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 立即注册
欢迎访问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新闻门户网站——蕲州在线! 微博 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一扫

风格切换
蕲州在线
搜索
[切换区域]
开启左侧

为何说《红楼梦》的作者是顾景星(4)

[复制链接]
王巧林 发表于 2015-1-14 17: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巧林
2015-1-14 17:54 1280 0 看全部
为何说《红楼梦》的作者是顾景星(4)
王巧林
第八,之所以我们将《红楼梦》作者重新来个决断,是因为顾景星本人和友人在诗文中屡屡隐晦地暗示过他撰有《红楼梦》这样的一部奇书。不妨举几个例子:
一是他自称某部著作“敝屦之弃”与“送死之具”。顾景星曾经在“杂著”《焚敝屦文》中说:
昨遘丧乱,冠裳离播。匐伏崄岨,跋涉泥淤。惟尔跬步,曾不少去。幸则为敝屦之弃,而不幸则送死之具。呜呼哀哉!捐之不忍,藏之不可。拔子后尘,请用从火。(《白茅堂集》卷四十四第428页)
就这篇短文的体式而言,一如书中第二十一回所言续庄子《外篇·胠箧》一文。就文中意思而言,有委婉地说到他著有某部有违朝廷的奇书之意。否则,他为什么说“幸则为敝屦之弃,而不幸则送死之具”呢?作者在这篇短文中告诉人们,如果弃之如“敝屦”,则可幸运免祸。所谓“屦”,即是用麻葛制成的鞋,“敝屦”等于说破鞋这样没有用处的东西。如果要是遭到不幸,则必将成为“送死之具”!这个能导致成为“送死之具”的物品书籍,想必就是能够招致杀身之祸的奇书《红楼梦》!继而,作者还写到“捐之不忍,藏之不可”。所谓捐,即舍弃,抛弃的意思。试想一下:既然不忍抛弃而又不能一直藏起来,自然不是普通的鸡肋之书了。由此可以断定,它应该就是乾隆以来被满清人视为“碍语”的奇书——《红楼梦》!不难想象,这段话难道不是作者委婉地说出他撰有《红楼梦》一书么?作者既想留给后人可资研究的伏笔,又不能明说,故只好委婉地以近乎打谜子的方式说出罢了。
二是自称多年以“写情月露,寄趣鸢鱼”之兴。康熙十七年戊午,作者被湖北巡抚荐举赴京应博学鸿儒科。当时在病中,难以复命,他在感到极度苦闷、彷徨的矛盾心理状态下,给时任湖北布政使的好友徐子星写了一封回《复徐方伯》(戊午二月)的信,并在信后附呈了他的拒绝书:
谨呈:为多病无才万难应荐事。本月十九日奉宪牌到州为钦奉上论事,内开本司查得蕲州乡绅推官顾景星,学德渊醇,文章鸿博,允宜荐举……伏念景星遭寇难,流离江南……四十年来著述绝少,其或写情月露,寄趣鸢鱼……(《白茅堂集》卷四十二第391、392页)
该文写于康熙十七年秋,讲述他不愿去京城参加博学鸿儒科事,时任湖北布政使的徐子星,身为作者友人,又是官至一品的地方父母官,故作者将此文作为“附呈”一并寄给他一阅。此文中“四十年来著述绝少,分明是说自己四十年来著述不多,只因当时还未著《黄公说字》。而“其或写情月露,寄趣鸢鱼”之语却耐人寻味,承上句,意思是明亡这段时间以来没有多少著述,惟有借写情月来表现寄托鸢鱼生活之趣。按,“情月”,当指描写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风花雪月,以及对亡明的感叹。鸢,鸟属也。例如,他曾经饲养过一只美丽的仙鹤(丹顶鹤),甚至还养过一只猴子。这也是书中为何出现有王熙凤、鸳鸯、紫鹃、春燕、雪雁、彩凤、彩鸾、伴鹤、小鹊、绣凤、绣鸾、黄莺儿、喜鸾等如此众多以凤凰鸟雀命名人名之故。这不是指的《红楼梦》一书是什么呢?只是作者说得含蓄婉转不易让人觉察罢了。
