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关注微信 关注微博 关注抖音 关注快手
蕲州在线
搜索

手握80万大军的左良玉眼睁睁看着李自成灭了大明王朝

发布时间: 2020-12-19 23:16| 发布者: 蕲州在线| 查看: 284| 评论: 0

左良玉号称拥兵百万,对内宣称80万大军,坐拥荆襄,俨然是荆襄之地的土皇帝。可是从编制上来说,他始终是明朝的将领。

李自成兵破潼关,孙传庭粉身碎骨,闯王大军直奔北京而来。在崇祯皇帝发出勤王令以后,手握80万大军的左良玉,却按兵不动,眼睁睁看着李自成破城而入,灭了大明王朝。

为什么现在还有人说这种人是忠臣呢?他最多算是一个乱世的投机分子。忠臣跟他完全沾不上边。就算后来南明建立以后,左良玉的表现也是让人大跌眼镜。

左良玉不救崇祯,有很多自私的原因。

第一,左良玉担心自己重蹈袁崇焕覆辙。左良玉又不瞎,崇祯这哥们做的事情实在是让人寒心寒透了。他对勤王的人似乎有一种天生的偏见,认为勤王的都不是好东西。

首先就是大名鼎鼎的蓟辽总督袁崇焕,袁崇焕本来防守辽东还是很靠谱的。多次打退了努尔哈赤的进攻,据说努尔哈赤的死跟袁崇焕也有关系。

结果皇太极绕道喜峰关直奔北京而来,袁崇焕匆忙回来勤王救驾。以至于皇太极到了北京城下,和袁崇焕在城下对峙良久才退去。

崇祯皇帝大为恼怒,认为袁崇焕没有防守好边境。所以就把袁崇焕给凌迟处死了。这就是带兵勤王的下场。

其次是唐王朱聿键,这哥们也是个愣头青,一天到晚想着保家卫国。崇祯当时大难临头,朱聿键申请前来勤王,结果崇祯却一口拒绝。

为什么?因为朱聿键是藩王,藩王不能带兵出城这是祖制。也就是说大明可以亡,祖制不可破。结果朱聿键还是带兵勤王了,事后崇祯很生气,就把朱聿键关押了7年之久。

良玉兵八十万,号百万,前五营为亲军,后五营为降军。每春秋肄兵武昌诸山,一山帜一色,山谷为满。军法用两人夹马驰,曰:“过对”。马足动地殷如雷,声闻数里。诸镇兵惟高杰最强,不及良玉远甚。然良玉自朱仙镇之败,精锐略尽,其后归者多乌合,军容虽壮,法令不复相慑。---《明史》

这次又要勤王了,左良玉把脖子一缩,你们不怕死不怕坐牢的先上,反正我是不敢了。这或许就是左良玉不肯勤王的主要原因。

第二,左良玉打内心害怕李自成。左良玉是怎么发家致富的呢?主要还是对付农民军。但是我们要搞清楚,当时的农民军可分了好几拨,其中战斗力最强的是李自成的部队。

有强就有弱,张献忠就属于比较弱小的一帮,左良玉打张献忠真的是一把好手,几次都把对方打得四处乱窜,可是他对付李自成的时候,却一点办法都没有。

可以说左良玉从来没有打赢过李自成,以至于后来看到李自成的人马他吓得撒腿就跑。长期在荆襄和李自成的少量兵马对峙,李自成本人不在这里,他都不敢对这些人马动手,可见他是真的打心眼里害怕李自成。

这次勤王的主要针对对象,就是李自成的闯王军。左良玉这心里没底啊,去了可能全军覆没,还救不了大明朝,那还去了干嘛?

第三,左良玉想要拥兵自立,北上会损兵折将。在1644年,其实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大明朝气数已尽了。大多数军阀力量都选择拥兵自重,这个时候还抱有为国尽忠想法的军阀,是真的不多。

比如说福建总兵郑芝龙,他手握20万雄兵,盘踞在福建地区,压根就没打算要发兵勤王,而是想着拥兵自立。还有就是云南的沐天波,他们家世代都是云南的土皇帝,天下大乱之际,山高皇帝远,这个时候更加不会出兵相助崇祯。就连山海关总部吴三桂,当时也是停滞不前,一个星期的路程,走了半个月才走了一半路,可见他一直在观望北京的战况,没有勤王的想法。大家都这么个态度,你让左良玉怎么做?号称百万,对外宣称80万之众,实则有20万可以作战的兵马,已经就相当了不起了。

为此左良玉当然也不想北上勤王,等到明朝灭亡了,他就可以带着这几十万人马,在荆襄之地拥兵自立,建立下一个南唐帝国也说不定。

左良玉在南明时期的表现,让人作恶。

既然有拥兵自立的想法,那就好好干呗,将来好歹也能成为一方诸侯。至少建立个割据政权是不是也很妥?

可是左良玉的做法却让人大为吃惊,他本来想要趁着崇祯死后,改立一个诸侯王做皇帝。可是没想到他手速慢了点,被四镇军阀给抢了先机。

高杰、黄得功、刘良佐和刘泽清,各自带着3万人马,将桂王朱由崧扶植为南明的第一位皇帝,也就是弘光帝。

左良玉失去了先机,又成了臣子,这个时候他很不服气,所以表面上赞成弘光政权,实际上完全不听弘光政权的指挥。

李自成战败以后,匆忙逃回西安,结果西安也被人攻破了。李自成大军一分为二,一部分北上从陕北绕道汉中前往荆襄,一部分直接南下荆襄,李自成带着的就是直接南下荆襄的队伍。

当李自成大军前来以后,左良玉的做法让人大跌眼镜,他居然一把火把自己的住处烧了,自己带着兄弟们跑路了。

仗还没开打,你咋就跑路了?李自成都搞不明白左良玉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左良玉为了留个好名声,不称自己是跑路,而是前往南京清君侧来了。

良玉反意乃决,传檄讨马士英,自汉口达蕲州,列舟二百余里。良玉疾已剧,至九江,邀总督袁继咸入舟中,袖中出密谕,云自皇太子,劫诸将盟,继咸正辞拒之。部将郝效忠阴入城,纵火残其城而去。良玉望城中火光,曰:“予负袁公。”呕血数升,是夜死。时顺治二年四月也。诸将秘不发丧,共推其子梦庚为留后。七日,军东下,朝命黄得功渡江防剿。---《明史》

这可把南京的史可法、马士英还有朱由崧吓了个半死。满清铁骑没有解决,李自成也没有解决,你左良玉先来解决自己人,你真够可以的。其实左良玉就是为自己的逃跑找个借口,他实在是太害怕李自成了。

总结:左良玉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还没跑到南京,这左良玉半路就病死了,他死的时候还很委屈,说自己没有为国尽忠遗恨终生,大哥啊,你天天干着卖国的事情,最后才想着要报国,是不是有点太不要脸了?

左良玉一死,这20万大军,群龙无首,大家把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推举为领袖。可这家伙是个怂包,二话不说带着20万大军就投奔满清去了。

左良玉手握如此多的兵马,一生却只知道躲在老巢里享福,错过了那么多改变历史的机会,最后让满清捡了便宜,实在是应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永不翻身。

文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