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新闻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风格切换
蕲州在线
搜索
[切换区域]
开启左侧

还原一个真实的大观园原型(中)

[复制链接]
王巧林 发表于 2015-1-14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巧林
2015-1-14 17:58 1255 0 看全部
还原一个真实的大观园原型(中)
                                               王巧林
摘  要:长久以来,关于我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大观园原型问题,它像该 书作者及贾府、都城的地点一样,备受红学界争议。有言南京旧时随园或明故宫者,有言北京恭王府者,说法不一。之所以存在争议,是因为他们的观点及其论述很难令人折服,或谓难以自圆其说。但是,若将大观园的原型,放在明末清初一代文学大家顾景星的家乡、大明皇家园林的荆藩苑囿所在地的蕲州城,则一切真相大白。这主要是书中对于大观园的描述,其地理特征、园林面积,亭台楼阁等布局,乃至水源流向等,均与建造在长江边一座岛屿之上的荆藩苑囿为首的建筑群极相吻合。自古以来,蕲州佛道兴盛闻名于世,素有“佛国”和“小蓬莱”之称。且有明以来,历代诗人吟诗都是将其比作蓬莱仙境、若耶溪、淇园或梁园。就是说,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而是与作者的生活有其必然的联系。因此可以断定,大观园应该是顾景星根据其家乡蕲州荆藩苑囿为首的建筑群,及其顾家松园作为主体原型进行创作的。
      关键词:大观园;  荆藩苑囿;  松园;  大观楼;  河水西流
注:原载贵州《铜仁学院学报》2012年第4、5期  原名《大观园原型探源》
第四,大观园中的亭台楼阁,泉桥闸洞,草堂农舍等诸多景观,以及对于桃花、杏花、海棠、红梅花、荼靡花、荷花、杨柳、竹子、薜荔、梧桐、芭蕉、杜蘅、蓼花、芦苇等植物的描写,无一不吻合荆藩苑囿景观及其蕲州城岛上的植物。例如,与凤凰、斑竹、浣葛、荷花有关的“凤凰来仪”、“浣葛山庄”和“潇湘馆”;与黄泥筑墙的“卯堂”和稻香有关的“稻香村”,以及与杏花有关的“杏花村”;与清泉“活水”、荷花、桂花有关的,以“沁芳”冠名的泉、亭、桥、闸;与莲藕、菱角、沙洲有关的“藕香榭”和“紫菱洲”;与蓼草、芦苇、沙洲有关的“蓼汀花溆”等,极为吻合以荆王府苑囿为主的建筑群,以及蕲州城岛上生长的各种植物花卉。除亭台楼阁外,诸如卯堂、稻香、藕香、浣葛、蘅芜、紫菱、蓼汀等为南方长江流域的建筑或植物,这一切都是北京所不具备的。
按:有明一代,荆王府苑囿及其蕲州城岛上的亭台楼阁景观,素以繁盛、雄奇、精致著称于时。《红楼梦》中的大观园诸多景观,非但与荆王馆舍苑囿为主的建筑群多有类同,而且,它们与顾家先前园林松园的诸多景观,也有颇多的联系。更何况自古以来蕲州的山水形胜在长江沿线城市,乃至全国都是颇负盛名,完全可以与当时苏、扬二州的园林媲美,甚至大有超越之势,故历代骚人墨客题咏者,数不胜数。从贾宝玉所题大观园诸多经典景观来看,它们均与荆藩苑囿所在蕲州城岛当年景致几乎完全吻合。不妨列举几个大观园里最有代表性的景观予以分析:
