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朋友们: 我叫胡百溪,我是蕲春人,会款蕲春话,但是也不见得。有人把乌啄叫成十字镐,那乌啄是个什么东西呢?乌啄,乌啄,它就是乌鸦嘴往前啄的东西,它跟十字镐相同也不同。十字镐大家都知道,一头扁一头尖,我们蕲春的乌啄就是没有扁的这一头,只有尖的这一头。挖土就靠它这个乌鸦嘴慢慢去啄,所以刚开始大家就叫它乌鸦啄,后来慢慢省略了就叫成乌啄。再后来语音变化就把乌啄叫成了乌啄,乌啄实际上不是乌啄,实际是乌鸦啄的简化乌啄。 你看那个鱤嘴,大家可以看这个画面。鱤嘴的口就像鱤鱼的嘴一样,两边一张着。鱤嘴的身子就像鱤鱼的身子,又细又窄又长,当时的人就给它起了一个鱤鱼的嘴作为工具的名字,后来慢慢就简化成了鱤嘴。“鱤嘴、鱤嘴”这两个字叫了多少年,我们蕲春人叫得出来它,但是写不出他来,它准确的两个字就是“鱤鱼”的“鱤”和“鱤鱼嘴”的嘴。 那我们蕲春的话有很多的讲究,有很多的用法。这一期也讲不来这么多,观众朋友们,下期再见。 讲述人:胡百溪 胡百溪,横车镇乌石桥村人,1957年5月出生。性格豪放,勤于笔耕,创作鼓书、小戏、小品、小说、散文、歌曲、调研文章900余篇(首)。尤其是在蕲春方言文化研究方面颇见功底,先后撰写方言故事上百篇。 ● 创作并主演的黄梅戏《一周之后》获蕲春县创作和演出三等奖、黄冈地区创作和演出二等奖; ● 调研文章《以钱养事是否适用于乡镇文化站》一文,2007年被中国文化网和国际产业文化网头条发布; ● 调研文章《火爆与冷落》刊载于国家级刊物《黄梅戏研究》,被《湖北文化》《蕲春文艺》转载; ● 与周振东、吴平合著的调研文章《亦忧亦喜好困惑》,获全国文化学会颁发的二等奖。 |
袁殊(1911~1987),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原名袁学易、学
八里湖,位于蕲南,地势低落,历为蕲春三条水系(即东支河、中支
蕲春北部山区 古角寨,又名鼓角寨、鼓角山,大别山脉南段,向
大同水库渠系是我县水利建设史上最伟大水利工程,从1970年11月28
在那个物质精神文化都很匮乏的年代,民间谜语是流行广大人民群众
积粪肥 旧时,农户家家有厕所(茅厕)、猪圈、牛栏、鸡栏,长年
黄州与蕲州并治区域图解北宋咸平二年(999)蕲黄并治地图 朝代州
“四祖”,俗姓司马,名道信,生于公元580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午
东门,曾名东门口,现名东门居民委员会,因坐落于明代蕲州古城的
冬至的到来预告着蕲春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几天室外还好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