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祖根地》写到这里将要结束了,林林总总写了六大篇章,共三十二章节。 写作发表她的目的,是重温我族发展史,同时也是宣扬我族先辈的优良传承,在族人中能取到承前启后的目的。 当然我族六百年的发展史,肯定有许多可歌可泣的事例值得传颂,值得宣扬的肯定不止这么多,但恕我才疏学浅,耳目闭塞,手笨笔倔,没有尽好地发掘和整理我族先辈的丰功伟绩。 加上《怀念祖根地》里所提及的都是民国时期以前的事例。 至于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我族涌现出许多值得传颂和赞扬的人和事,本文没有提及。恕我待后有机会,或者另有他人用心整理发表,将会使我族历史更加大放异彩。 至于《怀念祖根地》所叙述的事例大部分素材,尤其是“名人志士”篇里的人物、事件完全来自于家谱记载和老辈口口相传,事例完全真实。 这些真实事例,无不是教育、影响和鞭策我族子孙奋发向上的动力。 这些报道无非是我族六百年历史长河中所发生的重大事时的点滴。想全部编写出来,恐怕会是言多纸少。 我写《怀念祖根地》是以自己一个年愈古稀的老人眼光看待祖根地,怀念祖根地。是祖根地的先辈们的努力、创造和奉献才使祖根发展壮大。才让我们无限的怀念。 我更设身处地地想起,那些旅居于他乡外阜的宗亲,他们只是象孤雁一样生活在外地他乡。心中肯定对祖根地有无限的向往,对先辈的光辉事迹多么想了解。 我写《怀念祖根地》的目的就是想让他们多多了解和掌握我族发展经历。 展望未来,工业化,知识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们从业更广泛,生活和居住环璄更先进,更分散。未来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多地,将有我族子孙的踪迹。宗亲们的团结,氏族观念相对会松散和遗忘。 如何加强宗亲团结,如何让后生们准确知道:我从哪里来?我是如何来?我们的先辈经历了什么?等问题必须在他们心中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所以我想以《怀念祖根地》为教材,加强对族内后生的教育和警示,让族人心中有族,心有宗亲。 于是我提笔写了《怀念祖根地》。目地是让那些旅住在外的宗亲,那些长年在外拼搏发家致富的宗亲有机会接受一次姓氏教育。 加强姓氏教育,不是提倡搞姓族主义,立山头。应该是承前启后,传承优良传统。保持我族先人的优良本色,让族人保持正常心态投入社会发展的正确轨道。 改革开放后,我族广大宗亲率全县张氏之先,完成了我族族务建设的三大硬件工程,(重修宗祠,续修家谱和兴建始祖陵园)並完成和充实宗祠内容的软件工程。组建了坚强稳固的族务活动组织。制定了我族永恒的公祭日和公祭内容。 取得这些成绩,是全体族人的努力,是宗祠荣誉殿堂里表彰的功臣们的功劳。更是当届宗亲会负责成员的无私贡献。 他们除为族务事业沤心沥血地付出外,在金钱上更率族人之最无私地奉献。並且继续在付出。 祖宗是公众的,家族是宗亲的,孝心不分轻重,爱族不分先后。我族族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比起发达地区还相差甚远。要做的事还有很多。 希望我族宗亲看到本文后,能够常回家看看,感受一下宗亲们的热情,经历几次我族大型尊宗敬祖的公祭活动,才能真正加强宗亲们爱族观念。 並且把族内的优良传统和光辉事迹代代相传,切不可在现实生活中因忙于生计,忙于发家致富而没祖忘宗。望我族宗亲商议制定出适应新时期加强宗亲联络的新方法。 展望未来,相信在全体族人的努力下,祖根地在新形势下一定会发展得更加美好。 我写《怀念祖根地》的用意是愿我族宗亲阅读己后能更紧密地团结,承前启后,场长避短,学习先进的、有益的典范。在政策法规的允许下,努力发家致富,尊宗敬祖,繁丁效族,为家族兴旺,中华昌盛,民族富强作出贡献。 感谢阅读,望多加评论和提出相左看法,敬请批评斧正。 (完) |
(本文转自古今蕲谈公众号。热爱蕲春历史,关注古今蕲谈。)蕲春
恭贺玉皇圣诞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 玉皇大帝是
老家垸基前的古木梓树干下半部份。 距村部计约一点五公里之遥的
嘴里的零食,心里的童年。有些食物长大后难以再见,即使偶尔吃到
习俗一:回娘家正月初二回娘家回娘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
舞龙、挑花篮等都是过去春节期间人民群众的重要文化娱乐活动。上
鄂东地区亲戚、邻里关系融洽,和谐相处。域内亲戚关系与其他地方
租佃 地主剥削农民,主要靠出租土地和雇工。据《湖北省年鉴》
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农历新年即将到来之际,蕲春
黄冈,湖北省地级市,地处湖北省东部、大别山南麓、长江中游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