一是大观园内为多竹的名园和“有凤来仪”景观,与荆王苑囿多竹、顾家斑竹园相吻合。书中描述道:众人来到一处所在,“数楹修舍,有千百竿翠竹遮映。”众清客有的拟题作“淇水遗风”,有的则拟题作“睢园雅迹”,宝玉说“这太板腐了。莫若‘有凤来仪’四字。”“有凤来仪”即后来的潇湘馆。其联额是:“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贾宝玉题诗:“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进彻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翠影,好事昼初长。”
按:“淇水遗风”、“睢园雅迹”和“有凤来仪”,这三个典故都是与多竹、好学、风雅和凤凰有关,更是与华丽壮观的文人雅集的名园有关。
先是有清客拟作“淇水遗风”,贾政嫌俗。所谓淇水,即淇园,乃西周时卫国的竹园。位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北,西周晚期卫武公时修建,堪称中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家园林。典出《诗经·卫风》中的《淇奥》:“瞻彼淇奥(yù),绿竹猗猗……瞻彼淇奥,绿竹如箦(zé)。”由于《诗经》中的《淇奥》篇首为歌咏淇园的竹子开了先河,故历代古诗赋中涉及淇园的很多。谁都知道,大观园原型必是多竹之地,而蕲春、蕲州城岛素以多竹著称天下,如元代淮西江北道佥事的斡克庄《登四见亭故址》有诗句“连城阡陌桑麻蔼,负郭人家竹叶森。”[2]可见,至少在元代,蕲州城内便是多竹。在历代诗人的笔下,更是有将荆王府苑囿比作淇园。如顾景星《蕲竹四首》之四有诗句云:“不是淇园百万材,枉教斤斧伐千堆。”(《白茅堂集》卷之五)另一清客则拟作“睢园雅迹”,贾政同样嫌“俗”。所谓睢园,指的是西汉梁孝王刘武营建的游赏廷宾之所。梁孝王为高祖刘邦的孙子,被封于梁,以开封为都城。他在历史上最有名的就是在开封建造了这座很大的花园——“睢园”,一名梁园或梁苑,又名兔园,故址在今河南商丘市梁园区。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三》:“梁孝王好营宫室苑囿之乐,作曜华之宫,筑兔园。”由于梁王经常在这里宴饮或狩猎,大会宾朋雅士。当时的著名文人,如司马相如、枚乘等都曾是睢园的座上宾,并为之吟咏。枚乘《梁王兔园赋》:“修竹檀栾,夹池水,旋兔园。”
按:“睢园遗迹”,更应该是顾景星委婉地说出大明王朝皇家园林荆王府苑囿。书中这两个典故均与皇家有关,均与竹子有关,而且也是与好学、风雅和奢华的名园有关。清客们从翠竹,联想到主人贾政犹如梁园主人般好客风雅,投其所好,故用了睢园之典。而蕲州历代荆王以风雅好客闻名全国,一如梁园主人,以致蕲州地区文人受历代荆王风雅好学的影响极深。昔日,荆王与蕲州地区文人、荆府任职官员和州府、江防官员多以荆王苑囿作为吟诗唱和之所。可能有人不知道,蕲州顾家历代文人均与荆王、郡王结下世交之谊,甚至联姻。如前文所叙,景星有一祖姑嫁给荆藩中尉,荆藩樊山(王)县主则嫁给景星堂伯父顾天祯为妻。自然顾家历代文人也就是好风雅的荆王、郡王府邸的座上客了。而且,顾景星在其平生诗作中,关于此典故多有运用,且都是将荆王苑囿比作梁园。如《废苑》诗云:
宿莽年年积,荒衢何处寻?乍逢非故旧,相识仅乡音。郭废江山出,城空狐貉深。当时梁苑月,无复照花阴。[4]
