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古今蕲谈公众号。热爱蕲春历史,关注古今蕲谈。)东汉章帝建初八年(83年),王景任庐江太守,“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耕辟倍多,境内丰给。”由此得知,与庐州近在咫尺的蕲春,“犁耕”当在此前后。也就是说,直到东汉初年,蕲春等地的老百姓仍不知牛耕。《史记.货殖列传》载:“楚越之地,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隋嬴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砦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时,五水流域虽地域辽阔,因不知牛耕,农作物仍是火耕水耨,因而生产能力低下,常以渔猎山伐来弥补农产品的不足,虽然饿不死,也绝对没有积聚。牛耕文化的兴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土地的开发,才有了“耕辟倍多,境内丰给”。 铁器的广泛应用,也大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铁器在坚硬度、性能等方面优于铜器,但冶铁难度大于冶铜,所以铁器的使用和普及晚于铜器。直到两汉时期,铁器制品才开始普及。在这时期,在蕲春鳙鱼嘴的西汉墓中出土的铁削刀,窄条长形,残长18厘米,残宽2-3厘米。在蕲春陈家大地东汉墓中就出土铁器6件,器类有剑、刀、镰等。在蕲春对面山东汉墓中出土铁器4件,器类有刀、削刀、带钩。 两汉时期,铜器、漆木器等日用器具制作技术也比较成熟,这从出土的许多制作精美的日用器具中可以得到证明。在铜器方面,已经能够制作铜鼎、铜甑釜、铜钟、铜井、铜熏、铜镜、铜削刀、铜印章、铜灯、铜勺等用具,特别是铜镜制作,工艺尤其精美,《罗州城与汉墓》书对此做了详细介绍。在漆木器方面,蕲春傅家山出土1件漆盘,敞口方唇浅腹平底,盘内外黑漆,素面无纹;蕲春陈家大地东汉墓出土的漆盘,包有一层金属箍,即所谓“扣器”,器外及底髹黑漆,上腹再饰朱绘宽带勾连纹四组,底部隶书两组“大官”字样,十分精美。 牛耕的推广,铁器的应用,日用器具制作的普及,加上长江交通出现了“舳舻千里”《汉书.武帝纪》)盛况,蕲春的经济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
4月19日,黄冈市二医院副书记、副院长、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邓凌
4月21日,蕲春县卫健系统首场校园招聘会在武汉科技大学举行,通
4月20日,蕲春县卫健局医疗业务片区集中培训最后一场培训会(蕲
为加强城镇管理,美化人居环境,按照全县美丽乡村建设暨城镇管理
4月21日上午,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省农科院党委书记刘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