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行政区划是专制中国最基层的地方政权,其最早的设置在秦始皇统治以前,延续了至少两千多年,一直作为皇权与中央政权在地方的代表。本文仅就明清两朝政府官员的收入情况作些介绍。 明朝朱元璋建国,确立了厚赏养亲、低薪养廉的治国方针,几次降低官员薪俸,到洪武二十五年正式确定:正一品月俸米87石,从一品至正三品,递减13石至35石;从三品26石,正四品24石,从四品21石,正五品16石,从五品14石,正六品10石,从六品8石,正七品至从九品递减5斗,至5石而止。自后为明朝定制。如七品县令,年薪84石米,一石为120斤,明代1斤相当于现在约589克,一石大概相当于现在的142斤。如果按照现在平均米价1.75元/斤计算,那么明代正七品官员的年俸大约折合人民币20874元,合月俸1739.5元。古代官员任职养家,一般至少是5口人(父母、夫妻、孩子),大都在十口以上,三五十人不在少数,加之投亲靠友、幕僚长随等人,更是一个庞大的乞食群体,以这样的工资规模,实在是非常的低薄了。 即使这样的低薪,政府还难一次给足,往往采取本色和折色的制度。清人赵翼记载说:“洪武时,官全给米,间以钱钞,兼以钱一千、钞一贯抵一石。官高者支米十之四五,卑者支米十之七八,九品以下全支米。后折钞者每米一石给钞十贯。又凡折色俸,上半年给钞,下半年给苏木胡椒。成化七年,户部钞少,乃以布估,给布一匹当钞二百贯。是时钞一贯仅值钱二三文,而米一石折钞十贯,是米一石仅值二三十文钱也。布一匹也仅值二三百钱,而折米二十石,是一石米仅值十四五钱。” 通俗地说,到宪宗成化年间,也就是建国100年后,政府发工钱按一匹布相当于钞200贯,可是当时的市场价,钞1贯只相当于钱二三文,而米1石折钞10贯,即是1石米仅值钱二三十文,布1匹亦仅值钱二三百文,一匹布可折合20石米,折算来折算去,一石米仅值十四五文钱。而朱元璋时规定,一石米值钱1两银子,工资损失了至少1/3。所以,顾炎武说:“百官所受俸,亦米也,或折以钞,其后钞不行而代以银,于是粮之重者愈重,而俸之轻者愈轻,其弊在于以钞折米,以布折钞,以银折布,而世莫究其源流也。”是米折银,还是银折布,明廷并未严格执行,而是在银、物之间反复的折腾,加之商人的盘剥,高者为原来的几分之一,低者仅为原来的几十分之一,官员本就不高的薪俸就更加贬值。有人计算,以正七品县令计,在万历时期,七折八扣,到了手里的正常收入只有每月1130元,难怪黄仁宇在《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一书中估计:“自1434年(宣德九年)确定的折支比例使薪俸时估仅相当于最初的4%。” 以海瑞在淳安任上为例,年薪如果全支本色,那么90石米按时价每石0.7两银子计算会有63两,而实际上海瑞领到的是12石大米、27.49两银子和360贯钞。这时是嘉靖三十七年,这360贯钞大致可以买2石米,这样算下来总共收入只有53石米或37两银子,还不到全支本色薪水的60%。这就是说,海瑞工资至少缩水了四成。所以,这位明朝著名的清官,“平生是一个洁廉耿介之官,自做官以来,从不曾吃过百姓一杯茶酒”,在45岁任浙江淳安县令一职时,穿布袍,吃粗米,让老仆种菜自给,很少吃肉,有一次海瑞的母亲过生日,海瑞买了2斤肉,这条消息居然传到了总督(省长兼军区司令员)胡宗宪耳朵里。第二天,总督发布新闻说:“昨天听说海县长给老母过生日,买了2斤肉!”当时“猪肉二十五斤,价银五钱四分”,25斤猪肉需要0.54两银子,一斤为0.0216两,换算成现在的人民币,大概是9.6元。海瑞可能是回民,当时牛肉的售价,是“牛肉二斤,价银四分正”,一斤0.02两,比猪肉还便宜一些,算下来每斤也就是大约8.9元。海瑞不治产业,没有灰色收入,也没有外快,更没有贪污受贿,家境清贫是难免的事,但如此穷困确是超乎想象。在他死时,竟无钱安葬。海瑞没有儿子。去世时,“检箧内仅禄金一十余两,绫、纱、葛各一”。南京都察院佥都御史王用汲去照顾海瑞,只见家里使用的是用葛布制成的帏帐和破烂的竹器,不禁哭了起来,就凑钱为海瑞办理了丧事。 清朝入关、底定中原之后,顺治元年照晚明故事,确立官员低薪制度,顺治十年开始“涨工资”,并推行官员福利、待遇实物补给制度,即以蔬菜竹炭、心红纸张、案衣什物、修宅什物等名目给官员以正俸的补充,其数目甚至大过官员基本工资,如县令(七品)正俸为45两俸银、45斛俸米,其他福利补充则有96两,为基本工资的2倍,但是顺治后期这项福利被取消了。康熙时代,官员因低薪贪腐的现象非常普遍,且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在王朝初期出现明朝末期的腐败现象,引起了两代皇帝的警惕与思考。康熙朝将耗羡合法化,所谓“耗羡”,就是官员在收税后,将粹银加工时的损耗摊派到民户身上,收取一定的加工费,当时达到一两可加至数钱的地步,康熙前期明令上交,四十八年正式认可为官员收入,是为摊派合理化;但是康熙的让步政策,只会激起官员更大的贪欲,民众的负担因此加重不少,雍正即位后改变了此种弊政,推行养廉银制度,以弥补官员正俸的歉薄和地方财政的亏空。 雍正指出,历来火耗皆州县征收而加派横征,分送上司,种种馈送,名目繁多,州县肆意贪污,上司曲为容隐,侵蚀国帑不下数百万,这是从来的积弊,应当消除。