张献忠屠蕲城后,荆藩苑囿及其街衢的萧条景象,在诗人的笔下一览无余。又如其在《麟苑江山》一诗中吟道:
    白昼江山静,空城马似屯。萧萧梁苑竹,今日几杆存?[5]
    顾景星为什么说“枉教斤斧伐千堆”,以及慨叹“萧萧梁苑竹,今日几杆存”呢?是因为蕲竹乃奇竹,历朝将蕲竹制作贡品蕲簟或作笛、作竹夫人、作竹杖。崇祯十六年正月遭到过张献忠屠蕲城时砍伐。继而,于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春,宁南侯左良玉从武昌率部南下“清君侧”时,其所率之兵趁机沿途劫掠,将荆王府苑囿和顾家竹园的竹子并蕲州它处的竹子砍伐殆尽。又如《雷雨中饮,谈长益读其诗,走笔赠之》有诗句:“梁王废苑今如此,永安故宫当奈何!”(《白茅堂集》卷十一)可见,顾景星多次在诗作里将荆王府苑囿比附梁园。当然,如此比附不止顾景星一人,历代诗人将荆王府苑囿比附梁园或兔苑不在少数,如清乾隆年间的著名文人蕲州黄梅的喻文鏊在咏《蕲州》一诗中,有“梁王兔苑沧桑劫,一曲渔讴上钓航”。[6]类似顾景星、喻文鏊将荆王苑囿比附淇园、梁园的诗作较多,恕不一一列举。
接着,贾政将清客拟题的“淇水遗风”和“睢园雅迹”两名都放弃了,而是以贾宝玉题为“有凤来仪”为结。
按:有凤来仪,是说凤凰来到之意。典出《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旧传,南方竹实为凤凰所食。貌似是以凤来比喻贵妃娘娘贾元春的到来,实则是隐喻“凤城”,也即蕲州城。甚至有隐喻蕲州城出杰出的德才人物,因为古人云凤有五德。昔日蕲州城内,非但多竹,而且,城内的凤凰山、凤凰台,更是传说中的楚人九头鸟凤凰(一名蕲州鬼)涅槃浴火重生之地。凤凰山丹岩赤壁之下便是滔滔滚滚奔流不息的长江,汉水西来,折而东去。此段长江,在文人笔墨中或曰楚江,或曰蕲江,乃至称作“湘江”。蕲江边上的凤凰山、凤凰台,自然可以题作“有凤来仪”了。如《入春》:“凤凰台畔春须到,鹦鹉洲边醉不辞。”(《白茅堂集》卷之十)乾隆间蕲州学正、湖北应城人程大中《过白甫冲》(凤凰山下,相传李杜过此)有诗句:“凤凰台下路,一径大孤城。”又如明代司礼监太监、剑潭(今属台湾)
人萧敬咏蕲州《江山清趣亭》有诗句云:“洞庭远带潇湘翠,今古滔滔爽气流”、“一段涤人清意味,好将长似凤凰楼。” [7]
荆王府及其苑囿因建在凤凰山所在的城岛上,故文人笔墨亦别称“凤城”或“凤岛”。如顾景星《春从天上来》(即山为予纳婢次韵)词云:“端的今朝,叹十年离恨,梦里星桥。断肠风外,听断琼箫,凄凉凤岛天遥。”(清《名家词钞目录·白茅堂词》)又如《马总戎持绢索书》诗句:“麒麟山前双凤坡,绣旗五丈摇阿娜。”(《白茅堂集》卷十四)这些都说明荆王府所在的蕲州城与凤凰有关。加之,古人以凤毛麟角比喻杰出的人才,蕲州乃著名的文昌之乡,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并非空穴来风。传说凤凰以竹实、梧桐子为食,书中多处描写竹子、梧桐。昔日蕲州城岛素以多竹、多梧桐而闻名,如《秋雨忆故园梧桐》:“故山旧种百梧桐,自我离乡梦中见。”(《白茅堂集》巻之五)又如《李因兄四友图步即山韵》之一有诗句“我屋名梧巢,君栖亦复尔。(栖桐)”(《白茅堂集》卷二十二)作者自称屋名叫“梧巢”,而梧巢自然是栖息凤凰的呀!如此一个与竹子、梧桐、凤凰和好学极有关合之地,难道
不足以令顾景星写出“有凤来仪”来吗?
