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古今蕲谈公众号。热爱蕲春历史,关注古今蕲谈。)蕲艾,艾草的一种,因产于蕲州(蕲春县旧称)而得名,湖北省蕲春县“蕲春四宝”之一,特产中药材,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茎、叶均可入药。蕲艾含17种已知化合物,并且挥发油含量、总黄酮含量、燃烧发热量等明显优于其它地区所产艾叶。 端午前后,旧时蕲春就有采集艾蒿的习俗:家家门、窗上都要插一束鲜艾和菖蒲;有的妇女还把艾叶插在头发上或衣襟上;人们还喜爱用陈年蕲艾与菖蒲一起点燃薰屋,并边薰边唱:“端午五月五,天师骑艾虎”“一把菖蒲一把艾,我把蚊蝇驱门外”等民谣。与蕲艾相伍的菖蒲也身价倍增。菖蒲,又名剑水草或蒲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叶片狭长似钟馗宝剑,故旧时道人称之为“蒲剑”,声称悬挂于门窗之上可驱鬼。菖蒲有芳香开窍之效,适用于痰浊阻窍、神志不清等症,还能促进消化液分泌,抑制肠胃异常发酵,驰缓肠管平滑肌。古医方将它作为治噤口痢的特效药,它的水浸剂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据传,菖蒲泡酒,其味清涩冷冽,余香满口,为佐餐佳品。宋代文豪欧阳修在《端午贴子词》中盛赞道:“共同菖蒲酒,君王寿万春。”可见其酒的魅力。 “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人不宁”,端午正是病疫最多的时候。为制伏五毒,蕲春有的地方还把“五毒”图象剪贴在门上,并在每个毒虫的头上刺一根针,以此慑伏五毒。有的把“五毒”形象系在儿童臂上,意在以毒驱毒。有民谣曰,“五月五日午,天师骑艾虎。蒲剑斩蜈蚣,百虫归地府。” 蕲春不仅有端午插蕲艾于门窗、与菖蒲一起慑伏五毒等习俗,还有许多使用蕲艾的独特习俗。比如,人们还常将蕲艾艾叶放入洗澡水中浸泡后沐浴,可以预防和治疗一些常见病症,如夏天出汗多,特别是儿童最易受病菌感染而生痱子、疖或湿疹,均可以此而预防。若将蕲艾艾叶装入枕头,可治疗头痛,并使人迅速进入甜甜的梦乡,对失眠者非常有效。人们还利用蕲艾和其它具有驱瘟作用的中草药,切碎装袋,佩在孩子的衣裤或悬挂于室内,利用其不断挥发出的芳香物质达到驱瘟灭病的目的。这种将切碎的蕲艾和其它中草药一起“入枕”、“装袋”的另一个最典型的例子便是给小孩佩带“香包”。 “香包襟上带,娃娃逗人爱”,带香包可以说是过去流行于蕲春端午节的民间习俗之一。香包是用棉织品和丝线扎成的,里面装的主药便是蕲艾和雄黄、苍术、香草等配制而成的香药,可驱昆虫,可散浊气。香包既是打扮和美化孩子,减少孩子疾病的吉祥物,也是给劳动妇女提供表现聪明才智的一个机会。她们把香包扎成花卉、鸟兽、鱼虫、瓜果、人物等和各种生动优美的形象,小巧玲珑,十分讲究。“敢将十指夺针巧,不把蛾眉斗画长”,一个香包就是一件手工艺品。当然,佩戴香包的习俗江南、江浙等地均有流行,内中也同样装有香药,外表也同样十分讲究,所不同的是:蕲春一带的香包内,蕲艾是必不可少的香药之一,而他地香包中没有蕲艾,更谈不上以蕲艾为主药了。 早在明清时期,蕲州还曾有过这样的习俗:亲人出门远行,必以竹篮盛蕲艾相送,篮上书写八个字,伴君远行,一路飘香。