“与其州县存火耗以养上司,何如上司拨火耗以养州县。”州县养上司是公开的非法贿赂,上司拨州县便成为合法的“养廉”,于是暗补改为明补,且幅度相当大,仍以县令七品为例,正俸45两,养廉银在400——2259两之间(按事务繁简、地方远近和用度多寡分别发放),高出近9——50倍。 清代的县令作为基层外放官员,其固定工资并不高,但补贴不少,福利与津贴相当可观。如以湖北蕲州为例,按照清代地方政府的分级,蕲州属于湖北省一般府县,非地方冲要、非民性疲玩、非民风剽悍难治,事务繁重也只能算是中等,在县级“简、中、要、最四等”考核标准“冲、繁、疲、难”四项中勉强仅占其一,因此不为要缺,升迁难,工资待遇也一般,大概在养廉银取中数,湖北全省为600——1680两之间,所以蕲州县令收入当在1200两养廉银左右,换算现在的人民币收入为36万元左右,月收入在三四万元。当时还可以进行一定的地方截留,七品县长在国家政策、法令许可的范围内,年收入在五六十万元(人民币)当不是难事,这可能还是大家认可的清官人物了。 县级官员中佐贰属于八品、九品官员,其待遇就要差很多,按雍正朝规定,以湖北为例,正八品在80——100两之间,正俸为40两,仅高出2——2.5倍;正九品(主薄)养廉银仅为60两,虽高出正俸2.42倍,但总计91.3两,折算现在的人民币,年收入不到3万元,确是一般。 在县政府工作人员中,等级分别是非常鲜明的。除开县长、副县长等几个“官”外,绝大部分办事人员则是“吏”,由县长聘请,其待遇由县政府自筹资金解决。在这些吏员中,其待遇也有很大的分别,县长重金聘请的“幕友”,其待遇甚至高过县长的基本工资,这是例外,其他的有关人员,原则上待遇都很低下。幕友是县长的私人顾问,其水平高低决定着县长前途的大小,当然也与其薪金挂钩,聘金一年“总要千金,少则七八百金”,与州县官收入不相上下,更有高者达2000两。对于县令来说,幕友少则二三人,多则十数人,其经济负担不轻。长随作为县令自行聘用的工作人员,其收入与政府其他工作人员所享有的收入“工食”大致相同,1年大概在50两左右,约合现在人民币收入15000元,能够应付家庭支出,不属高收入人群,但他们营私舞弊的“灰色收入”则非常可观,容后再叙。 正如前述,县级政府大量工作人员是“编外人员”,即使在政府有备案的“编制吏”,只是在年终考核评优后有可能晋升正规官员队伍,但其工资待遇政府仍然全然不顾。清代前期对于吏员首领发放一定的俸禄与养廉银,后来不了了之,但是国家规定了一个基本的“工食”标准,每月在1两左右,勉强糊口都难,这显然只是表面文章;至于“吏役”,按照规定,其工钱须自负,更遑论待遇了。尽管吏职收入低廉、地位低下,但当吏者还是熙熙攘攘、不绝于途,证明在无法定收入的前提下,肯定还有其他收入,否则一个没有政治前途、遭到士人鄙视、朝廷蔑视、没有固定收入的职业,受到普遍追捧,就很难理解了。 这些吏员的法定收入是由县长开支,纳入国家财政支出,由县长提交税费时,提留扣除,其多少明清有别。明人沈榜所著《宛署杂记》内,保存了一份宛平县吏员的“工资单”,一般在县衙本部机关供职的吏员,每年的“工食银”七两二钱,那些分派在巡检司、闸关等机构里的吏员,每月支六斗仓米,档次再低一些的则连额定月粮也没有保障。宛平属于京县(首都北京郊区县),情况尚且如此,其他偏远地区,待遇可想而知了。宛平情况列表如下: 清代后期(同治、光绪)的广东广宁知县杜凤治在其日记里,也记录了相邻各县胥吏工资待遇情况,也是相当低廉。当时揭阳县额设胥吏工食情况是: 广东肇庆府属县额设胥役、工食情况是: 这些都是一位学者根据当时的广宁县令杜凤治在同治、光绪年间的日记整理出来的,从中可以看出县级政府一般办事人员收入的大概。粗略估算,大约为每月1000多元人民币的样子。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曹英,蕲春县向桥乡桐油畈村人,1966年生,毕业于湖北大学历史系、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现在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管理系任教。长期从事当代中国政治与传统中国政治思想的研究,侧重于毛泽东、中国政治制度与传统政治思想,著有《红色档案》、《特别别墅》、《龙争虎斗:中共高层斗争纪实》、《红色纪要》、《和谐社会的思想资源与制度资源》、《权力腐败与制度救济——历史视角与个案研究》、《国学中的旁门左道》、《人类权力的对抗与交替:政治文明史》、《人类自律与他律:法制文明史》、《万世人极——关公传》等,并主编《中国共产党党史全鉴》、《共和国风云五十年》、《毛泽东百科全书》、《百年恩来》、《百年小平》等。 |
3月20日上午,蕲春县副县长高金磊视察公司重点项目S205刘河复线
积蓄力量 化茧成蝶——职场小白“变形记”县机保中心程娟尊敬的
深入走访 合作共赢02广州雪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走访第二站来到番
为做好2023届高考二轮复习备考工作,优化各市县备考策论,提高备
春风春雨芳草盛一路繁花醉游人近期,农村公路沿线油菜花、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