至于宝玉所题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则更应该是作者对于屠城前后的一种切身感受。作者在此联对里,藉此将荆王府苑囿及其蕲州城被屠前后的繁华与凄凉形成鲜明的对照。
再者,我们知道,“有凤来仪”这一景观,即后来贾妃将其赐名的“潇湘馆”。潇湘馆为后来的潇湘妃子林黛玉居所,皆因此地斑竹而得名。《博物志》载:“尧之二女,舜之二妃,曰‘湘夫人’,舜崩,二妃啼,以涕汨挥,竹尽斑。”斑竹,一名湘妃竹,因出自楚地,故也称楚竹。唐宋之问《游陆浑南山自歇马岭到枫香林》诗:“楚竹幽且深,半杂枫香林。”宋张孝祥《浣溪沙•有刘恭父别酒》词:“粉泪但能添楚竹,罗巾谁解繫吴舡,捧盃犹愿小留连。”故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荆王苑囿的竹子是否为湘妃竹,今不得而知,但是,顾家竹园的竹子却是湘妃竹。何以见得?举例来说,顾景星曾经将自家的湘妃竹引种给友人徐子星位于武昌黄鹄山黄鹤楼下的第宅栽种,后逐渐成林。如《答子星》有诗句“黄楼唳月归双鹤,斑竹平安长万竿。此地长存狂阮籍,都忘礼数罄交欢。”诗后自注云:“公前驻蕲署,留二鹤孵雏,后人得之,以归公。月下高吟:‘羽衣若念曾相识,飞向黄楼夜月来。’少焉,二鹤唳空而至。又曾索竹种,余答云:‘使君大有王猷癖,爱我庐边竹万竿。雨后许移三十箇,便须日日报平安。’今成林矣。” (《白茅堂集》卷之)
可见,他当年移给徐子星的竹种为斑竹。《红楼梦》也曾引用过王子猷典故,可知作者对斑竹情有独钟。又如《初夏竹坞看内子烹阳羡茶》有诗句:“乌笋已成斑笋生,紫葚半落黄鹂鸣。”(《白茅堂集》卷之十)既然有斑笋,当然是斑竹了。还有一次,顾景星将自家竹园的湘妃竹挖出一棵作为竹杖送给友人,并吟诗一首作为铭文刻在竹杖之上,题作《铭湘妃竹杖》,诗云:
    八尺裁来已过眉,不同邛竹异桃枝。手中一把湘妃泪,何处云山诗九疑。[8]
作者在送给友人用湘妃竹制作的竹杖,刻下的铭文诗作里,字里行间感叹国亡家失。又如《初夏竹园二首》之二有诗句“岂无竹林逸,即此竹里馆。”(《白茅堂集》)可见,顾家的斑竹,自然能给他写作带来命名潇湘妃子的灵感。
按:谁都知道,潇湘妃子一名乃国亡之典,用于此处,当有故国之思意蕴。作者将国亡和为改朝换代而殉国的人民而悲悼的内涵寓于其中。作为一代爱国志士的顾景星,明亡后,心怀故国,悲悼不已。如《杂谣》有诗句“天道何不等,降罚我人民。”(《白茅堂集》卷之一)作为一代隐士的顾景星,所追求的是竹林之逸,他的居所白茅堂便是由竹子、茅草搭建而成的“竹里馆”。这个被湘妃竹掩映的“竹里馆”,如何不可以看作是潇湘馆的一个别称呢?不难知道,为何作者将有他们夫妻影子的潇湘妃子林黛玉的居所写作潇湘馆。《红楼梦》中多有将竹之风骨来比喻林黛玉,实则是作者自譬。由此可知,能吟出“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的林黛玉,显然有拒不仕清的一代隐士顾景星的影子。也正是经历过张献忠屠蕲城、清军屠昆山的惨剧和明亡伤痛,能写出“丁年血泪尽”诗句的顾景星,方能写出泪尽而亡的潇湘妃子!
