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新闻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风格切换
蕲州在线
搜索
[切换区域]

王世贞与《本草纲目》

2019-3-26 09:28 《蕲春文化研究》 3018
王世贞(1526—1590),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江苏太仓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官至南京刑部尚书,曾任湖广按察使。才识渊博,为明代杰出文学家,戏典理论家,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领袖,在李攀龙逝世后,独主文坛20年,名闻天下,据《明史·王世贞传》记载:“独操文柄二十年;一时士大夫及山人词客衲子羽注,莫不奔走门下,片言褒赏,声价骤起”。亦正是王世贞为《本草纲目》作序,使《本草纲目》最终得于出版为世人所了解并瞩目,并得到广泛传播,流传至今,成为不朽之作。

《本草纲目》为明代李时珍所著。李时珍(1518年—1593),字东璧,自号濒湖,生于湖广蕲州城瓦硝坝(今蕲春县蕲州镇),是我国杰出的医学家、药物学家。

李时珍出生于中医世家,祖父李晓山为铃医,曾被推荐为太医院吏目,后又入太医院幕府任职[1]。李时珍“幼多赢疾”,然聪颖过人,14岁考中秀才,但之后三次乡试不第,22岁时告别八股,随父学医,悉心攻读医典药籍,“长耽典籍,若啖蔗饴。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圈、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数言”,《白茅堂集》称其“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在对古代本草书籍作透彻研究,并在临证实践中积累大量经验后,李时珍发现古代药学著作“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于是立志重修本草。自嘉靖壬子(1552年)始,诊务之外,考古论今,携子带徒采药问方,至万历寅(1578年),历时27年,写成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完稿后,李时珍希望能早日出版,他先至离蕲州较近的黄州、武昌,企望通过官府或出版商支持出版,遭到拒绝。无奈之中,决定到南京寻找出版之路。当时南京为全国最大的刻印中心,世德堂、富春堂、文林阁、继惠斋等官办、民营出版机构林立街头,无论是雕版印刷还是活字印刷,都具相当高水平,《上宁乡土志》中有“金陵为图书之府”之说。士大夫把出书当作时尚之举,只要30两纹银,便可请人刻一部十万字的书。明万历七年(1579年),李时珍怀揣《本草纲目》顺江而下,直赴南京。但当时的李时珍虽在家乡已为名医,在全国著名度并不高,在书商眼里,他不过是来自湖北山区的一名乡村医生。按李时珍当时的社会地位,要刻印这样一部190余万字的本草,书商都不感兴趣,没有人愿意出版这部书。在南京周折1年而无果,苦恼之中李时珍想到了当时在文坛极负盛名的“后七子”领袖王世贞,如果能得到他的赞许与推荐,无疑会给书的出版带来转机。万历八年(1580年)9月,李时珍自南京又顺江而下,来到江苏太仓弇山园,拜会王世贞,向王表示“愿乞一言,以托不朽”,王也答应了他的请示。

李时珍请王世贞作序亦事出有缘。在蕲州瓦硝坝,李家与蕲州当时的名门大户顾家毗邻而居,顾李二家系世交。顾问、顾阙皆考中进士,曾为官一方,回原籍后皆从教于蕲州两所书院,是明代“后七子”王世贞、吴国伦等人的好友。顾阙考中进士后授刑部主事,王世贞此时是刑部郎中,二人从此同朝同部为官,关系非同一般。后七子之一吴国伦为蕲州长江对岸兴国(今湖北阳新县)人,中嘉靖二十九年进士,与李时珍和顾问、顾阙、顾闑兄弟都是好友,他们在一起赋诗唱和,留下许多诗作。顾氏兄弟之父顾敦,在家乡蕲州新修的家庙(祠堂)落成,顾阙请王世贞写一篇碑记,王世贞欣然应允,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孟春写成《頣氏祠堂记》。李时珍自幼先后师从顾问、顾阙兄弟,正是在顾问精心教导下,14岁的李时珍考上了秀才,开始编纂《李草纲目》以后,李时珍亦经常请教老师,顾家的大量藏书也是李时珍的重要参考书籍之一。由于经常往来于顾家,对王世贞所撰《頣氏祠堂记》,经常诵读碑文,熟记于心,且深受影响,于是更加努力提高《本草纲目》撰写质量。通过老师顾问、顾阙兄弟及吴国伦,李时珍结识了“后七子”首领王世贞,因而在太仓弇山园,王世贞接待了李时珍并“留饮数日”,应允为李时珍《本草纲目》写序,并题诗“戏赠之”。李时珍见诗中有‘华阳真逸欲临仙,误注本草迟十年。何如但付贤郎舃,羊角横搏上九天之句,知王世贞虽尚未详尽阅看《本草纲目》,已发现了书稿的不足,就打消了急于出版的想法,留下书稿回到蕲州,对《本草纲目》进行了历时十年的第三次修改。

