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关注抖音 关注快手
蕲州在线
搜索

《李贽新论》序

发布时间: 2019-4-14 11:15| 发布者: 蕲州在线| 查看: 834| 评论: 0|作者: 黄清泉|来源: 《蕲春文化研究》


晚明的李贽,是个需要认真研究的人物。

李贽所以值得研究,是因为他在中国思想史、史学史、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首先,他是晚明开风气的思想家。晚明经济领域资本主义因素萌芽,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理学营垒的分化。王阳明的“心即理”、“致良知”的“心学”,要让“天理”变成心理化、感性化的伦理。传至左派王学,又进了一步,即强调人欲的需求。李贽接受了这些观点,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他提出“童心说”,将“童心”、“赤子之心”,即纯任自然的真情、本性作为人性的最高范畴。这种自然人性论,以反对封建束缚、主张顺应自然、发展个性为旨归,加强了人的自主意识,提高了人的价值,从而形成了晚明重“性”求“真”尚“俗”的人文主义思潮。这一思潮,对程朱理学,对欺世盗名的假道统、文统进行了冲击,影响颇大。而李贽以“异端”自居,从辞官、削发至被迫害死于狱中,正说明他对理想的身体力行,锲而不舍。

其次,他是晚明最具活力的文学家。文学同哲学一样,要有悟性,要探索社会、人生的问题,要富于哲理的启示,如韦利克和沃伦所说,“通常人们把文学看作一种哲学的形式,一种包裹在形式中的‘思想’。”(《文学理论》)晚明是一个哲学与文学结盟的时代,两者是以人性、人情、人欲作为结盟的契合点。而《童心说》正好在这个方面奠定了哲学基础,使文学发生了由理性品格到感性品格的走向,如明代《牡丹亭》、“三言”、“二拍”、才子佳人小说,直到清代的《聊斋志异》、《红楼梦》等,都是感性品格走向的典型表现。当时的一批文学家,如公安三袁、焦竑、陶石篑、黄辉、汤显祖、冯梦龙、马经纶、杨定见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受到李贽的影响。至于袁宏道的“性灵”说,汤显祖的“情至”说、冯梦龙的“情教”说等等,都与“童心”说有密切的联系。

再次,他还是晚明著名的小说、戏曲评点家。他曾评点过《水浒传》、《西厢记》、《幽闺记》、《红拂记》、《浣纱记》等,发表了许多精辟的思想见解。他将“童心”作为评判“真”文学与“假”文学的唯一价值尺度,称赞《西厢记》、《水浒传》是“出于童心”的“古今至文”,并将《水浒传》与《史记》、杜子美集、苏子瞻集、李献吉集并列为“宇宙五大部文章”(周晖《金陵琐事》卷一)。小说、戏曲历来不受重视,屡遭排斥,而李贽公然为它们争合法地位,这是需要理论胆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由李贽开始,中国小说、戏曲的价值观、功能观才真正确立起来。评点滥觞于南宋,但直到李贽,才真正发生了评点的效应和影响,如金圣叹、毛宗岗、张竹坡、冯远村、但明伦、蔡元放、指砚斋等,就是继承和发展了李贽评点的传统。

李贽的思想体系是相当复杂的,既有伦理型的儒家思想,又杂糅有自然型的道家思想和顿悟型的佛家思想,说到底,他从理想的贤能政治出发,试图对儒家的纲常伦理,对封建统治的内部关系,作某些缓冲和调节。凡对他主观附会,随意拔高,并不是实事求是的学风。今天研究李贽,很重要的一点,是还李贽以本来面目。

李贽虽是福建人,但他一生的重要活动是在湖北。从万历八年辞官到迫害至死的这个时期,他到过湖北黄州府(今黄冈市)的黄安、麻城、黄冈和武昌、鄂城等地,寓居于天窝书院、龙洞书院,定居于麻城龙潭的芝佛书院。他在湖北进行研读、著述、讲学、论战、交游等活动,是他思想最为成熟、著述最为丰富、影响最为深远的时期。这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长期以来,对李贽的研究还是个薄弱的环节。这本奉献给读者的《李贽新论》,对李贽进行多层次、多侧面的研究,并对评法批儒期间所弄乱了的问题,进行拨乱反正,这对于还李贽本来面目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新的起点。著者陈瑞生同志,正好是湖北黄冈蕲春县人,他怀着对楚文化、乡土文化、对前贤的深厚感情,对李贽潜心研究,用力甚勤,知人论世,不乏见地,这是很令人高兴的。当然本书如果能进一步加强理论色彩那就更好。这虽是对著者的期望,也算是对我自己的鞭策吧!

【附记】《李贽新论》作者陈瑞生系蕲春赤东镇人,退休前任黄冈广播电视大学教务处长、副教授,1990年曾获湖北广播电视大学“优秀教师”称号。序言作者黄清泉系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