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望无际的艾草随风摇曳,沁人心脾的艾香四处弥漫。8月25日,记者走进湖北省蕲春县赤东镇,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万余亩蕲艾种植基地里一片忙碌景象。 “收割的时候,艾草能长到一两米高呢,现在的艾苗只有一尺多高”,正在给艾苗除草的当地农民王凤珍说。 位于赤东镇的万亩蕲艾种植基地 艾草具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的功效,是一种传统的中草药植物。湖北省蕲春县是“药圣”李时珍故里,当地农民一直有种植艾草的传统,所出产的蕲艾为艾草中的优良品种。但是,过去的蕲艾种植规模普遍较小,附加值不高,农民经常是出了大力气,收入却不见增多。 近年来,赤东镇先后引进几家公司,走一二三产业共生共促融合发展的路子,实现了“看有基地,闻有艾香,吃有艾品,玩有场地,用有艾馆,研有学堂,住有庭院”。更重要的是,蕲艾产业的发展,群众得了实惠,集体也增加了收入。 贫困村一跃成为小康村 五斗地村位于赤东镇东南,该村人多地少,土地贫瘠,主要以传统农业、养殖和农民外出务工为主。 “过去我们都习惯了种植棉花、大豆之类的农作物,没人认为这么大片的地可以种植艾草”,五斗地村村民汪贵生说。 2017年,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本村致富能人回村创业,创办了桂康艾叶公司。在公司能人带动下,村里积极宣传发动群众在“家门口”种植蕲艾。 “过去传统的种植业经济效益不高,通过我们的宣传,加上各种帮扶政策,村民们才开始转变思想观点,开始种植艾草”,赤东镇党委书记朱文刚告诉记者。 种植基地里的创意塑像 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五斗村流转土地3300亩建成蕲艾基地,赤东镇全镇建成蕲艾基地万余亩。 农民将土地流转出来,每亩每年可得300-400元租金,同时务工有工资,贫困户每年可增收过万元。五斗地村与几家公司对接,安置本村及周边贫困户、闲散劳动力就业300多人,其中长期聘用100余人,月收入达2000元以上。在农忙季节,企业聘请贫困户到基地灵活就业,参与蕲艾种植、除草、收割等工作,人均每天收入80元。同时,利用村集体空闲地边角料等进行流转,村集体每年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五斗地成为远近闻名的艾产品专业村,2019年村集体经济纯收入超过15万元,由中度贫困村一跃成为小康村。 “现在我有空就到基地来干活,一天有80来块钱收入,一个月有2000来块钱,加上家里七八亩地的流转收入,比以前的收入高多了”,王凤珍说,“主要是随时能回家,方便照顾还在读书的孙子”。 党旗始终插在第一线 织好蕲艾种植一张网,党旗始终插在第一线。 每年年初,赤东镇都要制定蕲艾产业发展规划,组建“领导联片、国干联村、两委联垸、党员联户”的“四联”工作专班,划好蕲艾种植发展网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把党旗插在蕲艾产业发展建设的一线。通过观摩学习、现场比武、互评互议,形成“比”“学”“赶”“超”的热潮。 “如今,各村憋着一股劲,上下拧成一股绳,村村争当排头兵,全镇上下营造了‘没有人是旁观者,人人都是冲锋兵’的浓厚氛围”,朱文刚说。 桂康艾叶公司生产的部分蕲艾产品展示 五斗地村党支部书记汪汉光告诉记者,“我们现在正在多途径为贫困户找到就业渠道,把这个大健康产业、脱贫产业,最后做成致富产业”。 除了政策引导,蕲艾产业发展还靠“能人”。 赤东镇培育一批蕲艾产业主体,扶持一批蕲艾种植大户,让强人办企业做蕲艾加工,让能人组建蕲艾专业合作社。 目前,全镇已有蕲艾加工销售企业20余家,蕲艾专业合作社26余家,网络乡贤能人100余人,带动贫困户就业1000余人。 赤东镇以蕲艾文化节、李时珍药物交易会为契机,大讲种植蕲艾的增收可比价值,大讲蕲艾产业带动脱贫的致富典型。让广大农民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引导贫困户发展蕲艾种植,通过“连点成线扩面”,推动“要我种”到“我要种”的理念转变,实现“一处美”转变为“处处美”。 |
秋是冬的韵脚, 冬是春的序章。 走过春华秋实, 我们在这暖意融融的初冬相聚, 共赴一场家校共育的佳话。教
11月22日,蕲州镇召开“向人民汇报,请人民监督”平安建设成效汇报大会。县委政法委副书记高勇,县委政法委
退役军人再次“上岗”万里山河,有他们捍卫11月22日,蕲州镇退役军人服务站开展“保护长江母亲河退役军人在
教育有情怀,家访有温度。为进一步加强家校联系,推进家校共育,凝聚家校协同育人的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
披心相付,情为人民。为进一步加强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普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为蕲州群众看病就医创造便利条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