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不仅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也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城市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野生动物是地球环境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有利于保持整个地球生态环境系统的平衡,湿地保护、湿地公园的建设更是推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催化剂”,最终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


在赤东湖国家湿地公园,拥有野生动物243种,更可贵的是,公园范围内分布着多种国家、地方重点保护动物和珍稀濒危动物,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4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27种,湖北省省级重点保护动物71种。良好的生态环境使得赤龙湖国家湿地成为长江中下游不可多得的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即将过去的11月是保护野生动物宣传月,但在保护野生动物这项行动上,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持续在开展......


作为国家级湿地公园,科普宣教功能是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主要功能之一。 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利用“2月2日世界湿地日”、“3月3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爱鸟周”等特殊节日,通过悬挂宣传标语、张贴宣传海报、开辟科普专栏、发放或张贴宣传单等多种多样的形式开展湿地宣传活动。向周边干部群众、在校学生普及野生动植物保护知识,倡导生态文明。 邀请全国知名湿地保护教育和自然教育专家授课,课程包含湿地知识、湿地保护教育的方法,充分重视学员的互动和体验,组织安排了户外观鸟、野外夜观、自然笔记等实践活动。通过培训,学员们加深了对湿地保护和野生动物保护的认识、为更广泛、更高质量地开展湿地保护教育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前段时间,在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长长的白色画卷穿越古城门,近两百名学生围坐两旁,在欢快的歌声中画出山水中最灵性的鸟精灵,表达对自然野生动物的热爱。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绘画,同学们齐心合力完成蕲艾小镇飞鸟画卷。长长的画卷里绘满了赤龙湖的山水林鸟。
保护野生动物,从小做起。“爱鸟新时代,共享好生态”,鸟类和野生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活动中,200名"小画家"用手中的画笔在千米长卷上描绘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蓝图。 自湿地公园成立来,在赤龙湖湖泊湿地保护巡护过程中发现几起违反《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养殖场和多起非法猎捕猎杀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以及侵占湖泊的行为。通过与相关执法部门的密切配合,快速严厉的打击了这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近两年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湿地公园管理处与蕲春县森林公安联合行动,已出动60余人次,共拆除、销毁天24余张,走访76余农户,放生夜鹭56只、苍鹭2只,先后救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天鹅1只、白琵鹭1只,省级保护动物豆雁1只、领角鸮雏鸟2只,接群众举报12起。有效遏制乱捕滥猎的违法行为,为候鸟迁飞栖息提供安全保障。



 赤龙湖国家湿地公园自批准试点以来,坚持“保护优先、科学修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锐意创新,探索出的“赤龙湖模式”得到广泛认可。现在,每年秋冬季节一到,赤龙湖北部胜天围渔场便热闹了起来,成千上万的候鸟纷沓而至,这场大聚会要持续到次年的清明节前后。“由于胜天围地势较赤龙湖其它区域要高,每年秋末春初枯水期,水位下降,为南飞候鸟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较少的干扰、适宜的气温、良好的水体和丰富的食物,让这里成为候鸟理想的栖息地。” 生态修复,保护青山绿水,已经成为赤龙湖畔干部群众的普遍认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