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晓 云 (曾用名:程云) 1979年出生于湖北蕲春 [主要身份] 蕲春现代中医界代表人物 蕲春火针疗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大医精诚奉百姓、悬壶济世为苍生 ——记蕲春火针疗法非遗传承人程晓云 文/范沁 时珍故里,人杰地灵。自1518以来,更是杏林春暖、良医辈出。说起中医,给人的印象多是“老”,仿佛只有“老”才能体现价值。但程晓云(曾用名:程云)是个例外,他一点也不老。假如以晋代名医杨泉在《论医》中的观点,“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为良医标准,那么兼具大爱、智慧与善良等特质的程晓云当之无愧。 印象中程晓云果敢干练、目光如炬。行医时,他辩证清晰、施方准确;生活中,他儒雅健谈、气度不凡。作为一名根在蕲州的中医人,他良好的自身修养得益于家风传承。1979年,程晓云出生于中医世家,其父程绪雄在蕲州颇有名气,与中医名家高辉远系出同门。其祖父程先枝为走方郎中,一手“火针”绝技出神入化。从小在中医药环境里熏陶,程晓云对于拿脉、抓药、开方等流程信手拈来,熟识他的人皆称其“天赋异禀”。 杏林出道,勤学苦读 1993年,因为热衷于中医,程晓云放弃了重点高中,毅然选择就读蕲春李时珍卫校。同年9月,程晓云谨记父亲“大医精诚、扶危济困”的教诲走入了学校。在卫校中医班条件有限,传统中医书籍紧缺,经常影响学习进程。于是,老师要求他们抄书籍、背经典。程晓云记忆超群,规定一个月背完的《雷公炮制药性赋》,他只看了一周,便倒背如流。 老师大惊,自此对他格外关注。开小灶补课后,不到一年时间,《黄帝内经》、《傅青主女科》、《脾胃论》等中医必读著作,已被程晓云“熟读消化”。当班上同学还在中医入门时,有家传优势的程晓云,已经能够发表对《伤寒论》、《金匮要略》等理奥意深的医学名著的见解了。3年时光,少年程晓云大量抄写、诵读多本中医典籍,结合家传基础练就了一身扎实的中医“童子功”,技艺突飞猛进。 职场失意,几近沉沦 3年后的1999年,程晓云被特招入伍。由于中医理论、实践水平俱佳,他被分配到了军医岗位。在部队,他以中医手法为首长与战士看病,新鲜独特的方式赢得了满堂喝彩。当年20岁的程晓云意气风发,本有机会考军校深造,无奈放不下女友的牵挂,最终选择了复员。 2002年,程晓云退伍后分配到蕲州镇卫生院中医科任中医师。从部队到地方,程晓云穿的还是一身白大褂,同样是治病救人,在哪里都一样。在镇卫生院工作期间,一路顺风顺水,程晓云因工作细致认真、业务能力突出,连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然而好景不长,在2006年的制度改革及人事变动中,因为生二胎违反了当时的计划生育政策,程晓云在改革中被迫“降级”。分配到街口卫生院中医科任负责人,显然不是他应有的地位。那个暗夜,程晓云怅然若失,对人生产生了深深的疑惑…… 振作精神,重操旧业 2007年初,程晓云仍没能从失意的阴影中走出来。直到5月,一个人的到来改变了现状,这个人是韩善明(蕲春艾灸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因医治一位特殊病人,非得请出程家祖传“火针”绝技不可。当看到程晓云的状态后,韩善明非常震惊,作为长辈他毫不留情的斥责。程晓云被骂醒,在部队是行医,在地方行医,在基层也是行医。同样是治病救人,同样是一身白大褂,扶危济困的本质不会因为身份地位的改变而改变。 9月,程晓云在韩善明协助下,重打锣鼓另开张,蕲州镇街口中医门诊部成立了。因仰慕他的医术,每天求医的病人络绎不绝。他注重临床、强调辩证为很多病患解决了大医院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程晓云的名气越传越远,不仅引来了临县临市的求医者,甚至有不少大医院慕名请他出诊。