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针刺技法出处:《本草纲目·卷六·火针》“风寒筋急挛引痹痛,或瘫缓不仁者,针下疾出,急按孔穴则疼止,不按则痛甚。” (2)适应证:风寒之邪所致之筋急挛缩、痹痛、瘫痪及麻木不仁者。(泛指风湿性关节炎、退行性骨关节炎、肌肉痛、瘫痪、麻木不仁等疾病。) (图示:膝关节炎) (3)痹证的病因病机及主要分型:痹证是因感受风寒湿热之邪,闭阻经络,致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引起肢体关节疼痛、肿胀、酸楚、麻木、重着以及活动不利等为主要症状的病证。痹证在《内经》称为痹,并提出病因以风、寒、湿邪为主。 《素问·痹论》云:“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者也。……风寒湿之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也。”该书还根据风寒湿邪伤人的季节与所伤部位之不同分为皮痹、肌痹、脉痹、筋痹、骨痹五体痹。病邪深入,内传于五脏六腑,又可导致心痹、肺痹、脾痹、肝痹和肾痹五脏痹。临床上通常将痹证分为:行痹,以疼痛游走不定为主症;痛痹,以肢体关节紧痛不移为主症;着痹,以肢体关节重着、酸胀、疼痛为主症;热痹,以肢体关节疼痛、红肿为主症;尪痹,以肢体关节疼痛、肿大、屈伸不利、僵硬、变形为主症;气血虚痹,以四肢乏力、麻木不仁、瘫软、绵绵而痛为主症等。 (4)治疗机理:经络具有运行气血,沟通表里上下,调节脏腑组功能活动的作用,一旦经络气血失调,就会引发各种病变。所以疏通经络是针刺治疗的重要法则,普通针刺即具有这一作用,火针则通过对针体的燃烧加热,使其疏通之力更强,尤其适用于寒湿之邪痹阻之疼痛、筋急、挛缩及麻木不仁等,即所谓“寒者温之”、“塞者通之”(《本草纲目》语)之法尔。 火针具有很好的温经通络、鼓舞气血运行的作用,对因风、寒、湿诸邪痹阻经络,所致气血运行不畅的痹证尤为适宜。 (5)操作方法: ①根据病情选定针刺腧穴,并用记号笔标记。 ②用碘伏对所标记的腧穴作皮肤消毒。 ③依据病情选用合适的已消毒的备用针具。 ④烧针:常用烧针法有两种: 麻油烧针法:该法是古人常用烧针法,据《本草纲目》记载:“麻油满盏,以灯草二七茎点灯,将针频涂麻油,灯上烧令通赤用之。” 酒精烧针法:该法为现代临床常用烧针法,是将针具在点燃的酒精灯外焰上将针体及针尖部烧至通赤。 (图示:酒精灯烧针法) ⑤押手固定好将刺入之腧穴,刺手将烧好的火针迅速刺入腧穴,随即拔出,不作停留,拔出后急用押手按压针眼,每穴可刺3—5针。 ⑥术毕,用创可贴敷贴针眼,保持局部干燥、清洁。 (图示:火针治疗膝关节炎) |
减租减息 1950年春,結合清匪反霸,镇压反革命,组建乡、村
一九五四年 蕲春县人民政府年初开始在漕河、蕲州两镇街道动
明代湖北藩王情况 在湖北的藩王里,就藩蕲州的荆藩王是传承
雨湖,原名诸家湖,沿江大堤未建成前是敞水湖,流经万寿桥与广济
蕲春有寨128座,几乎遍布全县。这一特殊的战争防御工程体系形成
恭贺玉皇圣诞正月初九为玉皇圣诞,俗称“玉皇会”, 玉皇大帝是
老家垸基前的古木梓树干下半部份。 距村部计约一点五公里之遥的
嘴里的零食,心里的童年。有些食物长大后难以再见,即使偶尔吃到
习俗一:回娘家正月初二回娘家回娘这一天,回娘家的女儿必须携带
舞龙、挑花篮等都是过去春节期间人民群众的重要文化娱乐活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