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顾问,甘才志先生在《蕲春文化研究》总15期有《山中名器一蓑衣》一文,作了专门介绍。笔者在清宣统《湖北通志·艺文志补遗》中,又查阅到曾出有8种著作:《经说》30卷、《语录》、《日岩诗文》(30卷)、《昭和见闻录》(若干卷)、《讲学书札》、《诗文外集》(10卷)、《诗话》、《任丘县志》(8卷)。 对顾问的8种著作,笔者查阅了所有能查到的资料,发现《任丘县志》都不在顾问的著作表中。而《任丘县志》是在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成书的,此时顾问已67岁了,早已辞官回归蕲州,并在蕲州的阳明书院讲学,怎么会在任丘县撰著县志呢?再者,这部著作署名“知县顾问编纂”,我们只知顾问中进士后曾当过寿昌知县,是不是还当过任丘知县呢?这一疑问一直在很多人头脑中盘桓着。 于是,笔者向任丘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原主任顾恒敬先生求教。顾先生退休后,一直从事任丘历史研究。笔者在给他的信中,简要地介绍了顾问的一生。顾先生在后来的回信中也详细地介绍了顾问在任职任丘知县时的两大政绩:其一是纂修《任丘县志》,该志至今仍是研究任丘历史的重要文献,他自己撰写的《舆鹿祠记》、《子方敷华二祠记》还载入了该志的《艺文志》中。其二,顾问率任丘百姓重修了白洋淀防洪大堤。此堤是北宋年间任丘知县唐介所修,历经500余年风雨已损毁不堪。此次重修后,任丘人称“顾公堤”,用以纪念县令顾问。堤修好后,当时已“归田”在家的河南按察司佥事刘勃还写有《重修唐堤》诗二首,其中一首云: 桑田沧海几番更, 父老犹传贤令声。 今日令贤应不愧, 唐堤从此顾为名。 顾问重修唐堤成功后,沿白洋淀东岸的百姓世代受益。入清后又数次重修,逐渐形成千里大堤,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任丘顾恒敬先生分析,湖北当有两个顾问。他的理由有四点:一是当任丘知县的顾问与蕲州顾问里籍不同,字号不同,前者号相山,咸宁人,自称武昌人,后者号日岩,学子承;二是登举入任年代不同,前者是隆庆年间中进土,明万历五年当任丘知县,万历六年修县志,后者是嘉靖年间中进士的;三是入宦时间、仕途经历不同;四是从政业绩和社会地位不同。顾恒敬先生认为:湖北两个顾问,同籍、同代、同名姓,实属奇事。 既然主编《任丘县志》的顾问是“咸宁人”,也考中了进士,笔者就从他是哪一年考中进士查起。经查《明清进士题名碑录》得知,明代湖广果然有两个顾问,一是湖广蕲州顾问,考中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第三甲第五十九名进士;一是湖广咸宁顾问,考中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第三甲第一百二十五名进士。笔者再查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咸宁县志》,在人物志和艺文志中,咸宁顾问果然有传。为此,笔者把查阅出来的资料复印一份寄给了任丘顾恒敬先生,他后来撰写了《树百年不朽之功的明万历任丘县令顾问》一文,载入了任丘市政协《任丘文史》。 《任丘县志》不是蕲州顾问之作,这一点可以肯定了,《湖北通志·艺文志补遗》的失误也可纠正了。看来,通志没有“咸宁顾问”的辞条及其小传应是一个遗憾。 然而,同样遗憾的是蕲州顾问《义勇武安王集》(8卷)没有收入到《湖北通志·艺文志补遗》之中。该书于嘉靖四十三年(公元1564年)面世,主要内容是汇集历代记载三国时关羽事迹的文章及历代祭祀关羽的情况,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参考价值。这部书在许多人撰写的蕲州顾问的传记上都没有记载,而该书却明确记载作者是顾问,是“贵州按察司副使”,由此可以确认是蕲州顾问早年在贵州任上所撰。 蕲州顾问是李时珍的老师,也是蕲春人的骄傲。他的一生,除在外地为官外,重在家乡建书院,教书育人,撰写著作,是立功、立德、立言的楷模。笔者撰写此文,既是对《湖北通志·艺文志补遗》的辨正,也是对蕲州顾问的崇敬和怀念。 |
3月20日上午,蕲春县副县长高金磊视察公司重点项目S205刘河复线
积蓄力量 化茧成蝶——职场小白“变形记”县机保中心程娟尊敬的
深入走访 合作共赢02广州雪崎制冷设备有限公司走访第二站来到番
为做好2023届高考二轮复习备考工作,优化各市县备考策论,提高备
春风春雨芳草盛一路繁花醉游人近期,农村公路沿线油菜花、梅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