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朋友们: 我是蕲春人,会说蕲春话。大家都认得这个字:物。这个物字在古时候的读音可能就念“WU”字音,这个“物”字又来源于哪里,就是没有牛字旁这个“勿”字。这个“勿”字什么意思那?就是牵牛、找牛叫勿牛。勿牛、勿牛,他勿什么牛呢?牵黑牛、找黑牛就叫勿牛,后来的人就干脆加个牛字旁成了“物”,还叫物牛,那就不光是黑牛了,黄牛、黑牛、白牛、花牛、水牛,只要是找牛、牵牛就是物牛。在牵牛、找牛都就物牛之后,这个“物”字又增加了一些新的内涵。哪些内涵呢?那就是说,去找点柴回来叫物柴、去找点菜回来叫物菜、去找个媳妇回来叫物媳妇、去找个堂客回来叫物堂客、去找个东西回来叫物东西,这个“物”字就有寻找、物色、挑选的意思。这就说明古人用这个“物”字用得非常广泛,就和我们现在人用这个“搞”字一样的,搞担水回来就是挑担水回来、在村里搞支部书记就是当支部书记的意思。我们现在研究这个“物”字还有可查的依据,那么将来的人再研究现在人的这个“搞”字,那是狗咬刺猬无处下牙。当然,我说的也不一定都是正确的,欢迎大家参与讨论,下期再见。 讲述人:胡百溪 胡百溪,横车镇乌石桥村人,1957年5月出生。性格豪放,勤于笔耕,创作鼓书、小戏、小品、小说、散文、歌曲、调研文章900余篇(首)。尤其是在蕲春方言文化研究方面颇见功底,先后撰写方言故事上百篇。 ● 创作并主演的黄梅戏《一周之后》获蕲春县创作和演出三等奖、黄冈地区创作和演出二等奖; ● 调研文章《以钱养事是否适用于乡镇文化站》一文,2007年被中国文化网和国际产业文化网头条发布; ● 调研文章《火爆与冷落》刊载于国家级刊物《黄梅戏研究》,被《湖北文化》《蕲春文艺》转载; ● 与周振东、吴平合著的调研文章《亦忧亦喜好困惑》,获全国文化学会颁发的二等奖。 |
欢喜过大年,春节假期怎么玩? “玉兔闹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
1月22日上午,农历大年初一,县委副书记、县长陈丹先后到县委、
新年新气象,福兔迎春来!在万家团聚兔年春节,漕河镇卫生院的医
1月22日(大年初一)上午,寒冬送暖,温润如春。蕲春县副县长、公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年三十可以说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归心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