当时还流行反映这一习俗的三首歌谣: 其一:蕲竹劈篾丝丝长,手托竹篮表衷肠。不送姚黄和魏紫,不送玫瑰夜来香,采来麒麟凤凰(蕲州有麒麟山、凤凰山)艾,千种情意竹篮装。天涯海角慰思念,伴君千里艾飘香。 其二:青青蕲艾散幽香,手捧竹篮情意长。姚黄魏紫招蜂蝶,玫瑰有刺手易伤,青衣素裏几束艾,婷婷村姑淡淡妆。一路飘香驱邪瘴,保君出门身健康。 其三:蕲阳八景先畅游,暮临龙矶朝凤凰。雨湖渔舫共摇桨,荷池今日饮离觞,唐人赠柳柳易折,我赠蕲艾系心房。蕲艾成灰香不散,情谊永存共天长。 借蕲艾来抒“情”、“表衷肠”,是因为以蕲艾为主药的民间单方、偏方、秘方能治多种常见病,携带在身可防出门疾病缠身。在蕲州地区,即使是普通农民亦知蕲艾治病几方。比如:受风寒咳嗽,可用蕲艾煎汤洗脚,或用艾叶九片、葱五根煎汤取汁饮,即可痊愈;蕲艾煮水薰洗,对关节炎有较好效果;用蕲艾煎水先薰蒸、后泡洗全身,可治疗筋骨或腰腿痛;用艾地汤(蕲艾、地榆煎汤)可治痢疾,等等。 艾,越陈越好。早在2000年前的《孟子·离娄章》,就有“七年之病,乞蕲三年之艾”的记载。蕲艾也一样以陈艾(如“三年之艾”)为佳。嘉靖《蕲州志》记载了明湖广按察使、南京兵部尚书王廷相搜集整理的《蕲艾》民谣,也对“七年之病”者“乞蕲三年之艾”而愈的事加以赞赏,并对“上官”们因为有蕲艾所依而“富贵耽欲”无度进行了抨击。这首民谣全文是:“有者艾生我土,七年之病得且愈。五内失调邪作主,富贵耽欲乃自取。艾纵有灵将奚补?我欲言之上官怒!” 陈年蕲艾“揉捣如绵”,被称为熟蕲艾。熟蕲艾灸火,“能透诸经而除百病”,北宋曾敏行著的《独醒杂志》讲述了一个故事: 当时枢密院有个官员的孙子,刚出生几天患了“脐风”,家里人以为救不活,准备扔到江里,碰巧,被一行路老妪看见,说这孩子是可以救活的。之后,老妪把婴儿接到家中,用陈年艾制成艾条在婴儿的脐下灸了一阵子,果然把婴儿救活了。 无独有偶,李时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也记载了一则故事: 明朝有一位老人,常年大便稀溏,脐腹虚冷作痛,到处求治无效。后李时珍叫他用布袋将熟蕲艾装起来,兜住整个脐腹部,因蕲艾气味辛温,具有散寒止痛作用,老人的痛症很快消除。 家家户户储存一些陈年老艾的作法也就成了蕲春人自古延续至今的一种习俗:入夏之后,将蕲艾自根部割下,再将艾茎艾叶上的尘垢冲洗干净,悬于阴凉处风干,然后或装于通风的纸袋中收藏,或用绳子一捆,束之于墙壁、屋梁之上。一旦发病染疾,取之即可使用,或煎水洗浴,或饮其艾汤,或食用艾团,或燃艾薰灸,或配它药共用,倒也十分方便且有效。 综观蕲春用艾的各种习俗,无不与治疗疾病和保健有关。旧时人们缺医少药,而蕲艾不仅能治多种常见病,且又随手可得,人们自然视其为“宝”,并渐渐形成了各种习俗。 |
康铎(1360-1382)湖北蕲春人,康茂才长子,十岁时陪皇太子朱标
最近,我们联系到了那批老知青中的一个群体——1958年赴湖北八里
“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演讲比赛新思想凝聚奋进力量新征程彰显
蕲春县2023年退役士兵适应性培训开班了3月8日至10日,蕲春县2023
为确保将老旧小区改造成基础完善、功能提升、宜居宜业、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