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古今蕲谈公众号。热爱蕲春历史,关注古今蕲谈。) 麒麟山,州治儒学,皆依此山上产白艾。 凤凰山,州治儒学向山。 大泉山,州东十里,下有大泉。 野狐山,州东十二里。 龟鹤山,州东十五里,两山相对,一蟠一翔,似龟鹤。 百家冶山,上产蕲竹。 安阳山,俱州东三十里。 夫妻山,州东三十里,两山相并。 云峰山,州东百一十里。 还元山,州东百一十二里。 金鹅山,州东百二十三里,相传尝有金鹅出石间,上有鹅笼石。 四隘山,有四隘口,因名。 道观山,旧有天常观俱州东百五十里。 镜台山,州东百五十二里。 将军山,州东百五十五里。 小泉山,州东百五十六里。 白鸡山,州东百五十八里。 石人山,州东百六十二里,有石如人。 六合山,州东百六十三里,有东洞龙王神井。 大桴山,州东百六十四里,有九十九湾,罗州故城之祖山。 河槎山,州东百七十里。 太原山,州东二百五十里。 茅平山,州东二百五十三里。 龙山州,东二百五十五里。 寳盖山,州东二百五十七里。 迎山,州东南八里,俗名银山,髙季迪修行于此,有荆和王刘妃墓。 圆峯山,州西五十里,形如覆釜,西竺二梵禅师塔院在焉。 马下山,州西六十里,髙峻难登,汉髙祖讨英布下马过此。 白云山,舆地攷白云山在州西北五十里,自旦及暮常有白云缭绕,其上隋时建墖寺焉,尝开汴湖得入定僧二人遣使送至蕲州白云山再召之二僧遂入古井中隐没。 茅山州,西北六十里,临大江山下有石矶十三处,古云九里十三矶。 灵虬山,州西北八十里,产茶。 周公山,州北一里,其山属官,今为漏泽园。 蟠龙山,州北五里,上有石鼓院,麻衣道者、无药禅师二真身在焉。 吕玉山,州北七里,即缺齿山。 龙峰山,州北八里,山麓有石穴,名花蛇洞,春夏水没,八月则见,旧产白花蛇。 髙山、宣抚山,俱州北三十五里。 细石山、石牛山,俱州北四十五里。 蕲山、广教山,俱州北六十里。 云雾山,山麓齿刺一石,石上有虎足迹,相传,唐伏虎禅师伏虎于此,亦名虎踏石。 策山,自英山发脉,俱州北七十里。 九潭山,州东北百里,有龙井九处,一名九龙山。 燕子岩山,州东北百一十里。 三角山,州东北百二十里,峰峦秀防,矗起三尖,因名上有二龙潭,祈雨有应,因立三峰院。 四流山,山岭迤逦,水有西南二流,俱入蕲水县界,北流入霍山县界,东流入太湖县界,故名四流。 堆金山,俱州东北百三十里。 龙目山,州东北百六十五里,相传宋髙宗南渡时过此,见其险峻,注目久之,因名。 鼓角山,州东北百六十七里,天欲雨,先闻鼓角声,一名鼓吹山。 相山州,东北二百五十八里,抵太湖县界。 小隘岭,州北百五十里。 熊画岭,州东北一里,许相传,旧芭茅山,熊秀四始居此,善丹青,因名之。 土峰岭,州东北二百里。 僊人洞,州东十里,大泉山之阴,相传,昔有仙人居此。 赤东湖,州北十里,入水之处为挂口渡。 蕲河,州北五十里。 西河,州北六十里,包络罗州旧城之西。 黄城河,州东北八十里。 宗渡河,州东北百八十里,旧传,宋髙宗南渡经此,故名。 隆矶州,东亦名龙眼矶。 新生矶,州南。 鸿宿洲,去州一里,大江中秋冬多鸿集。 钴鉧水,在州前,源出栌梨山入蕲河。 翻车水州,东南八十里,九江王英布,背项羽归汉,于此水筑城,名翻车城。 双水州,东北百四十里。 莲花池,州治北。 汤泉州,北四十里,常沸如汤,有硫磺气。 东洞井,州东百二十里。 西河井,州北六十里,旧产緑毛龟,大者重十钱,小者重五钱,极小者尤佳,今井湮不复产,他沟涧中或有之。 丹井,州治东北,井底有四窍,按四时出泉,世传王全真炼丹于此。 |
袁殊(1911~1987),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原名袁学易、学
八里湖,位于蕲南,地势低落,历为蕲春三条水系(即东支河、中支
蕲春北部山区 古角寨,又名鼓角寨、鼓角山,大别山脉南段,向
大同水库渠系是我县水利建设史上最伟大水利工程,从1970年11月28
在那个物质精神文化都很匮乏的年代,民间谜语是流行广大人民群众
积粪肥 旧时,农户家家有厕所(茅厕)、猪圈、牛栏、鸡栏,长年
黄州与蕲州并治区域图解北宋咸平二年(999)蕲黄并治地图 朝代州
“四祖”,俗姓司马,名道信,生于公元580年,农历二月十三日午
东门,曾名东门口,现名东门居民委员会,因坐落于明代蕲州古城的
冬至的到来预告着蕲春进入了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几天室外还好起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