李时珍初次拜访王世贞之时,王世贞正受首辅大臣张居正排挤,辞官在家,作为文坛巨子,他常与山人、词客、衲子、羽流交往。李时珍回蕲州后,王世贞一边继续处理各种事务,迎来客往,撰写《弇州卮言》等著作,一边认真阅读《本草纲目》。虽然二稿中难免有瑕,然王世贞还是被深深吸引并感动。王氏家学源远流长,自太仓世祖王梦声起,中进士致仕者众。故里太仓,昔为皇帝粮仓,草木丰茂,清流激湍,相传王世贞祖父王倬在此建有王家花园,为当地众园之冠,其伯父“于居第麋场泾筑山凿池,种草植木”,弇山园更是王世贞精心设计的杰作,园广70余亩,集园亭林木之胜。王世贞博览群籍,在文学、史学、佛学、绘画、书法、金石等方面都有很高造诣,其博学、著述之富堪称明代第一,《明史》称其“才最高,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罩海内”。江盈科说:“我明二百馀年,号称博洽者惟独杨用修、王元美最著。”(《刘子威杂俎序》)[1、6—7]。在中国古代,医儒相通,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王世贞这样的一代文化巨匠,对动植物、中医学、中药学当亦有一定研究或涉猎,故面对《本草纲目》自会发出由衷赞叹:“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宝藏悉陈:如对冰壶玉鉴,毛发可指数也。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终核究竟,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箓,臣民之重宝也。”三百多年的实践证明,这样的评术并不过份。

王世贞出生贵族,家庭雄厚的经济、政治实力,孕育出其傲岸、不曲媚权贵的个性,加之才华横溢,自视甚高,因此,在权贵面前能够保持一种独立的人格。对友人或有求于己者,则古道热肠,李贽称其“生平于故旧兄弟,白首无间言。好推于鳞,而逊敬美。尤不惜以齿牙笔札缓急人”(《续藏书》卷26(尚书王公))。因仗义好施、为人解难,“四方有所馈入,往往缘手散施,咄嗟而尽”,由此受到众人爱戴,亦因此性格仕途多舛。这位被称为“生平刚正不阿,从不对人妄赞一辞”的文学大家,所以用那么多的典故、那么优美的文字,给予《本草纲目》那么高的评价,是因为他认真读了《本草纲目》,是因为他读懂了《本草纲目》,是因为大家之间虽非研究同一事物,却心有灵犀,惺惺相惜,相互欣赏,这是真正的大家、正直的大写的“人”!这是最宝贵的人间真情!对于王世贞十年后才为《本草纲目》作序,对于序中极高的赞美评价,有人发出种种微词,那是因为不了解王世贞,不了解李时珍,不了解《本草纲目》,相信他们真正了解后读懂后一定会改变自己的看法。李时珍纪念馆前馆长宋光锐老师指出:“王世贞对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评价并非过誉,凡读过《本草纲目》的人,都会有与王世贞代本草之首。王世贞对李时珍的赞美,李时珍是受之无愧的。”

王世贞一生才华横溢,文华擅代,刚正不阿,不附炎趋势,不曲媚权贵,仕途多艰及父难歙其心情抑郁,晚年身体欠安。因其盛名在外,来往友人众多,作诗写文,各种应酬,要认真读完190余万字的《本草纲目》,非一朝一夕之事。吾曾应邀为《顾奕林验方汇选》写序,20万字左右,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期间一边工作一边参加国家中医管理局的优秀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学习),虽然本人才疏学浅,反应愚钝,但却深刻理解了太仓先贤十年写一序的缘由。而这十年中,回到家乡的李时珍,在儿子、弟子们的帮助下对《本草纲目》进行了第三次认真的修改,绘制了许多图谱,使《本草纲目》更加充实完善。

有人认为李时珍离开太仓后一直在南京行医,吾曾至电对李时珍研究根深的蕲州李时珍纪念馆前馆长、《本时珍和蕲州》一书的作者宋光锐老师,宋老师告知,没有发现这方面的文字记载或实物资料。按常理推测,离家一年多的李时珍当急着回家,因为家中还有许多病人等着他,还有许多事情需要他处理,《本草纲目》还需完善,特别是许多插图可能都是在这十年中得于从容完成。

万历十八年(1590)初,73岁的李时珍,在儿子陪同下,带着《本草纲目》第三稿又一次来到南京。已复官的刑部尚书王世贞看到李时珍精心修订的《本草纲目》极为满意,欣然作序,两个月后,因为官阶俸禄一事,受到副御使黄仁荣的劾阻,王世贞对官场生活深感厌倦,乃三上疏,称病乞归,当年九月病逝于家,终年65岁。由于有王世贞作序推荐,南京书商胡承龙才答应刻印。从万历十八年(1590年)至二十一年(1953年),《本草纲目》终于雕刻完成,经历千般辛苦万般磨难的李时珍,也含笑离开了人世。万历二十四年(1956年)《本草纲目》在南京正式刊印完毕,世称“金陵版”。当年11月,其子李建元带着这部巨著和父亲生前留下的遗表进见神宗皇帝,神宗亲批了“书留览,礼部知道,钦此”的圣旨,《本草纲目》的流传已为水到渠成之势。

《本草纲目》倾注了李时珍一生的心血,被达尔文赞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而《本草纲目》的完善和出版与王世贞的帮助密不可分,是王世贞指导李时珍严谨修订,是王世贞第一个读懂了《本草纲目》并向世人介绍,是王世贞第一个肯定了《本草纲目》的学术价值,第一个奠定该书在中国医学史上的历史地位。
蕲春百科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