对于韩善明,程晓云心存感激,业务上向前辈请教,生活中尽晚辈责任,亦师亦友的关系一直保持到今天。 行医者道,济世为良 从医近20年,程晓云擅治不孕不育、脾胃调理等疑难重症。记不清接待了多少病患,但各类锦旗收了一屋子。有一年搬家,夫人嫌麻烦要扔掉。程晓云舍不得,他说一面锦旗就是一则故事,代表了群众对他的信任。 2014年9月,武汉新洲区李某某、祁某某、罗某某三位女士同因“乳腺癌术后调理”来求诊。刚来时,她们面目苍白、精神萎靡。程晓云予以固本散结、调肾补肝的思路治疗。经多次调理,三人精神焕发、如同重生。转头,一面“济世良医、药到病除”的锦旗就送到了程晓云门诊部里。 2018年12月,团风县陈利民、陈海林夫妇慕名来求诊。夫妻俩多年不孕,试管移植也失败了,人生几近绝望。程晓云通过辩证,认为女方肝肾阴虚、肾阳不足,依中医原则予以恰方治疗。两个疗程后奇迹出现,陈海林怀孕了......看着“送子观音、恩重如山”的锦旗,程晓云倍感欣慰。 次年8月,武汉新洲区左田姣女士,因反复胎停经历多次三甲医院使用各种方案治疗,均以失败告终。万般无奈中找到程晓云门诊处。经程晓云精准辩证,予以补血安胎固肾的中医方案施治。一年之后,左田姣顺利产下一男婴......“医术高明、母子平安”的锦旗就挂在门诊部内厅,程晓云心潮澎湃。 不惑之年,问道中医 年未满四十,人早已不惑。程晓云清楚,作为中医他还不够“老”,谈“退休”又嫌早。同样的岁数,明朝李时珍已在京城太医院任院判了。同样是医生,韩善明已是艾灸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了。相比他们,他究竟缺在哪里?是否需要与先贤对话找出答案。 2019年,程晓云有意识的减少了出诊次数,潜下心来阅读做学问。他先后读完《张氏医通》《针灸大成》《医案精华》等著作。这些古代文献让他深受启发,他认为中医若要成才,除了研技更需要沉淀。坚持临证不忘读书,通过比较、归纳、辩证,结合长期实践,总结出“不孕不育调肾精”等理论,形成了以“调理”为特色的学术思想。并将临床治愈的病例加以总结上升至理论高度,在《上海医学》上发表了包括《不孕考》《火针调理应用》等在内的多篇学术论文。 拜师继柏、传承国粹 从医20年,累计接待病人数万人次,受各地医疗机构邀请出诊不少于1000次......回顾这些数据,程晓云自认非常幸运。论出身,是中医世家;说技艺,被群众认可;讲前途,他年轻有为。可是技无止境,他总是说自己远没到可以“放下”的阶段,中医求索一直在路上。 2020年初疫情肆虐,当代中医人接受了考验,以传统智慧战胜了疫情。而在过程中,程晓云组织多次义诊以践行责任。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疫情之后,捷报频传。先是国医大师熊继柏将程晓云收入门下,成为其学术思想传承人。其次,组织上推选他为蕲春火针疗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程晓云深知这荣誉背后的艰难,因而更有责任为传承中医药出力。作为蕲春中医人,程晓云将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努力将传统中医药发扬光大。(文/范沁) |
为做好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实施工作,3月23日,蕲春住建局组织全
营商环境是生产力,也是竞争力。株林镇立足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全
《黄冈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共济保障实施办法》出台以来,县医
蕲春首次跨入第一方阵!全省营商环境排名公布3月24日下午全市优
一名“90后”乡村教师的幸福坚守通讯员 毕传高 张北平 吴璇入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