二是大观园中稻香村,与荆王苑囿所在地景观及顾家卯堂相同。书中描述道: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墙,墙头上皆稻茎掩护。贾政等人因“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意欲题作“杏花村”,贾宝玉嫌陋俗,以为不如因旧诗“红杏梢头挂酒旗”(明唐寅《题杏林春燕》),拟作“杏帘在望”,又据“柴门临水稻花香”(唐代许浑《晚至章隐居郊园》),最后改题作“稻香村”。 贾政引众人步入茆堂,并命宝玉再题一联,宝玉题为:新绿涨添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按:稻香村为一处人工造成的田野山庄。因这一建筑为“黄泥筑就墙,墙头上皆稻茎掩护”的“茆堂”(草堂),故被贾宝玉题名“稻香村”。如此“黄泥筑就墙”,为旧时蕲州乃至南方地区最寻常的建筑,如顾家的白茅草堂和围墙便是属于这样的建筑。如果将大观园说成是以北京某个王爷的府邸花园为原型,明清时期京城哪里有“黄泥筑就墙”和“稻茎掩护”的“卯堂”样的建筑?这种“稻茎掩护”的情景,惟有南方,北方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据嘉靖《蕲州志》载,当年,荆端王朱厚烇为了体验民生,于荆府花园内辟地为田种上庄稼,以观旱涝。上世纪80年代,蕲州城内还有农田,田里种有稻谷。加之,旧时蕲州地区多见这种黄泥筑就之墙的房屋,甚至庭园、花园和豢养牲畜的圈子的围墙,也多是采用这种筑墙方式建成的。而这种建筑围墙的墙头上多有稻茎。况且,顾景星的至交龚鼎孳位于合肥的家宅便有一稻香楼,也是当时文人聚会之所。如《与龚孝绪谈往事》有诗句:“离别东西成陇水,稻香楼上几相思。”(《白茅堂集》卷之十)龚孝绪为龚鼎孳弟弟,此诗为顾景星与龚孝绪谈及与其兄长之间往事所作。如此等等,难道这些不足以给他启发吗?
继而书中写到“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故贾政及众清客意欲题作“杏花村”。
按:世人都知道,我国史上最负盛名的杏花村,便是唐宋时期楚之黄州(今属湖北黄冈市)麻城的岐亭。唐会昌二年(842年),著名诗人杜牧在出任黄州刺史时,在游历岐亭杏花村时,时值清明时节,遂吟有脍炙人口的《清明》一诗,其中有诗句“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见,早在唐代或之前麻城的杏花村就负有盛名。北宋会昌年间,著名文人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后,在题麻城的友人陈季常有诗句:“我是 朱陈旧使君,劝耕曾入杏花村。”(《陈季常所蓄朱陈村嫁娶图》)旧时蕲黄地区有民谣曰:“三里桃花店,四里杏花村。村头有美酒,店中有美人。”麻城,在明代属于湖广黄州府,清代则属于湖北黄州府。就是说,杏花村属于顾景星家乡黄州府的典故。作者或因惟恐日后有好事者将杏花村与其家乡对号入座,故假托宝玉因旧诗“红杏梢头挂酒旗”而改题作“杏帘在望”。不仅如此,书中所写《赤壁怀古》,同样也是黄州府的历史典故,这种家乡情结隐喻,说明不是个别现象。
非但如此,旧时在蕲州城岛上,麒麟山、凤凰山,乃至顾家后来的园子窥园就有许多杏树。如顾景星《乍晴》诗句:“一月雨声不出门,开帘忽见杏花繁。”(《白茅堂集》卷十七)开帘便能见到繁盛的杏花,是多么壮观的景象呀!又如《杏花》诗云:
    不雨如经雨,枝头色转滋。候催春到早,开向社前时。箫鼓迎灯急,楼台待燕迟。玉人何处醉,杨柳未参差。[9]
可见,当时顾家所在的蕲州城岛上多杏树,这是毫无疑问的。由此可知,《红楼梦》中写到大观园“有几百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并非虚构,而是有根据的。完全可以遥想出当时春日杏花开时那种繁盛壮观的景象。正是:若待蕲城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待续)
参考文献:
[1] [4] [5] [8] [9]《四库全书》第二〇五册,集部:顾景星《白茅堂集》附录谈允谦《登麟山歌》,第712页;第781页;第89页;卷十五第780页;集部第二〇六册第111页,济南,齐鲁书社,1997年.
