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古今蕲谈公众号。热爱蕲春历史,关注古今蕲谈。) 一 高荫余是蕲春县漕河镇高新铺人。1922年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7岁放牛,8岁下田劳动,插秧、割谷、薅田什么都干过,大人在前面做,他在后面拖。11岁学耙田,12岁学犁田,15岁就是一个样样能拿得下的庄稼汉。 那时高荫余是做上门活,具体说是给富人打工,“今天贾家,明天马家,后来不知是哪家。”做活没固定性。为了使自己这双手不闲着,天天能换来粮,让一家人不饿着,高荫余把一门门农活学得特别精,耖田是检验庄稼人的硬把式,别人横竖拉几耖还拉不平,他拉一耖就行。 又比如堆码,别人的码鼓成大肚子,腰间打许多撑,他一口气码成个蘑菇状,细腰宽肩小脑袋,垛沿圆圆的,人在下面还能躲雨呢。让所有种田人看了都眼热。正因为他有这手,所以找他干活的人特别多,一家人就没饿倒。 1949年解放时,高荫如27岁,是个成熟了的庄稼汉。土改后,他家分得土地,既喜又忧,喜的是终于可以种自己的田,收下粮食全是自己的,一家人从今以后不愁吃和穿。忧的是只有土地没有牛,连像样的农具也没有,拿什么去干活。像他这样的户还不少呢。 他就琢磨着要把这些户组织起来,比如你家有犁他家有耖共着用,你家有牛他家有人就换工。高荫如与12户农民商量后,成立起互助组。这之前半年他们试过一次临时互助,那是1949年11月,乡里还未土改,田没分,一些户缺粮食,高荫余听说附近粮库要人碾谷,就把12个缺粮户组织起来去帮忙,换回12600斤粮食度过了春荒。眼下再搞互助,而且是长年的。 他们这一举动符合上面精神,互助组就正儿八经成立了。一年后中央号召各地都要成立互助组,他们组就以“湖北省第一个互助组”载入史册。《蕲春县志》是这样介绍的:“1950年,高新铺乡农民高荫余等12户组建起县内第一个农业生产互助组。 当年底,全县有季节性互助组128个,入组384户,占全县农户的0.31%。次年,互助组发展到253个,入组1020户,其中高荫余互助组转为常年性互助组。此后,互助组发展很快。1952年,高荫余互助组改建为初级社,入社12户,土地64亩,耕牛3头,旧式农具14具。” 高荫余因此在1951年被评为全国爱国增产模范,1952年评为全国农业劳动模范,登上天安门城楼参加国庆观礼。1953年、1956年、1958年三次出席全国劳模代表大会,每次都受到毛主席和中央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比他稍后评为劳模的还有浠水县十月大队饶兴礼。不同的是饶兴礼能紧跟形势,再加上浠水十月大队是湖北省委住的点,饶兴礼在文革中当到中央委员和湖北省常委等要职,文革后享受副省级待遇离休。而高荫余不会做这些,官当到新生活公社党委书记后降到县原种场党总支书记,文革后安排到县农会当主任,享受正科级待遇退休。 二 1955年,高荫余初级社转为高级社,成了全省典型。黄冈地委书记姜一和副书记石川先后来蹲点。 1958年成立新生活人民公社,高荫余劳模被编成歌儿唱,他所倡导的新生活也被描成画,在全县到处贴。这时各地都在刮共产风,报高产量,高荫余受形势所染也不得不这样,但他做到有底数,刮共产风只办大食堂,让各家各户的锅瓢碗盏还留着。报高产量也只报千斤畈,与别人报的万斤垅,三万六千斤亩有天壤之别。领导要他再报,他说再报不起来。 问原因,他回答是土壤不好,墩子太多,灌溉不方便。当下要紧的是把墩子平掉,把渠道修通,建成高产稳产农田。 领导同意他这样作,他便利用人民公社的优势,组织公社所辖的六个大队,即东方红大队(芝麻山村)、跃进大队(高新铺村)、红卫大队(李家嘴村)、新农村大队(六房垸)、东风大队(高德畈村)和罗州城大队(罗州城村)3000多男女老少齐上阵,挥银锄,战日月,将六房垸、大祥垸、江凉亭范围内6000多亩平成一个大畈。 须知这以前的上百年,洪水无数次冲开沙堤,将蕲河泥砂卷进来,形成108个沙墩子,大墩子像山包,小墩子像坟丘,把个大畈堆得像丘陵,能耕面积不到一半。 当时干部动员群众说“三面红旗万万岁,人民公社唱大戏”,群众也有自己的语言:“吃公家的,喝公家的,箢子扁担都是公家的,么不划算。” 那时人们最讲现实,而最现实最具体的是“拿力气换饭吃”,过去给富人干活是这样现在给集体干活同样是这样,因此积极性很容易调动起来,白天打着赤膊干,晚上点着火把干。 经过两年时间,沙墩子挑完了,接着修渠道。有人喊出口号;“一从庙进三千米,十里长渠一夜成”,说的是六房垸附近有座庙,从这里进去3000米是个大畈,十里长渠是指新修的跃进渠、东风渠和十月渠,当时修的渠没用水泥,也没有红砖和石块,用的是“三合土”,全是社员们挑来的黄土、黄沙再掺少许石灰锤成的,比土渠要经久耐用得多,还不渗水。