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关注抖音 关注快手
蕲州在线
搜索

蕲州药都,繁华后的清癯背影

发布时间: 2019-4-17 14:45| 发布者: 蕲州在线| 查看: 628| 评论: 1|作者: 祝媛|来源: 鄂东晚报

曾经是繁华古都

走在并不宽阔的街道上,两面的店铺鳞次栉比,但街上行人稀少。尽管如此,但古典的诗意仍在小镇的上空轻轻浮动,昔日的繁华仍在古城墙上残留。

一骑三轮车的老者告诉记者,蕲州不光是药都,也是元、明、清各代州、路、府的治所。自豪的笑意锁在黝黑的脸上。

翻开历史显得烫手。蕲州始建于北周,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宽阔朝时此处已成为繁华的商埠,设立了“蕲口榷货务”,蕲口成为长江中下游经济贸易中心,税收占全国总额的十分之一。据1061年统计的茶叶的成交额,“榷货物”总专卖量为573.67万斤,其中蕲口务为50万斤,占8.7%,可见当时蕲口务在全国占有的重要比例。

历史的车轮滚到1914年,蕲州的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此前蕲州只有50余家小店铺,互这时,“南京帮”、“上海帮”、“金牛帮”等商人先后到蕲州经营工商业,加上当地商家,至1918年,工商业发展到600余家,计有32个行业307户,其中中央注册的较大的商号有18户。

当很多人不知电为何物时,蕲州人就开始使用电灯了。1924年8月,商人管明良集股在蕲州北门外创办“汇源碾米厂”,装备发电机一台,白天碾米夜间发电照明。而到1933年,蕲州人开始使用电话了。民国期间,蕲州人看上无声电影。可见昔日蕲州的繁华景象。

新中国解放后,蕲州是黄冈兴办“五小工业”的主要基地,小化肥、小水泥、小煤矿、加上境外山区的小水电共有67处,但遗憾的是,在办厂中将所剩蕲州的古城墙全部拆毁。到1988年蕲州被列为经济小特区。

“但随着京九大动脉的贯通,逐渐冷落了码头,而码头养育的蕲州一下子变得有些无可适从了。”蕲春县委宣传部一位副部长如是说。该镇镇委书记叹道:蕲州的经济地位不再,蕲州的发展辉煌不再,蕲州的区位优势不再。蕲州进入了发展的低谷。

充满书香的古镇

徉在古镇,书捍仍浮动上空。

“一条不足600米的老街如今已走出了100多名博士、教授,我们都称此街为博士街。”蕲州人这样对我说。

这种崇尚文化的风气自古形成。明正德三年,蕲州在凤凰山东坡建成了凤麓书院,之后又建崇正书院,当时的理学名家、蕲州人顾问、顾阙曾先后在此讲学。

由于重视文化教育,蕲州自古人才辈出。明代蕲州有进士42人,举人214人,为黄州府各县之冠,清末,黄云鹄之黄侃更是海内闻名的国学大师。

记者找到了那个充满传说的博士街,其真实名字叫东长街,一个很普通的名字。博士、教授走了,留下了这条街,陈旧、破败,夕阳下,给人几分伤感。而现读书不易,居住在博士街的一老者告诉记者,她的邻居的孩子已考上博士,但她一直靠卖菜供养孩子读书。她是租住在博士街的。蕲州人再苦也要供孩子读书。

一代一代读书人走了,但蕲州留下的只是旧房子,和他们已经年老的父母。一位蕲州人叹道:如此多的博士、教授为何带不富蕲州?

卖不出的古城风景

蕲州多胜景,远在元代就有“蕲阳八景”之说,这八景是:麟阁江山、凤山晚钟、太清夜月、龙矶夕照、城北荷花、东湖春水、鸿洲烟雨、龟鹤梅花。

据当地镇政府干部称,如此多的美景竟卖不出价钱,如此有文化底蕴的古城,却无人问津,这不能不说是蕲州伤心事。

除了满城的风景,更吸引人的风景是李时珍。李时珍在这座古城留下许许多多的故事。1979年蕲州人修建了李时珍陵园。

秋日的黄昏,记者来到雨湖畔的李时珍的陵园,满园药材香气四溢,一个伟大的药学家就长眠于此。园内少有游客,只有几名工作人员坐在园内,或静静看书或坐着聊天。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即使是旺季游人也并不多,大多是本县学生。

蕲州四宝没能让蕲州走出窘境

蕲州有四宝,即蕲龟、蕲蛇、蕲竹、蕲艾。这是蕲州人的骄傲,被誉为至宝奇物。但这些宝贝没有让蕲州走出窘境。

在明末清初战乱之际,蕲竹被入蕲的左良玉军几乎伐绝,现只有少量生长;至于蕲龟、蕲蛇,古时即不多见,现则更为少见。

但真正的宝贝是李时珍。蕲州人以李时珍人文资源为基础,大力开发医药经济,从1991年起,该县在蕲州创办李时珍医药节暨药物交易会,以节会搭台,促经贸唱戏,全力营造蕲州新的经济增长点。蕲州先建成了仿明医药一条街,后形成李时珍体育场药市,曾先后吸引了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的客商来蕲州观光,吸引了200余药商来蕲州落户。

可好景不长,随着昔日繁华的码头的没落,药市并不尽如人意。记才漫步在药市,尽管店门是开着的,但很少见流动的人来购买药材。一位药店老板告诉记者,因为生意不好做,他准备迁到县城。

“蕲州之恙”根何在

一个如此繁华的前世,而今竟躲在历史的背影里,这让许多人感叹。蕲州镇委书记认为,蕲州之恙的病灶,有客观因素,诸如区位优势的衰减,政策优势的失落,更有主观因素,诸于固步自封、墨守成规、夜郎自大。他说,蕲州要振兴需要一副猛药,济世良方是发展。他开的良方是挖掘人文资源,培育优势品牌,李时珍是历史留给蕲州的最大的财富,给蕲州人所留下的不仅仅是陶醉和炫耀,更是一种精神。做好李时珍这篇大文章,蕲州不可偏离方向。

在古城门边,一位九泉之下休的教师告诉记者,码头永远都在,永远都有码头,那些从蕲州走出去的博士、教授们都打码头去了,留下的蕲州人不能有码头不打啊。他眼睛向城的东边看去,顺着他的眼神,只见一群鸽子悄然飞过。

(蕲州实在是个好的地方。汉代为府,明清为州,商贾云集,四海名扬,仅20世纪初,就出过数百名教授、博士,被称为“教授县”,风光一时。如今,地处长江中游的蕲州,地理位置更加优越:沪蓉高速从境内穿过,京九动脉贯穿其中,土地肥沃,交通便利。然而,领导升了一批又一批,人才走了一茬又一茬,古老的蕲州却是越来越萧条,经济越来越落后,这到底是为什么?到底是为什么啊??有谁去想过?)
上一篇:蕲州女人下一篇:蕲州行记

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