[2] [7]明甘泽纂嘉靖《蕲州志》(天一阁藏本)卷之九诗文第32页;第85页,湖北,蕲春县地方志办公室重刊影印本,2009年.
[3]周勤《中国蕲春诗综》第151页,录自《石屏山房诗钞》;武汉,湖北省青年旅游研究会出版发行,鄂蕲准印字1990第5号,蕲春县印刷厂印制,1990.
[6]清封蔚纂光绪《蕲州志》卷之二十九《艺文志诗》第667页,引自《红蕉山馆诗文钞》,湖北,蕲春县地方志办公室重刊影印本,2009年.
三是当贾宝玉将所拟“杏花村”易名为“稻香村”后,接着受父命拟题有一对联,联曰:“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此联更是与蕲州城岛上的人文景观有关。
按:浣葛,即浣纱。纱,即苎麻,古人用来织葛布。见于庚辰诸本,而程甲本则作“澣葛”,其意亦通。浣葛处,与若耶溪一样,同是引用西施浣纱之典。后来贾妃取宝玉题联中的上联“新涨绿添浣葛处”之意,将“杏帘在望”赐名曰“浣葛山庄”。“浣葛山庄”是何景致?当与美女、采莲有关。相传西施曾经于若耶溪浣纱、采莲,唐李白有“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后来的历代文人将有莲花胜景之地多比附为若耶溪。如书中第十一回作者描写道:“小桥通若耶之溪,曲径接天台之路。”唐王轩《题西施石》诗云:“岭上千峰秀,江边细草春。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全唐诗》)根据《晋书》、《新唐书》等“地理”记载,蕲州素以产白苎、竹簟等著称于世。昔日蕲州妇女多于莲市湖或雨湖边浣纱、洗衣,或于湖中采莲。美景佳人,融为一体,形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红楼梦》作者所描写的“浣葛”、“小桥通若耶之溪”,实际上是借用王轩诗中的意境说事。因为张献忠屠蕲城,蕲州城岛上的佳丽或被掳或被杀,大有“今逢浣纱石,不见浣纱人”之叹。同时,自古以来,蕲州素以盛产莲藕闻名遐迩,其中雨湖和莲市湖均种植有大量莲藕,顾家白茅堂所在地濒临雨湖的一个湖汊上,与莲市湖同有一别名“莲花池”。如顾景星《窥园》有诗句:“十里莲花池,采鬻各有主。饥民利藕菂,叫开争掠卤。”〔1〕可见,顾家花园边上多莲藕,饥荒之时,人们采莲藕、莲子用以充饥或卖钱。能写出“饥民利藕菂”之句,则不难想象书中为何在“十二官”中写有“藕官”、“菂官”。又如元朝诗人杜瑛在《蕲州环翠亭宴饮》有诗句:“千古地形雄镇土,一川烟景胜耶溪。歌声唤起凌波梦,莲叶香深路恐迷。”(《元诗选》)
按:环翠亭位于麒麟山上,历代诗人均将蕲州城周边的莲花景致比附若耶溪。因为游人站在环翠亭,城东、城北一望无际的莲花尽收眼底,采莲女划着小舟,唱着《采莲曲》,将水里的鱼儿从梦中唤醒,惟恐采莲女被荷叶林的香径迷路了。
明代隐士蕲州人朱绅《城北荷池》有诗句“好似若耶溪上景,一时人物足徜徉。”(嘉靖《蕲州志》)嘉靖间蕲州知州、南京羽林卫人周南在题《城北荷池》,赞曰:
    翠盖红衣入品题,风光不减若耶溪。太平锁钥浑无事,一任游人醉日西。〔2〕
    诗人将蕲州城岛与若耶溪等同起来,描写了太平盛世之时,蕲州士大夫携美眷观赏荷花的盛况。明代另一隐士蕲州人陈熙庠咏“城北荷池”有诗句:“隔花时复闻人语,如到若耶
溪畔回”。〔3〕隔着莲花,动辄听到采莲女甜美的说话声,似乎让人感觉到是从西施姑娘那浣纱的若耶溪边回来。故历代的诗人往往将蕲州城岛与西施浣纱、采莲的若耶溪媲美。这也是作者为何写到“新涨绿添浣葛处”和“小桥通若耶之溪”的原因。
为什么贾宝玉在贾妃省亲别墅题上如此对联呢?如果说”新涨绿添浣葛处”之句,与美女西施典故有关,题于美女贾贵妃的省亲别墅里,似在情理之中,而“好云香护采芹人”之句,似乎是有些风马牛不相及。这是为什么?因为这与蕲春、蕲州这一地名,尤其是与荆王府苑囿麒麟山上的一个颇具人文内涵的亭子有关!