附近男女老少参观后,都说人民公社真有办法,硬是把这一带变个样。那时到处写有“东风压倒西风”口号,高荫余即兴将这个新建的大畈命名为东风畈,可耕面积扩大到8400亩。 三 东风畈建成后,成为全县第一个自流灌溉的大畈,很适合机械化生产。 新生活人民公社马上成立了机耕队,购回抽水泵、柴油机、脱粒机、锅炉机、双铧犁、圆盘耙等机具,当第一台抽水机从蕲河提水哗哗流进农田时,一河两岸的人惊呆了,纷纷跑来看,说“‘水龙’真厉害,能把河喝干,这以后不怕老天爷不下雨了。” 那时没买拖拉机,一是大型拖拉机太贵,买不起,二是要指标。县里便把上级分到八里湖的两台“东方红”留下来,高荫余也不时“借”来用,当庞大的铁家伙挂着五铧犁冒着浓烟在大畈驰骋时,七里八乡的人看花眼,说:“‘点灯不用油,种田不用牛’,看来是真的嗨”。 高荫余又不失时机地把畈中间农民搬到路边,在高新铺建起一栋栋统一式样的平房,说叫做社会主义新农村,“社员吃食堂,伢儿上幼儿园,学生进学堂,老年人进敬老院,共产主义不远了。”这一举措当然是在地、县委驻社工作组指导下实施的,但是他们都很谦虚地把发明权让给时任社长的高荫余,让他出尽了风头,几乎天天都有人来参观,高社长每天都要为参观的人作介绍。 再接着,“楼上楼下,电灯电话”、“种田机械化,施肥化学化”、“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的宏伟蓝图描绘出来了,在墙上、在纸上、在黑板上到处画,让许多人兴奋得几夜不合眼。高荫余和新生活的名字传遍几个省,宣传、党建、新闻单位的人都为他忙得转。这段时间内,作为发起人的他更是忙个不停,整日在田里忙,在路上忙,在会上忙。搞园田化、推广双季稻、插农垦五八、栽甘兰型油菜、种红花草籽,农业生产的每次革新活动,省、地、县都在东风畈开现场会,东风畈真的成了“东风压倒西风”的红色样板,“超英赶美”眼看就要变成现实了。 高荫余成了家喻户晓人物,知名度超过了蕲春历史上所有人。 悲剧也许就是这样造成的。遥想当年,大寨陈永贵当副总理也不是他本人的心愿,但是历史把他推到这个位置,使他在打倒“四人帮”后敢对邓小平发脾气,说:“我要找你谈一谈,不要走得太远了,谁反对毛主席我就反对谁。” 高荫余没有走上如此高位,连县革会副主任都未当过。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某一天,县里领导找他谈话,说上面来了精神,劳模就当劳模,再不要当领导了。 谈话后宣布他不再担任新生活公社党委书记,从此,他的名字就在人们视野中淡忘了。闲了一段后,领导觉得过意不去,让他到县农科所任书记,他很乐意。两年后县农科所土地被城建占完后,县委又调他到原种场当书记,他同样是以“共产党员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高姿态赴任,埋头苦干了三年,让原种场这个蛮荒之地出了田舍、宋时熙这两个大技师,出了“争光一号”这个能取代“农垦五八”的新品种,少说也为蕲春县粮食增产了数亿斤。原种场再一次吸引了人们的眼球。 1981年,新一届县人民政府产生了,高荫如时年59岁,不适合在基层工作,组织将他调回县农民协会任副主任,翌年任主任,恢复了他的正科级干部后退休。再以后,他就回到生他养他的六房垸居住,一有空就到东风畈去转,看到满畈的油菜花儿开了,他的心花也在开。一生一世心血啊,成就感涌遍了他全身。 1992年11月12日,高劳模走了,走得寂寞,没有开隆重的追悼会,没有很多车辆来送行。因为他生前交待过,别去麻烦了,大家都很忙,我死后骨灰要撒在东风畈,由几个儿子一捧一捧地撤。 儿子说要立块碑。他淡淡一笑说:“没必要吧,立碑也只能管三代,三代过后还是没人理,再说也浪费土地。”就这样,儿子们遵从他的遗愿,将灵车从火葬场直接开到东风畈,四个儿子穿着孝衣站成一排,像撒化肥那样把父亲的骨灰撒向田野。 |
天下风云出我辈,追梦少年始惊秋蕲春县第三实验中学 吴志勇校长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在
蕲春清水河文学社特刊 社长美文百丈又三漈蕲春清水河文学社第三任社长:王 菲飞流三千尺,银河落九天;百丈
时珍故里 美丽蕲春文/余四海世界艾草看中国,中国艾草看蕲春。湖北蕲春,地处大别山南麓,这里有举世闻名的
东蒙山之旅蕲春清水河文学社第三任社长:王菲烈阳烘烤大地,又是个不平凡的夏天。每当一轮烈日斜射入窗内时
在蕲春县狮子镇有一个叫三叠石的村子,背靠青山,绿水萦绕——山叫响动山,水是从花园水库顺流而下汩汩流淌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