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古今蕲谈公众号。热爱蕲春历史,关注古今蕲谈。) 随着社会发展进步,烧火粪这种生产习俗已不多见。 上世纪九十年代前,化学肥料没有现在这般丰富多样,那时候农民种庄稼,火粪就是当家的肥料。 火粪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粪”,它不是动物的排泄物,而是用杂草、树枝等柴禾烧烤土壤,形成的草木灰与火烧土的混合物。蕲春,烧火粪一般都是在秋冬季。把收割后的田畈的枯枝、杂草,以及道场上刚刚打谷等所产生的草沫、秕谷之类,堆成堆,再压上土,漏出两个火粪口,方便点火,也便于空气对流。烧的时候,两个火粪口的柴禾同时点上火,于是田野里升腾起一股浓烟,这股浓烟,升得很高,飘得很远。乡亲们习惯在傍晚时分烧火粪。每个秋冬时节的傍晚,路旁、田边、地头、山脚,许多个火粪堆烧起来,那场面煞是壮观。一直这样烧着,直到土堆里的柴禾全部烧成灰烬,火粪才算烧好了。一般烧出来的火粪是灰黑色的,最好的火粪是暗红色的,带有一种大自然特有的味道。 烧火粪看似简单,实际上却是个技术活。烧火粪用的土,不能是大疙瘩,否则烧不透,也不能太细,太细了又不能成堆;火粪口露出的柴禾,一般要用干的草叶,便于点火;埋在土堆里的柴禾,要用半干不湿的,太干了,很快就烧完了,达不到肥效要求,太湿了,火可能会灭,要返工的;柴禾和土壤的比例也要把握好,土多了,柴禾少了,土烧不透,肥效就差了;土少了,柴禾多了,又浪费了柴禾。据说火粪的用途十分广泛,除了富含磷、钾肥料外,还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必需的钙、铁等微量元素,还能有效抑制土壤酸化。此外,由于庄稼秸秆和杂草承载着大量虫卵和病毒,烧火粪也是一项消灭病虫害的有效措施。 火粪的记忆不是因为它的用途,我们怀念的是它曾在我贫穷单调懵懂的童年岁月里带来许多乐趣。上学放学的路上,三五个小伙伴,围着一个火粪堆,比赛似的,偷摘些将熟未熟的麦穗、蚕豆荚什么的,在火粪堆里烧着吃,不管是烧熟了的还是半生不熟的,都吃得津津有味。每个人因此都弄得满脸草灰,像京剧里的大花脸,彼此一见,都会心照不宣地哈哈大笑起来。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特别是随着化学肥料的大面积推广,“烧火粪”慢慢地让出了当家的地位。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后,几乎就没有见过烧火粪了。 |
建国前,县内手工业者称为“手艺人”。主要有:木、砌、篾、窑、
邱祖宝诰志心皈命礼隐显莫测。抱道无穷。腹养黄芽。鼎飞白雪。体
永安寨位于刘河镇石鼓冲村、狮子镇董冲村、青石镇裴冲村“三冲”
黄冈早在旧石器时代,区域即有人类居住。 夏商时代,禹“封皋
远古文明 人文滥觞 (远古先秦至魏晋南北朝) 黄冈位于大
1997年版《蕲春县志》,说蕲春自建县以来,“县治先后设土门城、
减租减息 1950年春,結合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组建乡、村
一九五四年 蕲春县人民政府年初开始在漕河、蕲州两镇街道动
明代湖北藩王情况 在湖北的藩王里,就藩蕲州的荆藩王是传承
雨湖,原名诸家湖,沿江大堤未建成前是敞水湖,流经万寿桥与广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