相传孔子有一年携弟子出国游学,一行数人从长江乘船由吴至楚,船至楚蕲江段,只见江中一座大荒之岛上,麋鹿成群,锦鸡成阵。时值秋天,天高气爽,正感到饥肠辘辘的孔夫子见到这样壮观的情景后,当即催促弟子泊舟登岸,于是登岛狩猎,当他猎获了几只山鸡后,忽然从山中的一处草丛中,蹿出一只动物,当他拉满弓弦,正准备向这动物射去之时,细看这只奇怪的动物,似鹿非鹿,只见头长两角,满身鳞甲。当这只动物摇动着尾巴时,似乎迅速长高了许多,而且,毫无畏惧对他点了点头。顿时,孔子心里明白,这大概就是自己出生时“麟吐玉书”的麒麟吧?于是当场作罢。众弟子问他,他也不语,径直上船煮山鸡吃酒。后人便管这座山叫麒麟山。这个故事,于今的蕲州耆老,可谓人尽皆知。旧时蕲黄地区有很多孔子周游列国时留下来的遗迹和传说,可知并非古人妄论。据明代弘治间蕲黄麻城文人曾大有在《孔子山碑亭记》中说:“黄冈之北境九十里外有孔子山,山之下有溪,曰孔子河。河北十里许,曰回车埠。东隔三里许,曰颜子港……予闻孔子适楚,闻楚狂接舆之歌。遂自楚反蔡。使子路问津于长沮、桀溺,则楚固辙环之地。”(《湖北文征》第一卷,274页)
传说孔子采麒麟山的这座岛屿水边的水芹煮的山鸡,感到美味可口,好吃极了!于此泊舟数日,广采水芹装至船中,尽兴而罢。自此,孔子进餐无日不思蕲芹,以致到了无蕲芹不食的地步。于是将这蕲芹连根拔起移植入鲁地学宫的水池边,以备采食。《诗经》:“觱沸槛泉,言采其芹。”“思乐泮水,薄采其芹。”(《鲁颂·泮水》)。因此,古代的学宫叫泮宫,又称泮水。泮水,即学宫内的水池,因池边种植有蕲芹,故后来人们称考中秀才为“采芹”,也称“入泮”。晋刘伯庄《地名记》云,蕲春“以水隈芹菜而得名”。按《广韵》谓古文作“蕲”,后通作“芹”。又按《本草纲目》引罗愿《尔雅翼》云:“地多产芹,故字从芹,蕲亦音芹。”旧时荆王府宫殿旁,不但建有规模宏大的孔庙、学宫,孔庙的墙壁上镌刻着南宋一代大儒朱元晦的《蕲州教授厅记》一文。泮池边上更有大量野生或种植的水芹,而且,州人为纪念孔子于此采芹,以期望蕲州士子摘元夺魁,便于麒麟山上建有“采蕲(芹)亭”。有明代诗人、江西临川的吴与弼《登蕲春采蕲(芹)亭》(亭在麒麟山)为证。诗云:
    名亭极虚敞,英友携登临。石池湛寒水,茂树围幽阴。久坐得胜趣,剧谈延赏心。薄游
庆佳遇,因以书狂吟。〔4〕
按:这座采蕲(芹)亭,应该是中国史上惟一的一座与“采芹”有关的亭子。若按《说文》关于“蕲”字的注解:“江夏有蕲春亭”,或许它就是汉代以前蕲地“采蕲(芹)亭”的一个别称,而不是管辖地方极小的行政单位名称,更不会是邮亭之类的建筑。又如明初大臣兼文学家的江西金溪人危素,其在《蕲州蕲春县兴学颂碑铭》中也说:“我行江滨,爰采其蕲(芹)”。(《说学斋稿》)显然,危素所撰碑铭是仿《诗经》中的“言采其芹”、“薄采其芹”而作。可见,古代学宫泮池种植芹菜与蕲芹、蕲春颇多渊源。如此则不难知道,贾宝玉所题“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之联对,分明就是作者为昔日荆藩苑囿内的“采蕲(芹)亭”而题。蕲州旧志载,自古蕲春秀民以儒为业,大有邹鲁遗风,士人文质彬彬,也是渊源有本。