三是友人众多友人在诗作中披露他著书的情况。例如,蕲州本土的张仁熙在给他的寄怀诗中向读者含蓄而明确地披露。有《寄怀顾赤方》一诗为证:
        顾子声名久,驰驱不计年。草堂南渡后,妙笔北窗前。风力看贤哲,
源流启后贤。精灵心耿耿,崛屼恨戋戋。备觉才难尽,偏能与独全。闭门悬日月,展卷出江天。家世青云重,文章宿雾捐。书成添卓荦,吟就许联翩。细雨秋云厚,寒城碧树妍。浊醪无草率,三径最婵娟。敢压陈莲辖,难见祖狄鞭。淡怀真溟幸,古道荷陶甄。百里愁偏剧,千秋气自坚。巴戋饶杜甫,水调识成连。羽翼通劳疾,骅骝共紫肩。遣怀应雪棹,酣咏到垆边。宇宙全飞动,门庭肯伏跧。此中深意苦,能得几人传。(《白茅堂集》卷十二第732页)
张仁熙,字长仁,一字长人,为顾景星莫逆至交,蕲州广济(今湖北武穴市)人。生年不详,大约卒于康熙己卯年以后,卒年八十四岁。明诸生,家多藏书,年十一,属文有奇气,与同里刘醇骥相切磋。文震孟极赏之,因是知名人。入清,山居谢客,不闻世事。宋荦守黄州,于雪堂筑东斋,延之说诗。曾组织五经社,与从兄肆力于学,至老不息。仁熙工于诗文,又善书法。著有《藕湾文钞》,顾景星为之序。
顾景星与张仁熙相交甚厚,是他在蕲州本土结识最早的文友之一。从顾景星的妻子萧瑜生于康熙甲寅年逝世时,身为同党的张仁熙替其撰有《 安正君谥议》一文,可知他俩关系何等密切。自然,张仁熙应该是最早知晓顾景星撰有《红楼梦》一书不可多得的少数同党友人之一。我们从这首五言长诗里,其中有不少至为关键的诗句。如“草堂南渡后,妙笔北窗前”句,“北窗”,当是遥望之意,是说这部书写于南渡归蕲以后的白茅草堂,也即暗示这部书为顾景星回忆避难江南时期的生活,也即回顾明亡之作。“风力看贤哲,源流启后贤”句,是说如此贤哲写就的代表中华民族最高水准的著作,无异于热爱中华民族的一个风向标,是作为启迪中华儿女后来的贤哲。“精灵心耿耿,崛屼恨戋戋”句,是说这部书反映了作者耿耿报国之心,以及藏于心中已久的亡国或屠城的愤恨。“备觉才难尽,偏能与独全”句,是说友人顾景星雄才难尽,偏偏惟有他一人占全了。或者说,作者在这部书中,将其才情发挥到极致。“闭门悬日月,展卷出江天”句,按照日月为“明”,意思是说友人关起门来所著心怀故国大明之书,不久将可以展卷示人了。“家世青云重,文章宿雾捐”句,是说顾姓家世显赫、道德高尚而有威望,具有隐士风范的沉重历史,历代文章彪炳,多出志士。所谓“书成添卓荦,吟就许联翩”句,按“卓荦”是指奇异而超绝出众的意思。“联翩”则是形容连续不断之意。那么,一般的书自然称不上超绝出众,其中的诗作一写起来将连续不断地得到人们的嘉许为其唱赞歌。因为,当时作者是书还未写成,只是开了个头而已,故云“书成添卓荦”。大意是说,这部奇书若完成后必将是卓绝出众、前无古人。如此这样的一部书,难道不是指《红楼梦》这部奇书么?否则,诗人在诗末处还写到“宇宙全飞动,门庭肯伏跧”之语。按“伏跧”,即跧伏,就是蜷伏的意思。意思是说,大作面世后,将令全世界一下子沸腾起来!想必届时前来顾家求教的学子或志士仁人将是门庭若市啊!试想:能让“宇宙全飞动”,那是何等书呀!它只能是《红楼梦》这样的奇书。也真的是让张仁熙给言中了,《红楼梦》一书自从面世数百年来令世人痴迷不已。不仅如此,张仁熙在结束时还感叹地吟道:“此中深意苦,能得几人传?”言外之意,你的这部巨著蕴含了多少辛酸泪呀!其中的一番深意有谁能知道?你的伟大思想和含蓄用意又有多少人能得到你的传承呢?正是《红楼梦》第一回“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的最好诠释。而顾景星本人在《酬张长人见怀原韵兼忆刘千里》一诗中也有类似的描述:“离索诚可恨,相要实大年。倦勤疑别后,怀抱展当前……高明慎终始,肯信外人传。”(注:前《寄怀顾赤方》诗即附录在此诗之后。同上,第731至732页)按,“怀抱展当前”,当是指他立志著书的怀抱终于展现在面前的纸上。