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多年前,蕲州乡贤、曾任眉州知府的陈仁近晚年卜居三角山,著书立说,吟咏自乐;今日,群贤毕至会龙池,文艺赋能新农村,著名书法家陈新亚等一批文化名人,在此设立仁近山馆,共创文创空间。蕲春株林镇会龙池村吸引了无数向往林泉佳致的人们。 8月31日,蕲春县株林镇会龙文创空间启动仪式在会龙池村举行。湖北省书协副主席童德昭,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秦龙志,蕲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志文,蕲春县副县长胡杰等出席启动仪式并为文创空间、仁近山馆揭牌。市书法家协会主席高岚、摄影家协会主席方华国,市文联东坡文学艺术院院长郭弋戈;湖北理工学院环境艺术系主任汪超顺;蕲春县文联主席李泓,蕲春县县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活动。株林镇党委书记吴凤生主持揭牌仪式。数百名来自武汉、黄石、鄂州、黄冈等地的书法、绘画、根雕、泥塑、摄影等领域专家和爱好者齐聚会龙池,共同见证这一文旅盛况。 活动向著名书法家陈新亚、李友明,画家李剑,文化学者陈一生等9位艺术家、顾问颁发聘书。会龙池村与沁园山庄进行文创空间运营签约,湖北理工学院与沁园山庄签订实习实训合作协议。陈新亚、李剑分别向文创空间捐赠了书法作品和绘画作品。 会龙池村位于株林镇东北部,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境内飞瀑、峡谷、摩崖石刻等景点星罗棋布,有“外揽山水之幽、内得人文之胜”之说。独特的自然景观和农耕文化,吸引了著名书法家陈新亚、画家李剑、书法家李友明、文化学者陈一生等文人墨客来此定居。陈新亚先生建立仁近山馆,“谨以山馆,敬怀先贤,步其风规”,立足本地,面向更大范围,携手志同道合者开展书法传承和传统文化研究。 诗画乡村 株林镇党委、政府和县直有关部门依托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能人陈梓华回乡创办了沁园山庄等一批文创设施;会龙池村与湖北美院、国画院、湖北理工学院等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打造会龙文创空间,带动休闲旅游、乡村民宿、土特产销售等第三产业发展。会龙文创空间建设,助推了“文化兴村”,也成为蕲春乡村文化建设的示范和标杆。文创空间作为文化创意的有效载体,以其独特的设计理念和运营模式,迸发出助推文化产业发展的巨大潜能,文创空间不仅为艺术家们日常创作提供了条件,也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对于传承和保护传统文化,推动文艺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 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秦龙志表示,市、县文联将组织更多文艺家走进乡村,助推乡村文化振兴和美丽乡村建设,把会龙池村作为“文艺润乡村示范基地”持续打造;特别是要充分发挥仁近山馆的名师效应,不断提升黄冈书法的整体实力。 ▲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秦龙志讲话 更多精彩 (部分图片由蕲春摄影家协会提供) |
扫黄打非阳光护苗护苗开学季开学第一课 为深入推进“护苗”专项行动,提高学生们对“扫黄打非”的认识,大
上级检查9月2日下午,省交通运输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光斌,省交通运输厅安全监督长牵头负责人陶泽民,市应
自美丽城乡建设行动至今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下经过长时间以来的环境改造和整治蕲州各个街道村庄
自美丽城乡建设行动至今在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和大力支持下经过长时间以来的环境改造和整治蕲州各个街道村庄
8月26日,在蕲春县蕲州镇五里墩村的长春花种植基地里,一株株茎肥叶壮的长春花摇曳多姿,一股股清香气息扑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