四是大观园中与“沁芳”相关的泉、闸、亭、溪,皆因一股山泉而行成的活水,以及园内池塘有不少荷花而来,这与荆藩苑囿有“活水”和顾家花园有池名“源活”和池中有荷花等相同。根据书中描述,这条有荷花的活水,逐渐汇成了一条沁芳溪。行人走至桥上,便能感受到香气四溢,故贾宝玉总题为:沁芳。并题有七言对联: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按:大观园的核心均与“芳”字有关,这就说明此地一年四季多花,堪称一座“花城”所在。如“芳园筑向帝城西”、“芳园应锡大观名”等。而荆府宫殿苑囿,非但系大明皇帝敕建,而且,在明末遗老顾景星的心目中,南京才是大明王朝的发源地,位于南京之西的荆府苑囿如何不可以说成是“芳园筑向帝城西”呢?不仅如此,大观园内所写到的四季名花或诸多奇花异卉,即便是今天,无一不可以在昔日的蕲州城找到。园中以“沁芳”命名的有泉、闸、桥、亭、溪,书中描述本是“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泻于石隙之中”,渐平阔后,有桥,桥上筑亭,亭压水而成。汇成一道沁芳溪,乃大观园的一条命脉。沁芳溪源于会芳园流出的一股“活水”。沁,即渗入、透出的意思。楚蕲人将泉眼称为“沁眼”。沁芳,原指吸入芳香气味、新鲜空气等。如沁人心脾,沁入肺腑,多是对于花香气味的感受极深之意。根据书中的描述,沁芳二字来源于沁芳泉的一股活水和周边的荷花,乃至桂花等芳香植物。书中第六十七回有说“刚来到沁芳桥畔……池中莲藕新残相间,红绿离披”,就是说,沁芳桥畔池中是荷花,故宝玉是站在莲花池桥上给此景观取名“沁芳”,余则闸、亭、溪等均因此二字而名。荆王苑囿的蕲州城麒麟山上非但多泉,而且,也有多口莲藕池塘,且为“活水”。如嘉靖间蕲州提学鹤州人杨叔通题《白云深处》有诗句:“奇峰别苑成千障,活水方搪自一天。”〔5〕顾家园林里的池更是因山泉活水而命名为“源活”。而且,顾家的园林边上,便是与雨湖相通的莲花池,如顾景星《雨湖》有诗句“荷花照水秋相鲜”。(《白茅堂集》卷之八)又如《夜雨前韵柬曹石霞孟天友(易吉)孟携曹再过草堂乃效曹体兼柬杨西印兵宪》诗句:“身居水泊莲花国,梦甸山南豆秸田。”(《白茅堂集》卷十一)“身居水泊莲花国”,难道不是居住在有荷花的水边上吗?
更为重要的一条证据是,顾景星曾经在《茉莉赋》中有“疏桐夕阴,洁沁芳心”。(《白茅堂集》卷之一)这在古代文人中,鲜有将“洁沁芳心”用于文赋里。可见,能写出极富美感、给人如此清新语句的顾景星,自然也能写出极具美感的以“沁芳”二字冠名的泉桥闸溪了。非但如此,作者在第九十三回里,甚至还将水月庵的一个小沙弥取名“沁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热点排行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