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双沟已三十年,常有一个梦境萦绕…… 在一个烟波浩渺的湖面上有一艘小船,船尾遮着竹蓬,一个摆渡人悠闲的划着双桨,轻轻的撩动湖面的涟漪。我在渡口遥望那艘摆渡的小船,他却总是靠不了岸…… 双沟坐落于蕲河与长江的交汇处,在江堤与蕲河的堤岸下散落着三个小队,背靠着牛头山,双沟属于八里湖的行政自然村。双沟人的读书、工作、上缴口粮都依靠双沟渡口及那艘小船。那艘记忆中的小船日出伊始,日落而息,年复一年的载着我们的希望与惆怅。 春、夏季河水渐长,蕲河两岸野花、小草、杨柳犹如两条绿色的丝带自上而下,蜿蜒至长江口戛然而止。滩涂地里好像编织的翠绿地毯点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一片、一片。 随着河水渐长河道变得宽了,最宽处到了砖瓦厂与王塆的江堤。摆渡一次来回约三、五公里的河道。这时候如果过渡的只有二、三个人,操个佬便不忙着开船,在渡口岸边锚着小船,坐在船尾竹蓬下遮阳,与过渡者有一句没一句的闲聊,家长里短的。偶有办急事的或赶着上学的央求快些开船,催的急了免不得破口大骂,待人差不多齐了,操个佬才立起身来架起双桨……。 双沟户籍人过河不收钱,如有路过或探亲的每次收5分或连自行车1毛,收的过河钱作为摆渡人的补贴。双沟人在河对岸的滩涂地上花插的种一些黄豆、油菜、小麦,吃完早饭是渡口忙碌的时候,赶着上班的、上学的、种地的挤满了渡口,摆渡人于是没有了那份悠闲。 我和叶嗣旺及一些在高塆读初中的细伢每个星期天的下午都会驮袋米、提两罐咸菜过渡到对岸上学,星期三的下午放学后过渡回来洗澡,再装两罐咸菜上学。遇到回来晚了,一个人孤零的站在渡口等渡船。眼望着家里的炊烟袅袅升起,隐隐听到大人唤小孩回家吃饭的声音,回学校吧,学校教室和宿舍早已落锁也不供晚饭,那份进退无路的凄凉和悲切令我永志难忘。直到那时我才真切的体会到:隔山容易,隔水难。 秋、冬枯水季节河床下降到只有三、五十米宽,两岸陡斜的河道满是淤泥,远眼望去如同一幅水墨画,少了些许色彩。河流湍急,摆渡就没那么容易了,需先沿着岸边河道逆流而上然后船头摆向对岸,顺着激流猛划几桨飘到渡口。渡口的小路已被摆渡人铲去了浮泥,留下不太硬实的底子,走在上面好像喝醉酒般的晃悠。遇到雨雪天气摆渡人会在渡口的小路上铺些稻草,于是渡口就像一根草绳拦腰捆住了蕲河。 秋天的河面开始退水的时候,操个佬已准备好了自制的罐头瓶炸鱼炮,在水草密集的回流处丢下炸鱼炮,不一会儿就连续有鱼浮出水面。他最绝活的是间隔二、三秒连环三炮,方圆百米内无鱼幸存。至今无人能会,曾经八里湖水泥厂的一个人在炸鱼时没控制好抛投时间被炸掉了整个右臂。 我家曾经在八里湖的王塆、新桥、牛皮坳、双沟、总场都住过,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双沟,或者说是双沟渡口,我想可能缘于儿时双沟渡口等船时给我难以磨灭的印象。我的脑海里经常闪现一个场景:一个傍晚渡口停船,四面环水,寒风刺骨,猫头鹰和不知名的怪鸟在阴森森的树林叫着,我全身心的企盼、渴望有一艘渡船,我记忆中的小船…… 在建的蕲河特大桥是沿江一级公路的节点性工程,也是连接双沟和管窑 的新通道,但我想渡船还是百姓日常出行的存在吧。 今年汛期,双沟又被淹了,家乡的父老乡情有上堤了,这是一份传统,防汛大于天,这在别的地方很难理解,这也是一份责任,更是家里人对双沟的热爱,愿家乡平安,愿双沟四季长安。 作者:八里湖双沟 |
春节是团圆的时刻,回归故里,慰藉乡愁。总有那么一个地方萦绕在
“趣”游管窑艰难的三年战“疫”告一段落我们终于迎来了一个自由
/黄梅戏表演登上央视春晚/1月21日,农历癸卯兔年除夕2023年央视
人间烟火处年味渐浓时在今年这个别样的春节里如果能看到久违的烟
欢喜过大年,春节假期怎么玩? “玉兔闹新春·欢欢喜喜过大年”
随着春节的脚步临近蕲春这座小城无论是大街小巷还是商场超市到处
新春佳节将至,又是团圆好日子!尝美食、看美景、感受节庆的氛围
“诗和远方 心之所向”掐指一算距离除夕夜很短了过去的这一年,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蕲春街头采办年货的人流络绎不绝超市里循环播
1月8日上午,李时珍文化旅游区创建国家 4A级景区提档升级项目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