而“高明慎终始,肯信外人传”,则是明白无误地说他所写之书,为了谨慎起见最高明的办法就是自始至终采取含蓄的春秋笔法,同时,他也自信书成后定当有人传述!也难怪作者在第百二十回中写空空道人受贾雨村之托“寻个世上清闲无事的人,托他传遍”,后有一道人告诉空空道人说“须待某年某月某日到一个悼红轩中,有个曹雪芹先生,只说贾雨村言托他如此如此”。后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空空道人果然寻得一个悼红轩,见那曹雪芹先生正在那里翻阅历来的古史,于是,就有了将《石头记》交给曹雪芹传述的故事了。
不仅如此,友人龚鼎孳、王又旦等在诗作中的描述,似乎都在透露他在著书。龚鼎孳在《舟中值顾赤方是夜复别去纪赠》诗中也说到“著书空老益人愁”之语。《红楼梦》这部描写民族兴亡的书,设想作为汉人的龚鼎孳看后,只能益发勾起他的无尽的感伤和忧愁。又如作者的另一友人陕西王又旦(黄湄)在《怀顾黄公》一诗中亦云:“不畏穷愁只著书,幽栖风物近如何?断云疏雨吴王岘,竹瓦临江十尺庐。”(《王黄湄诗集》)这首诗对于不仕清廷、不畏穷愁潦倒的窘境而坚持著书的一代高士顾景星饱含真情的加以歌颂。那么,顾景星所著什么书令大文学家龚鼎孳更加感到愁绪满怀,而又令友人王又旦发出几近同样的感叹呢?好像龚、王二人在诗作中也都隐晦地说到顾景星著有一部奇书。大家知道,著书与写诗是两回事,自然不是指他的《白茅堂集》,也不会是指其晚年所撰的《黄公说字》,它只能是《红楼梦》这部奇书了。这与甲戌本凡例中的结尾诗“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颇有相似之处。再者,《白茅堂集》为何收录友人这些诗,其用意何在?难道不令人深思么?!
通观顾景星的一生,杂学旁收,殚见洽闻,上至宫闱秘事,下至三教九流无所不窥,无所不晓,且才高,每考必中第一。故他早岁曾经镌刻过一枚“坟典”的印章,可见他自少便立下纵览三坟五典之志,故其知识渊博,于明、清两朝少有能及者便在于此。其人文史功底深厚,为历代评论家所称道。好友施愚山在《送黄公还山》诗中,称他“才偏称野史,名已遍皇州。”能称之为“野史”这样名动天下的文人,自然不是一般的人。无论是他对于诗词书画之论,还是宫闱秘事、抑或是禅宗机理,均通晓颇深,无不令当时名士或高僧折服。尤其是他在南明时期所上《敬呈四事疏》,为当时爱国士人所称道。昆山后学友人叶泽林曾经在《赋呈黄翁先生》一诗中有诗句云:“少年挟策献天子,终贾才名人共拟。”便是说的此事。还有,顾氏家族具有含蓄文风的良好传统,顾景星惯常含蓄蕴藉的诗文风格,也是他能撰写《红楼梦》一书的一大前提条件。如其在《杂感》二十首中有诗句:“著书千万言,一一防祸侮。古称大手笔,胸臆恣所吐。”此诗作于其壮年时代,可见他的诗文风格含蓄蕴藉,其目的是为了避祸。不难想见,《红楼梦》里如此之多的大手笔诗词曲赋,乃作者抒怀胸臆之作。还有,顾景星有模仿历代前贤诗文的癖好,与《红楼梦》书中多有模仿也是完全吻合的。可以说,没有顾景星这样的一些经历和具有超人的胆略和智慧之人,也是撰不出《红楼梦》的。《红楼梦》这部声称“朝代年纪,失落无考”的小说,其中里面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实则多数可考。书中人物形象故事素材,无一不是取自于顾氏家事和顾景星亲历之事,乃至友人事或荆王家事。当然,书中某些情节,也不排除有虚构的成分,因为是小说,而不是机械地记录历史。但是,作者不是写成单纯的“家难”,那样显得过于自私小家子气了,而是将这些关合他们顾氏一桩桩家事,同张献忠屠蕲城、屠蕲黄、屠荆楚和屠巴蜀,同李自成贼寇导致京城沦陷的“国难”,与满清军入主北京城和屠戮扬州城等重大历史系列事件结合起来,从而将这部书提到反映民族兴亡的高度上来。书中关于“故国之思”和“反清复明”的意蕴,可谓比比皆是。因此,《红楼梦》这部小说,乃作者通过自己在明亡清兴这个特殊历史时期所亲历的种种故事进行提炼,并融于其家事、个人事、夫妻事,乃至少量友人家事,采取文学手段写成,显示那个时代典型形象的典型概括。作者为了规避康熙朝日益猖獗的文字狱,故采取委婉笔法以描写四大家族的兴衰和男女爱情故事作幌子,并在评点本中埋下一个个烟雾弹来遮掩他对于亡明的感叹和对于满清的憎恨。
