买买买今年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为确保2023年高考期间(6月7日至9日)
汛期将至,为切实做好公路防汛工作,保障国省干线公路安全畅通,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