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小路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檀林镇槐树村村民黄盛华,赶着一群黑山羊下山回家。 82岁的黄盛华身板硬朗,5年前,他在当地党委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开始发展养殖业,如今养了11只黑山羊。 “养羊不费劳力,适合老年人,收益比较可观。”黄盛华笑呵呵地说。 村中茶园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打工增收 村民收入来源更多元 在槐树村,像黄盛华这样脱贫致富的故事还有很多。 57岁的村民朱运灯,精准扶贫产业到户时领回一头牛,逐步积累扩展,如今每年养牛数量都在6头左右。 村民陈迪家,从最初领回一头牛,滚动发展,如今已成小有名气的养牛大户。 村民收入的来源日趋多元。 村党支部书记胡锦银介绍,2009年,有老板来村中流转土地发展200多亩茶园,“管理没跟上,年年亏损。” 2018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该村接手茶园,精心管理,2019年茶园利润达到5万元,2020年的利润将更高。 “除草、修沟、剪枝、追肥、采茶等各环节都需要大量用工,茶园已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一个重要来源。”黄冈市人民检察院驻村第一书记饶勇说,茶园不仅让部分村民每年有一笔土地流转收入,还帮助村民们实现在家门口打工增收愿望,做到打工顾家两不误。他们还准备建设茶叶加工厂和茶文化长廊,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山泉水在此净化处理后,流进村民心田 坚决防止贫困边缘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晴日。 槐树村所在的群山之间的平缓谷地,有清澈的小河潺潺流过。 天明水净,行走在干净整洁的村庄,爽爽朗朗。 1985年出生的村干部陈银平,陪记者步行至村委会后面的山顶,看饮用水净化设备——山泉水在此净化处理后,顺着自来水管流进各个农户家中,流进村民们的心田。 陈银平说,村中类似的居民饮用水“蓄水池”这几年修了好几处。“经过净化处理的山泉水,甘甜,安全,吃得放心。” 精准扶贫的东风吹来,小山村除了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得到完善,人居环境变得干净整洁之外,新建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福利院、学前班教育点、卫生室等公共服务设施,也极大方便了村民的生活日常。 71岁的五保户老人陈仁雨告诉记者,其父母在世时还有一个家,父母不在了,他长期在外务工,这里住一下,那里住一下,没有固定的住地。2016年,镇福利院在村中建好后,他首批住进来。 “我一个人住一间,衣食无忧,这里就是我的家。”老人激动地说。 老有所养,幼有所学。 紧挨福利院,新修建的学前班教育点——槐树小学里书声琅琅。 从山西嫁到隔壁村的仇林倩,是教育点的“孩子王”。她介绍,现有12个小朋友在槐树小学上学前班。 小山村搭上时代快车。 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电商、微商等新业态也在村中出现,助力当地出产的红薯粉、萝卜干等山货土产走出大山。 在村中采访当天,记者遇到驻村帮扶单位——黄冈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官书云来村中访贫问苦,走访慰问脱贫户、边缘户。 在家有两个病人的胡四莲家,官书云表示,将和相关方面一起努力,积极落实帮扶政策和措施,加大帮扶力度,坚决防止贫困边缘户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黄冈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官书云(右二)来村中访贫问苦 |
蕲春县檀林镇雷冲村返乡大学生陈叶祖祖辈辈“蜗居”在山里务农的
1月25日,檀林镇召开2021年度考核总结大会,通报了2021年度村级
12月21日,蕲春县委书记胡安元到檀林、大同、向桥等乡镇调研巩固
12月13日,檀林镇田桥卫生院成功举办“思想破冰突围”主题讨论演
“平安创建工作要坚持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和效果导向,牢牢守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