什么叫铁证?以上所引论据就是叫铁证。按照我国辞书的注解,铁证是指非常确凿不容怀疑的证据。然而,我国当今有不少学者却往往曲解了铁证一词的含义。如有某自创体系的学者坦诚地说:“扪心自问,我们的学说也都没有铁证,否则争什么?”言外之意,要有历史资料记载有人说过某某书为某某人所撰,那才叫铁证。可知,这样没有底气的学说体系是不能见阳光的。同时,也可以看出这样的学者未能理解“铁证”一词的真实含义。试问:清代有如此之多的历史资料记载说曹寅或曹寅之子或孙子著有《红楼梦》一书难道就是真的么?窃以为铁证,应该是建立在案件的方方面面都能与某人某事完全吻合上,而且,尤其所引证据应该是不容置疑的。试想,《红楼梦》这样一部有违清廷的著作,作者知悉此事的友人,要么守口如瓶,要么在诗文中含蓄地说到那么一丝丝意思,大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之感。也就是言者要让人不会轻易地觉察到作者是谁。如何能将这样的信息直接写入著作中呢?显然不可能!古代大凡反映民族兴亡和具有臧否朝廷的微言大义小说,作者及其友人绝对不会随便将这个信息透露给他人,更不会明目张胆地写入诗文或笔记中,即便是作者家乡的地方志也会隐讳不宣。可以断言,像某些史料说曹寅之孙曹雪芹就是《红楼梦》作者必定是伪资料!或者说,必定是扰乱人们视听之语,从而也就成为是些不可靠的信息。
综观是书,无论是大量楚蕲方言、楚风蕲俗,还是诸多对于湖南、湖北或大江南北名胜的刻意描写,以及间杂着为数不少的“吴侬软语”,必定与作者家乡蕲州及其避难江南长达八年之久的经历有关,必定与他娶了一个家居苏州的扬州美女的妻子有关,必定与他历经明亡的乱离生活有关,必定与其游历的足迹有关,也必定与其对于故国之思的情感有关!而这些现象无一不吻合顾景星的特殊身世。故作者在写此书时,往往无需拧须,便可信手拈来。观清初时期的文人,没有哪一个文人的故事、家事、家乡事,能像顾景星那样如此吻合《红楼梦》!以此毫无悬念足以证明《红楼梦》一书为顾景星所撰。可以说,缺少悲愤之泪的人是很难写成此书的。能写出此书者,非顾景星莫属。正如宋词云:“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栅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列表

热点排行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

声明:本站转载文章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公益目的,无商业用途。

若发布内容或出处有误,请与本站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处理!

站务微信/QQ:5665305 投稿邮箱:admin@qizhou.com.cn

鄂ICP备2021007424号 运营主体:湖北万词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运营地址:湖北省蕲春县蕲州镇 官方微信公众号:hubeiqizhou

常年法律顾问:湖北贵有恒律师事务所 张炜律师

© 2006-2023 蕲州在线(www.qizhou.com.cn)版权所有